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10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具体涉及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领域,包括脱硫净化器和脱硝净化器,所述脱硫净化器外部设有余热利用机构;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与脱硫净化器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散热管外端固定设有第一隔热外壳,所述脱硫净化器底部固定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固定设有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内部固定设有加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与加热板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第二散热管和第一散热管分别对净化后的烟气中的热量以及烟气中原有的热量进行利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烟气脱硫脱硝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烟气中所含粉尘、硫和氮的氧化物都是污染大气的物质,未经净化时其排放指标可达到环境保护规定指标的几倍到数十倍,而且烟气中含有的大量的硫化物和硝化物,它们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技术中烟气在脱硫的过程中需要依次通过脱硫净化器和脱硝净化器,在经过脱硫进化器时会在380℃-400℃的高温环境下与活性炭接触,当烟气从脱硫进化器内部出来时自身会携带大量的热量,而这部分热量未加以利用便直接进行入下一个净化工序,会造成这部分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通过利用第二散热管和第一散热管分别对净化后的烟气中的热量以及烟气中原有的热量进行利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热量的浪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烟气中的热量未加以利用导致的热量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净化器和脱硝净化器,所述脱硝净化器设在脱硫净化器一侧,所述脱硫净化器外部设有余热利用机构;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设在脱硫净化器外部,所述第一散热管与脱硫净化器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脱硫净化器、第一散热管和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外端固定设有第一隔热外壳,所述脱硫净化器底部固定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穿过第一隔热外壳并延伸出第一隔热外壳一侧,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固定设有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内部固定设有加热板,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延伸入加热板内部,所述第二隔热板与加热板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管,所述加热板与第二散热管之间固定设有第四连接管。进一步地,所述脱硝净化器底部固定设有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穿过第一隔热外壳并延伸出第一隔热外壳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短管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管一端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第二隔热板内部并延伸出第二隔热板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脱硝净化器一侧固定设有出气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外壳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隔热外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热板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二隔热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脱硝净化器底部设有多个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脱硝净化器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将锅炉烟气通过进气管通入第二散热管内部,使得烟气在第二散热管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能将自身携带的热量传递给加热板,从而能够对加热板内部的烟气进行预热,然后加热板中的烟气会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脱硫净化器内部,当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第一散热管内部时,烟气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将自身携带的热量传递给脱硫净化器,而且第一隔热外壳和第二隔热板都是由保温材料制成,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量外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的利用烟气中的热量,从而能够避免热量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隔热外壳与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隔热外壳的立体图。图中:1脱硫净化器、2第一散热管、3第一连接管、4第一隔热外壳、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第二隔热外壳、8加热板、9第二散热管、10第四连接管、11进气管、12脱硝净化器、13出气管、14第一支撑杆、15第二支撑杆、16第三支撑杆、17短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净化器1和脱硝净化器12,所述脱硝净化器12设在脱硫净化器1一侧,所述脱硫净化器1外部设有余热利用机构;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第一散热管2,所述第一散热管2设在脱硫净化器1外部,所述第一散热管2与脱硫净化器1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脱硫净化器1、第一散热管2和第一连接管3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2外端固定设有第一隔热外壳4,所述脱硫净化器1底部固定设有第三连接管6,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穿过第一隔热外壳4并延伸出第一隔热外壳4一侧,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固定设有第二隔热板7,所述第二隔热板7内部固定设有加热板8,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延伸入加热板8内部,所述第二隔热板7与加热板8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管9,所述加热板8与第二散热管9之间固定设有第四连接管10。进一步地,所述脱硝净化器12底部固定设有短管17,所述第一散热管2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一端穿过第一隔热外壳4并延伸出第一隔热外壳4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管5一端与短管17一侧固定连接,便于将烟气通入脱硝净化器12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管9一端固定设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设在第二隔热板7内部并延伸出第二隔热板7一侧,便于锅炉烟气通入第二隔热板7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脱硝净化器12一侧固定设有出气管13,便于排放净化后的烟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外壳4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14与第一隔热外壳4固定连接,有利于支撑第一隔热外壳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热板7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15,所述第二支撑杆15与第二隔热板7固定连接,有利于支撑第二隔热板7。进一步地,所述脱硝净化器12底部设有多个第三支撑杆16,所述第三支撑杆16与脱硝净化器12固定连接,有利于支撑第三支撑杆16。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本技术时,需要先将进气管11一端与锅炉烟气的出气管接通,使得锅炉的烟气能够通过进气管11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净化器(1)和脱硝净化器(12),所述脱硝净化器(12)设在脱硫净化器(1)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净化器(1)外部设有余热利用机构;/n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第一散热管(2),所述第一散热管(2)设在脱硫净化器(1)外部,所述第一散热管(2)与脱硫净化器(1)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脱硫净化器(1)、第一散热管(2)和第一连接管(3)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2)外端固定设有第一隔热外壳(4),所述脱硫净化器(1)底部固定设有第三连接管(6),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穿过第一隔热外壳(4)并延伸出第一隔热外壳(4)一侧,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固定设有第二隔热板(7),所述第二隔热板(7)内部固定设有加热板(8),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延伸入加热板(8)内部,所述第二隔热板(7)与加热板(8)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管(9),所述加热板(8)与第二散热管(9)之间固定设有第四连接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净化器(1)和脱硝净化器(12),所述脱硝净化器(12)设在脱硫净化器(1)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净化器(1)外部设有余热利用机构;
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第一散热管(2),所述第一散热管(2)设在脱硫净化器(1)外部,所述第一散热管(2)与脱硫净化器(1)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脱硫净化器(1)、第一散热管(2)和第一连接管(3)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2)外端固定设有第一隔热外壳(4),所述脱硫净化器(1)底部固定设有第三连接管(6),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穿过第一隔热外壳(4)并延伸出第一隔热外壳(4)一侧,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固定设有第二隔热板(7),所述第二隔热板(7)内部固定设有加热板(8),所述第三连接管(6)一端延伸入加热板(8)内部,所述第二隔热板(7)与加热板(8)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管(9),所述加热板(8)与第二散热管(9)之间固定设有第四连接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净化器(12)底部固定设有短管(17),所述第一散热管(2)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一端穿过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卿李欣欣李占春张晓燕戴金殿葛龙郭姗姗宋振宏李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禹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