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09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气液进口,且储液容器内设置有对应气液进口的分离结构;所述储液容器内的上部安装有除沫装置;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且储液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对应气体出口的挡气板;所述储液容器的下端设置有分离液出口;所述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人孔口;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置有束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重力分离、挡板分离、丝网消泡分离、出口挡板分离的多级分离方式,对乳液和溶剂蒸汽进行分离,分离的效率高,溶剂蒸汽经过冷凝回收后重新使用,减少乳液中VOC含量,保护环境,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因为环保的要求,工业防腐涂料产品逐渐由油性向水性产品转化,水乳型产品逐渐增多。由于合成路线和产品本身限制,乳液在合成过程中无法完全做到不使用有机溶剂,所以需要配套溶剂脱除装置,对乳液进行有机溶剂的回收利用,减少乳液中有机溶剂的含量,使乳液中有机溶剂含量符合环保要求。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主要是重力沉降和折流分离两种,其他的方法,比如离心力分离、丝网分离、超滤分离等,使用很少。已知方法中,重力沉降的优点是设备的设计和制作都很简单,且阻力小,便于分离,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分离效率最低,设备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多。折流分离的优点是分离效率比重力沉降高,体积比重力沉降减小很多,所以折流分离结构可以用在高压力容器内,且工作十分稳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分离负荷范围窄,超过气液混合物规定流速后,分离效率急剧下降,同时,阻力比重力沉降大。由于乳液自身特性,在乳液进行溶剂分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泡沫,增加气相溶剂与液相乳液的分离难度,单独依靠一种分离方法很难对乳液和溶剂蒸汽进行有效分离。鉴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乳液脱溶剂处理时的气液分离装置就非常有必要。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气液进口,且储液容器内设置有对应气液进口的分离结构;所述储液容器内的上部安装有除沫装置;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且储液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对应气体出口的挡气板;所述储液容器的下端设置有分离液出口;所述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人孔口;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置有束节。优化的方案,所述除沫装置为丝网除沫器,丝网除沫器安装于储液容器内上部。优化的方案,所述丝网除沫器厚度h,100mm<h<200mm。优化的方案,所述气液进口位于储液容器下部1/3处,且气液进口与储液容器的连接采用切入式连接。优化的方案,所述气液进口的管径为d1、气体出口的管径为d2、分离液出口管径d3,之间的关系为:d3<d2<d1,且d2<0.5d1,d3<0.5d2。优化的方案,所述丝网除沫器位于储液容器上部约1/3处。优化的方案,所述分离结构包括安装在储液容器内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安装有第一挡流板,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第二挡流板;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分别位于气液进口的上方和下方的储液容器内。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二挡流板的高度为g1、气液进口的管径为d1、所述第一挡流板的高度为g2、第二挡流I与第一挡流板之间的空隙间隔d4,它们之间的关系为:d1<g1,g2<g1,且50mm<d4<100mm。优化的方案,所述挡气板为锥形结构;挡气板的直径d5,与气体出口的管径d2的关系为:d2<0.5d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乳液进行负压脱除溶剂过程中,通过重力分离、挡板分离、丝网消泡分离、出口挡板分离的多级分离方式,对乳液和溶剂蒸汽进行分离,分离的效率高,溶剂蒸汽经过冷凝回收后重新使用,减少乳液中VOC含量,保护环境,降低成本。2、本技术设计精细合理,体积适中,分离效率高,无需消耗性易损件,一次投资常年受益。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储液容器3,储液容器3的中部设置有气液进口2,且储液容器3内设置有对应气液进口的分离结构。所述气液进口2位于储液容器3下部1/3处,且气液进口2与储液容器3的连接采用切入式连接。所述气液进口的管径为d1、气体出口的管径为d2、分离液出口管径d3,之间的关系为:d3<d2<d1,且d2<0.5d1,d3<0.5d2。所述分离结构包括安装在储液容器内的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2,上支撑板9的下端面上安装有第一挡流板10,下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安装有第二挡流板11。第一挡流板10和第二挡流板11分别位于气液进口的上方和下方的储液容器内。所述第二挡流板的高度为g1、气液进口的管径为d1、所述第一挡流板的高度为g2、第二挡流I与第一挡流板之间的空隙间隔d4,它们之间的关系为:d1<g1,g2<g1,且50mm<d4<100mm。所述储液容器内的上部安装有除沫装置4。所述丝网除沫器位于储液容器上部约1/3处。所述除沫装置4为丝网除沫器,丝网除沫器安装于储液容器内上部。丝网除沫器厚度h,100mm<h<200mm。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6,且储液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对应气体出口的挡气板7。所述挡气板为锥形结构;挡气板的直径d5,与气体出口的管径d2的关系为:d2<0.5d5。所述储液容器的下端设置有分离液出口1。所述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人孔口8。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置有束节5。分离液出口1、人孔口8和束节5都是常规的配置,其结构和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考虑到实际的使用,本实施例给出了现有的一种方案,包括:所述气液进口2位于所述储液容器3的中下部,管口高度位于储液容器下部约1/3处。所述气液进口2管径d1为200mm、气体出口6管径d2为100mm、分离液出口1管径d3为50mm。所述丝网除沫器4位于储液容器3上部约1/3处。所述丝网除沫器4厚度h为150mm。所述第二挡流板高度g1为350mm、气液进口2管径d1为200mm、所述第一挡流板高度g2为175mm、第二挡流板与第一挡流板空隙间隔d4为75mm。本技术在乳液进行负压脱除溶剂过程中,通过重力分离、挡板分离、丝网消泡分离、出口挡板分离的多级分离方式,对乳液和溶剂蒸汽进行分离,分离的效率高,溶剂蒸汽经过冷凝回收后重新使用,减少乳液中VOC含量,保护环境,降低成本。本技术设计精细合理,体积适中,分离效率高,无需消耗性易损件,一次投资常年受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气液进口,且储液容器内设置有对应气液进口的分离结构;所述储液容器内的上部安装有除沫装置;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且储液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对应气体出口的挡气板;所述储液容器的下端设置有分离液出口;/n所述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人孔口;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置有束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气液进口,且储液容器内设置有对应气液进口的分离结构;所述储液容器内的上部安装有除沫装置;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且储液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对应气体出口的挡气板;所述储液容器的下端设置有分离液出口;
所述储液容器的中部设置有人孔口;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置有束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装置为丝网除沫器,丝网除沫器安装于储液容器内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除沫器厚度h,100mm<h<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进口位于储液容器下部1/3处,且气液进口与储液容器的连接采用切入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负压乳液溶剂脱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进口的管径为d1、气体出口的管径为d2、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昱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