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84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装置,涉及气体分离技术领域。该吸附装置包括机架、吸附塔、气体分配阀和管路系统,吸附塔、气体分配阀和管路系统均设置于机架上,吸附塔设有多个,多个吸附塔沿气体分配阀的周向间隔设置,管路系统包括下层管路,下层管路设有多个并与多个吸附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下层管路均与气体分配阀连接以形成蛛形状管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吸附塔、气体分配阀和管路系统均集成设置于机架上,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同时通过移动机架即可实现整体吸附装置的移动,气体分配阀将原料气经多个下层管路分配至多个吸附塔内进行吸附,提高吸附处理效率,同时多个下层管路与多个吸附塔一一对应连接形成的蛛形状管网,优化管路配置、紧凑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吸附装置主要用于将气体吸附分离,通过快周期变压的方法从原料气中获得高纯度的目标气。现有的吸附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气体分配阀、管路和吸附塔,通过气体分配阀将原料气通过管路分配传输至吸附塔内吸附,吸附塔内设一种或多种固体吸附剂对原料气进行吸附分离,使获得纯度较高的目标气,但是现有的吸附装置体积庞大、整体难以移动且吸附效率低。基于此,亟需一种吸附装置,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装置,提高了吸附处理效率,优化管路配置,减少管路分配空间,结构紧凑、便于移动。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附装置,包括机架、吸附塔、气体分配阀和管路系统,所述吸附塔、所述气体分配阀和所述管路系统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吸附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塔沿所述气体分配阀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下层管路,所述下层管路设有多个并与多个所述吸附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下层管路均与所述气体分配阀连接以形成蛛形状管网。可选地,所述下层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第一弯管接头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气体分配阀连接,所述第二直管与所述吸附塔连接。可选地,所述下层管路还包括第一同心异径管,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管接头连接,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连接,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塔连接。可选地,所述下层管路还包括第一连接法兰,另一个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所述吸附塔连接。可选地,所述下层管路还包括第一静电跨接线,所述第一静电跨接线的一端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之间,所述第一静电跨接线的另一端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吸附塔之间。可选地,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阀体安装架,所述阀体安装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气体分配阀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安装架上。可选地,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汇流气室,所述汇流气室设置于所述阀体安装架上,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上层管路,所述上层管路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上层管路与多个所述吸附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上层管路均与所述汇流气室连接以形成蛛形状管网。可选地,所述上层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直管、第二弯管接头、第四直管和第三弯管接头,所述第三直管与所述汇流气室连接,所述第三弯管接头与所述吸附塔连接。可选地,所述上层管路还包括第二同心异径管,所述第二同心异径管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同心异径管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管接头连接,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直管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同心异径管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管接头连接,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塔连接。可选地,所述上层管路还包括第二连接法兰和第二静电跨接线,另一个所述第二同心异径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和所述吸附塔连接;所述第二静电跨接线的一端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同心异径管之间,所述第二静电跨接线的另一端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所述吸附塔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吸附塔、气体分配阀和管路系统均集成设置于机架上,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同时通过移动机架即可实现整体吸附装置的移动,十分方便。2、进一步地,通过气体分配阀将原料气经多个下层管路分配至多个吸附塔内进行吸附,提高了吸附处理效率,同时多个下层管路与多个吸附塔一一对应连接形成的蛛形状管网,优化管路配置,减少管路分配空间、紧凑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中多个下层管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中单个下层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中多个上层管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中单个上层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吸附塔;3、气体分配阀;4、管路系统;41、下层管路;411、第一直管;412、第一弯管接头;413、第一同心异径管;414、第二直管;415、第一连接法兰;416、第一静电跨接线;417、第一球阀;42、上层管路;421、第三直管;422、第二弯管接头;423、第二同心异径管;424、第四直管;425、第三弯管接头;426、第二连接法兰;427、第二静电跨接线;428、第二球阀;5、阀体安装架;6、汇流气室;61、出气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附装置,如图1-图6所示,该吸附装置包括机架1、吸附塔2、气体分配阀3和管路系统4,吸附塔2、气体分配阀3和管路系统4均设置于机架1上。可选地,吸附塔2设有多个,多个吸附塔2沿气体分配阀3的周向间隔设置,管路系统4包括下层管路41,下层管路41设有多个并与多个吸附塔2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下层管路41均与气体分配阀3连接以形成蛛形状管网。通过将吸附塔2、气体分配阀3和管路系统4均集成设置于机架1上,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同时通过移动机架1即可实现整体吸附装置的移动,气体分配阀3将原料气经多个下层管路41分配至多个吸附塔2内进行吸附,提高吸附处理效率,同时多个下层管路41与多个吸附塔2一一对应连接形成的蛛形状管网,优化管路配置、紧凑性好。于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吸附塔(2)、气体分配阀(3)和管路系统(4),所述吸附塔(2)、所述气体分配阀(3)和所述管路系统(4)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吸附塔(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塔(2)沿所述气体分配阀(3)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管路系统(4)包括下层管路(41),所述下层管路(41)设有多个并与多个所述吸附塔(2)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下层管路(41)均与所述气体分配阀(3)连接以形成蛛形状管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吸附塔(2)、气体分配阀(3)和管路系统(4),所述吸附塔(2)、所述气体分配阀(3)和所述管路系统(4)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吸附塔(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塔(2)沿所述气体分配阀(3)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管路系统(4)包括下层管路(41),所述下层管路(41)设有多个并与多个所述吸附塔(2)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下层管路(41)均与所述气体分配阀(3)连接以形成蛛形状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管路(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411)、第一弯管接头(412)和第二直管(414),所述第一直管(411)与所述气体分配阀(3)连接,所述第二直管(414)与所述吸附塔(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管路(41)还包括第一同心异径管(413),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413)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413)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管接头(412)连接,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414)连接;
另一个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413)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414)连接,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塔(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管路(41)还包括第一连接法兰(415),另一个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41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法兰(415)和所述吸附塔(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管路(41)还包括第一静电跨接线(416),所述第一静电跨接线(416)的一端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415)与所述第一同心异径管(413)之间,所述第一静电跨接线(416)的另一端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415)与所述吸附塔(2)之间。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淳健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瑞必科净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