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10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涉及VOCs治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活性炭吸附层固定设置于吸附装置内部,拆卸更换时较为困难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框以及位于吸附框内的吸附剂,吸附箱体内设置有供吸附框插入的安装槽;吸附箱体的上端内部开设有插槽,吸附框的顶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插槽卡嵌配合的插杆,插杆穿过容纳腔伸出吸附框,插杆底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杆插入插槽内的滑板,滑板所在平面与插杆之间的夹角小于90°,吸附框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推动滑板的推拉杆以及固定推拉杆位置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易于对吸附组件进行拆卸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VOCs治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常见的VOCs处理技术包括销毁和回收利用两大类,其中回收类技术由于工艺简单、经济性好、相对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公告号为CN2076281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VOCs吸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气吸风机、吸附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所述废气吸风机与吸附装置之间连接有废气预热管,废气预热管包括干燥管段和增温管段,所述吸附装置内设有多层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内安装有红外加热管,所述吸附装置外部设有蒸汽管,蒸汽管上设有多个气流支管,气流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且气流支管的管口伸入吸附装置内并指向活性炭吸附层表面,所述吸附装置上还设置有气体排放口。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这种VOCs吸附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层在长期的吸附脱附过程中,吸附效果会逐渐降低,故需要定期的检修与更换。但由于活性炭吸附层固定设置于吸附装置内部,拆卸更换时较为困难,该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其具有易于对吸附组件进行拆卸更换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包括连通有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吸附箱体,所述吸附箱体内设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框以及位于吸附框内的吸附剂,所述吸附箱体内设置有供吸附框插入的安装槽;所述吸附箱体的上端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吸附框的顶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插槽卡嵌配合的插杆,所述插杆穿过容纳腔伸出吸附框,所述插杆底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杆插入插槽内的滑板,所述滑板所在平面与插杆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吸附框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推动滑板的推拉杆以及固定推拉杆位置的固定机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拉杆一端位于容纳腔内且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板靠近推拉杆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向下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截面呈T型且远离推拉杆的一端截面面积大于另一端,所述限位块位于滑槽远离推拉杆的一端内,所述推拉杆由滑槽伸出滑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拉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铰接有拉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拉环的容纳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封闭容纳槽的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吸附框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框上设置有与容纳槽相通、供插杆滑动的滑道,所述滑道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插杆与滑道的截面均为长方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的内侧壁上嵌设有若干个滚珠,所述插杆与滚珠相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的侧壁上沿其四周开设有回型槽,所述回型槽内设置有套设在插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回型槽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插杆的侧壁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的顶端倒圆角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插槽、容纳腔、插杆、滑板、推拉杆和固定机构的设置,利用推拉杆令滑板带动插杆滑动直至插杆脱离插槽,解除吸附框与吸附箱体之间的连接,从而达到了方便拆卸更换吸附组件的效果;2.