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99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板、滑轨和枕垫,所述底板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一端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底板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外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部连接有连动板,所述连动板一侧连接有滑块。该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通过操作者帮助产妇背靠在支撑板上,将产妇的腿放置在连动板上,产妇在张开和闭合双腿时带动转动盘的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盘的转动,滑块沿滑轨滑动,如此反复运动,起到了便于产妇临盆前的胯部锻炼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助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
技术介绍
临盆指产妇已进入产程。主要标志为:有规律并且逐渐增强的宫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在产妇临盆前,为了有助于产妇顺利的生产,需要对产妇的胯部进行锻炼。目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高度运用胯部的力量,由于产妇在临盆前活动不便,现有的一些胯部锻炼设备不适用于产妇,这样会使产妇在临盆前的胯部力量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因此设计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使其具有便于产妇临盆前的胯部锻炼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高度运用胯部的力量,由于产妇在临盆前活动不便,现有的一些胯部锻炼设备不适用于产妇,这样会使产妇在临盆前的胯部力量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板(5)、滑轨(12)和枕垫(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n所述支撑杆(3)顶部套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支撑板(5)底部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板(5)一端套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底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内部设置有齿轮盘(8),所述齿轮盘(8)外部设置有转动盘(9),所述转动盘(9)外部连接有连动板(10),所述连动板(10)一侧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轨(12)内部设置有滑块(11),所述支撑板(5)表面开设有滑槽(1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板(5)、滑轨(12)和枕垫(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
所述支撑杆(3)顶部套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支撑板(5)底部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板(5)一端套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底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内部设置有齿轮盘(8),所述齿轮盘(8)外部设置有转动盘(9),所述转动盘(9)外部连接有连动板(10),所述连动板(10)一侧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轨(12)内部设置有滑块(11),所述支撑板(5)表面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部设置有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15),所述枕垫(16)一端连接有卡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内部为圆弧形状,且卡槽(2)设置有三个,并且卡槽(2)内壁尺寸与支撑杆(3)一端外壁尺寸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旷琼娟陈英何愉洁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