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41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向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烧杯内清洗机构,所述换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通过支杆连接有烧杯放置架,所述烧杯放置架内设置有烧杯外清洗机构,所述烧杯内清洗机构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喷淋管和第一毛刷,所述转轴中空设置,所述喷淋管与所述转轴贯通设置,所述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烧杯放置架上端开口设置,烧杯外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烧杯放置架内侧壁上的喷头和第二毛刷,龙门架向下设置有压紧机构,第一毛刷根部到达烧杯内侧壁距离小于第二毛刷根部与烧杯外侧壁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清洗效果好、操作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现场需要对水质进行化验,其中会用到烧杯,烧杯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理,放置出现杂质或微量元素的残留,高温蒸煮能够杀菌,同样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杂质刷除,现阶段的烧杯清洗装置仅能够对内部进行刷除,且存在输出效率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效果好、操作便捷的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向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烧杯内清洗机构,所述换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通过支杆连接有烧杯放置架,所述烧杯放置架内设置有烧杯外清洗机构,所述烧杯内清洗机构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喷淋管和第一毛刷,所述转轴中空设置,所述喷淋管与所述转轴贯通设置,所述转轴通过进水机构与水箱贯通设置,所述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烧杯放置架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烧杯放置架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烧杯外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烧杯放置架内侧壁上的喷头和第二毛刷,所述龙门架向下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第一毛刷根部到达烧杯内侧壁距离小于第二毛刷根部与烧杯外侧壁的距离。在使用时,将烧杯放置在烧杯放置架内部,置于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之间,由于第一毛刷根部到达烧杯内侧壁距离小于第二毛刷根部与烧杯外侧壁的距离,使得第一毛刷弯曲程度大于第二毛刷的弯曲程度,使得第一毛刷比第二毛刷对烧杯的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转轴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第一毛刷能够带动烧杯进行旋转,外侧的喷头对烧杯进行喷淋,第二毛刷对烧杯外侧壁进行刷除,压紧机构动作时,将烧杯进行压紧,此时,第一毛刷无法带动烧杯旋转,烧杯内部的喷淋管和第一毛刷能够对烧杯内侧壁进行加水和刷除。本方案能够实现自动的对烧杯内侧壁以及外侧壁进行清理刷除,清理效果好,使用方便。作为优化,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自由端竖向设置,所述气缸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向外通过水管与所述水箱贯通设置。这样,压板能够对压板进行压紧,实现对烧杯的稳定,同时,海绵垫不会损伤烧杯,同时,能够吸水和疏水,可以为烧杯底部提供清洁。作为优化,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与所述转轴外侧壁匹配,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套筒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套筒向外与水箱贯通设置,所述套筒正对所述转轴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转轴正对所述出水口均匀设置有进水孔。这样,竖向能够为套筒内部提供清洗水,并在压力下,经过出水口通过进水孔进入到转轴内部,并通过喷淋管喷出至烧杯内侧壁上,完成烧杯内清洗的供水,进水稳定,不影响转轴的转动。作为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减速齿轮组啮合传动,所述减速齿轮组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防水罩与龙门架固定连接。这样,驱动电机能够用过减速齿轮组和第一齿轮实现对转轴的传动,同时避开电机直接安装在转轴上方和下方的安装位置,避免对压紧机构造成阻挡和水滴直接滴落到驱动电机上。作为优化,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存水箱,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漏孔。这样,能够将滴落的水能够进入到存水箱中,进行收集,避免在成污浊工作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处于烧杯外侧壁清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烧杯内清洗机构和烧杯外清洗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5为烧杯放置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5所示,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向上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上设置有烧杯内清洗机构,所述换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龙门架12,所述龙门架12通过支杆13连接有烧杯放置架14,所述烧杯放置架14内设置有烧杯外清洗机构,所述烧杯内清洗机构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轴11上的喷淋管15和第一毛刷16,所述转轴11中空设置,所述喷淋管15与所述转轴11贯通设置,所述转轴11通过进水机构与水箱17贯通设置,所述转轴11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烧杯放置架14与所述转轴11同轴设置,所述烧杯放置架14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烧杯外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烧杯放置架14内侧壁上的喷头18和第二毛刷19,所述龙门架12向下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第一毛刷16根部到达烧杯内侧壁距离小于第二毛刷19根部与烧杯外侧壁的距离。在使用时,将烧杯放置在烧杯放置架内部,置于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之间,由于第一毛刷根部到达烧杯内侧壁距离小于第二毛刷根部与烧杯外侧壁的距离,使得第一毛刷弯曲程度大于第二毛刷的弯曲程度,使得第一毛刷比第二毛刷对烧杯的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转轴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第一毛刷能够带动烧杯进行旋转,外侧的喷头对烧杯进行喷淋,第二毛刷对烧杯外侧壁进行刷除,压紧机构动作时,将烧杯进行压紧,此时,第一毛刷无法带动烧杯旋转,烧杯内部的喷淋管和第一毛刷能够对烧杯内侧壁进行加水和刷除。本方案能够实现自动的对烧杯内侧壁以及外侧壁进行清理刷除,清理效果好,使用方便。具体的,烧杯外侧壁相较于烧杯内侧壁,微生物以及化学物质较少,仅需要提供水洗即可。具体的,第一毛刷带动烧杯旋转时,会出现与烧杯的相对滑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烧杯进行间歇性转动,完成外侧壁的清洗。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龙门架12上的气缸2,所述气缸2的自由端竖向设置,所述气缸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压板21,所述压板21下方设置有海绵垫22,所述海绵垫22向外通过水管23与所述水箱17贯通设置。这样,压板能够对压板进行压紧,实现对烧杯的稳定,同时,海绵垫不会损伤烧杯,同时,能够吸水和疏水,可以为烧杯底部提供清洁。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套筒23,所述套筒23的内侧壁与所述转轴11外侧壁匹配,所述套筒23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2上,所述套筒23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套筒23向外与水箱17贯通设置,所述套筒23正对所述转轴设置有出水口24,所述转轴11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向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烧杯内清洗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通过支杆连接有烧杯放置架,所述烧杯放置架内设置有烧杯外清洗机构,所述烧杯内清洗机构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喷淋管和第一毛刷,所述转轴中空设置,所述喷淋管与所述转轴贯通设置,所述转轴通过进水机构与水箱贯通设置,所述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烧杯放置架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烧杯放置架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烧杯外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烧杯放置架内侧壁上的喷头和第二毛刷,所述龙门架向下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第一毛刷根部到达烧杯内侧壁距离小于第二毛刷根部与烧杯外侧壁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向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烧杯内清洗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通过支杆连接有烧杯放置架,所述烧杯放置架内设置有烧杯外清洗机构,所述烧杯内清洗机构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喷淋管和第一毛刷,所述转轴中空设置,所述喷淋管与所述转轴贯通设置,所述转轴通过进水机构与水箱贯通设置,所述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烧杯放置架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烧杯放置架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烧杯外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烧杯放置架内侧壁上的喷头和第二毛刷,所述龙门架向下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第一毛刷根部到达烧杯内侧壁距离小于第二毛刷根部与烧杯外侧壁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检测用烧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自由端竖向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魏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