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脑梗塞引起的偏瘫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大多数偏瘫患者的肢体会出现不灵敏、控制性差等症状,需要对肌肉和肢体进行适当的康复性锻炼,来减轻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常见的脑梗塞偏瘫的康复锻炼方法为:(1)首先患者要主动去运动,多加强肌肉的收缩。患者可以做一些伸缩的动作,如抓毛巾,伸腿等。这些动作较简单,也方便患者做。(2)然后是床上训练: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翻身,起坐,做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3)保持良姿位: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这个可以改善患者的形象。(4)做主被动康复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主要由底座(101)、升降单元(102)、座板(103)、侧杆(104)、安全带(105)、工具箱(106)组成,所述底座(101)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所述升降单元(102),所述升降单元(102)上方通过转动座连接有所述座板(103),所述座板(103)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侧杆(104),所述侧杆(104)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安全带(105),所述座板(103)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工具箱(1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锻炼机构(2)和被动锻炼机构(3),所述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设置有所述主动锻炼机构(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主要由底座(101)、升降单元(102)、座板(103)、侧杆(104)、安全带(105)、工具箱(106)组成,所述底座(101)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所述升降单元(102),所述升降单元(102)上方通过转动座连接有所述座板(103),所述座板(103)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侧杆(104),所述侧杆(104)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安全带(105),所述座板(103)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工具箱(1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锻炼机构(2)和被动锻炼机构(3),所述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设置有所述主动锻炼机构(2),所述座板(103)下方前端设置有两组所述被动锻炼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102)主要由外筒、弹簧和滑动杆组成,该滑动杆下端滑动连接在该外筒内侧,该弹簧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外筒内部底端,该弹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该滑动杆下端,该外筒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座(101)顶部中央,该滑动杆上端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所述座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锻炼机构(2)包括滑套(201)、滑杆(202)、定位销(203)、第一气缸(204)、安装座(205)、转动轴(206)、第一连接杆(207)、转动杆(208)、脚踏板(209),所述滑套(201)后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102)前方底侧,所述滑套(201)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202),所述滑套(201)上方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203)下端穿过该定位孔,并抵住所述滑杆(202),所述滑杆(202)上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气缸(204),所述第一气缸(204)的输出端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安装座(205),所述转动轴(206)水平贯穿所述安装座(205),且与所述安装座(20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06)两端通过键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20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7)之间的夹角为108度,远离所述转动轴(206)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0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