通过呈T型的滑槽和限位块的设置,从而达到了利用推拉杆控制滑板移动的效果,同时限位块位于滑槽内可以有效防止推拉杆脱离滑板,从而使得推拉杆能够稳定操控滑板移动;通过回型槽和弹簧的设置,当插杆插入插槽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插杆具有自动脱离插槽的趋势,一旦推拉杆无外力作用,在弹簧作用下,插杆即可脱离插槽,从而自动解除吸附框与吸附箱体之间的连接,达到了方便拆卸更换吸附组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滑槽、推拉杆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附箱体;11、进气管;12、出气管;13、吸附剂;14、安装槽;15、插槽;2、吸附框;21、容纳腔;22、插杆;23、滑道;24、滚珠;25、回型槽;26、弹簧;3、滑板;31、滑槽;4、推拉杆;41、限位块;42、拉环;5、容纳槽;51、盖体;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包括连通有进气管11与出气管12的吸附箱体1,吸附箱体1内设有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框2以及位于吸附框2内的吸附剂13。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剂13为活性炭。吸附箱体1内设置有供吸附框2插入的安装槽14,吸附框2架上安装有把手6,通过把手6将吸附框2插入安装槽14内。参照图2和图3,吸附箱体1的内顶壁上开设有插槽15,插槽15位于安装槽14的底壁上。吸附框2的顶部开设有容纳腔21,吸附框2的顶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底部延伸至容纳腔21的滑道23,滑道23与容纳腔21相通。容纳腔2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插杆22,插杆22与滑道23滑动配合,插杆22顶部与插槽15卡嵌配合,插杆22的顶端倒圆角设置,便于插杆22顺利插入插槽15内。插杆22与滑道23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有效防止插杆22在滑道23内转动。插杆22底端设置有滑板3,用于驱动插杆22插入插槽15内。滑板3所在平面与插杆2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在本实施例中,滑板3与插杆22之间的夹角为45°。吸附框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推拉杆4,推拉杆4沿水平方向推动滑板3移动。参照图3和图4,推拉杆4一端位于容纳腔21内且设置有限位块4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41呈球形。滑板3远离插杆22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31,滑槽31沿向下的方向延伸。滑槽31的截面呈T型,滑槽31的一端截面面积大于另一端,限位块41位于滑槽31远离推拉杆4的一端内,杆推拉杆4由滑槽31伸出滑板3,防止限位块41脱离推拉。推拉杆4远离限位块41的一端铰接有拉环42,方便操作推拉杆4。在本实施例中,推拉杆4上开设有穿孔,拉环42穿过穿孔固定在推拉杆4。参照图3,吸附框2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5,转动拉环42可以领拉环42完全位于容纳槽5内。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封闭容纳槽5的盖体51,盖体51一端与吸附框2铰接,盖体51以该端为轴转动,盖体51通过螺栓固定在吸附框2上。在操作推拉杆4时,转动拉环42使其完全位于容纳槽5内,然后利用螺栓将盖体51固定在吸附框2上,封闭容纳槽5,此时推拉杆4位置被限定,滑板3的位置被固定,即插杆22固定插设在插槽15内。参照图3,滑道23的内侧壁上嵌设有若干个滚珠24,插杆22与滚珠24相抵,用于减小滑道23与插杆22之间的摩擦力,令插杆22的移动更加流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包括连通有进气管(11)与出气管(12)的吸附箱体(1),所述吸附箱体(1)内设有吸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框(2)以及位于吸附框(2)内的吸附剂(13),所述吸附箱体(1)内设置有供吸附框(2)插入的安装槽(14);所述吸附箱体(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插槽(15),所述吸附框(2)的顶部设置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插槽(15)卡嵌配合的插杆(22),所述插杆(22)穿过容纳腔(21)伸出吸附框(2),所述插杆(22)底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杆(22)插入插槽(15)内的滑板(3),所述滑板(3)所在平面与插杆(22)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吸附框(2)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推动滑板(3)的推拉杆(4)以及固定推拉杆(4)位置的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包括连通有进气管(11)与出气管(12)的吸附箱体(1),所述吸附箱体(1)内设有吸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框(2)以及位于吸附框(2)内的吸附剂(13),所述吸附箱体(1)内设置有供吸附框(2)插入的安装槽(14);所述吸附箱体(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插槽(15),所述吸附框(2)的顶部设置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插槽(15)卡嵌配合的插杆(22),所述插杆(22)穿过容纳腔(21)伸出吸附框(2),所述插杆(22)底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杆(22)插入插槽(15)内的滑板(3),所述滑板(3)所在平面与插杆(22)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吸附框(2)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推动滑板(3)的推拉杆(4)以及固定推拉杆(4)位置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的VOCs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4)一端位于容纳腔(21)内且设置有限位块(41),所述滑板(3)靠近推拉杆(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沿向下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31)的截面呈T型且远离推拉杆(4)的一端截面面积大于另一端,所述限位块(41)位于滑槽(31)远离推拉杆(4)的一端内,所述推拉杆(4)由滑槽(31)伸出滑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骏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