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98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主杆和副杆,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内部中心设有齿轮,齿轮的中心贯穿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贯穿至连接环的一侧套设有活动环,活动环的一侧与连接环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驱动轴的一端穿设于扭簧的中心,活动环的远离扭簧的一侧固设有滑动片,滑动片的内部螺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外侧相抵,连接环的底部设有环槽,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适用人体不同关节佩戴需要,并利用扭簧扭力作用,提供人体关节运动阻力,辅助人体关键训练,同时方便对扭力进行调节,实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而对于骨科患者,一些医疗器械可以有效帮助病人恢复关节活动能力,传统的关节康复器械,存在的缺点在于,针对不同的人体环节,比如膝关节或者肘关节在康复训练时,往往需要选择与人体骨骼匹配的器材,才能对关节进行稳定固定,适用性较差,同时在康复器械恢复时,不方便对器械的训练扭力进行调节,人员使用不便,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解决了传统关节辅助器械,适用性差以及不方便对器械的训练扭力进行精准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主杆和副杆,所述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中心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贯穿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至连接环的一侧套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一侧与连接环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穿设于扭簧的中心,所述活动环的远离扭簧的一侧固设有滑动片,所述滑动片的内部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外侧相抵,所述连接环的底部设有环槽,所述副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环槽延伸至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杆的两侧和副杆的两侧均设有松紧带。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外侧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等距排列有若干螺孔,所述螺杆的端部螺接于所述螺孔内部。优选的,所述齿牙的下端位于所述副杆的上端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卡设于环槽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副杆由收纳杆和滑杆组成,所述收纳杆的上端连接所述齿牙,所述收纳杆的内部下端设有空腔,所述滑杆的上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部。优选的,所述环槽为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环槽的槽宽小于所述卡环的宽度。优选的,所述主杆的一侧和副杆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副杆通过齿牙与齿轮相对啮合设计,而连接环上端连接有主杆设计,从而使主杆和副杆之间可以通过齿轮相互转动,从而根据人体关节佩戴需要,利用松紧带将人体关节固定起来,适用膝关节或者肘关节等人体不同关节处,同时利用扭簧的弹性作用,使副杆上端通过齿牙驱动齿轮转动时,能够同步带动扭簧旋转编变形,从而使扭簧储备弹性势能,并利用弹性势能恢复驱动齿轮复位,对主杆与副杆之间的转动提供运动阻力,有效锻炼人体关键,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关键训练力需要,可以利用活动环在驱动轴的外部水平移动,从而改变扭簧的自然长度,实现改变扭簧扭力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主杆;2、连接环;3、副杆;4、环槽;5、齿轮;6、驱动轴;7、扭簧;8、活动环;9、滑动片;10、螺杆;11、调节环;12、滑槽;13、松紧带;14、卡环;15、齿牙;16、收纳杆;17、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主杆1和副杆3,主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连接环2的内部中心设有齿轮5,齿轮5的中心贯穿有驱动轴6,驱动轴6的一端贯穿至连接环2的一侧套设有活动环8,活动环8的一侧与连接环2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7,驱动轴6的一端穿设于扭簧7的中心,活动环8的远离扭簧7的一侧固设有滑动片9,滑动片9的内部螺接有螺杆10,螺杆10的一端与驱动轴6的外侧相抵,连接环2的底部设有环槽4,副杆3的上端穿过环槽4延伸至连接环2的内部设有齿牙15,齿牙15与齿轮5相互啮合,主杆1的两侧和副杆3的两侧均设有松紧带13。参照图1和4,驱动轴6的一端外侧横向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等距排列有若干螺孔,螺杆10的端部螺接于螺孔内部,螺孔的设置,方便螺杆10旋入到螺孔内部,实现对滑动片9以及活动环8与驱动轴6之间相对孤锁定。参照图1,齿牙15的下端位于副杆3的上端设有卡环14,卡环14的卡设于环槽4的外部,卡环14的设置,增强副杆3与连接环2之间滑动时的结构稳定性。参照图1,副杆3由收纳杆16和滑杆17组成,收纳杆16的上端连接齿牙15,收纳杆16的内部下端设有空腔,滑杆17的上端滑动设置于空腔内部,可伸缩的副杆3,从而根据不同患者的关节部分长度,自由调节副杆3的长度,从而稳定绑缚人体,此类伸缩结构同样可以适用于主杆1上。参照图1,环槽4为截面为半圆形结构,环槽4的槽宽小于卡环14的宽度,避免卡环14从环槽4中脱离,影响副杆3与连接环2之间转动时的结构稳定性。参照图1,主杆1的一侧和副杆3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圈,橡胶圈的设置,使人体佩戴更舒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副杆3通过齿牙15与齿轮5相对啮合设计,而连接环2上端连接有主杆1设计,从而使主杆1和副杆3之间可以通过齿轮5相互转动,从而根据人体关节佩戴需要,利用松紧带13将人体关节固定起来,适用膝关节或者肘关节等人体不同关节处,同时利用扭簧7的弹性作用,使副杆3上端通过齿牙15驱动齿轮5转动时,能够同步带动扭簧7旋转编变形,从而使扭簧7储备弹性势能,并利用弹性势能恢复驱动齿轮5复位,对主杆1与副杆3之间的转动提供运动阻力,有效锻炼人体关键,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关键训练力需要,可以利用活动环8在驱动轴6的外部水平移动,从而改变扭簧7的自然长度,实现改变扭簧7扭力的作用,当滑动片9在驱动轴6外部水平移动时,可以利用螺杆10旋入到滑槽12的螺孔中,从而将滑动片9与滑槽12之间相对锁紧,实现对活动环8与驱动轴6外部的相对固定,方便对扭簧7的长度进行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主杆(1)和副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内部中心设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中心贯穿有驱动轴(6),所述驱动轴(6)的一端贯穿至连接环(2)的一侧套设有活动环(8),所述活动环(8)的一侧与连接环(2)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7),所述驱动轴(6)的一端穿设于扭簧(7)的中心,所述活动环(8)的远离扭簧(7)的一侧固设有滑动片(9),所述滑动片(9)的内部螺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一端与驱动轴(6)的外侧相抵,所述连接环(2)的底部设有环槽(4),所述副杆(3)的上端穿过所述环槽(4)延伸至所述连接环(2)的内部设有齿牙(15),所述齿牙(15)与所述齿轮(5)相互啮合,所述主杆(1)的两侧和副杆(3)的两侧均设有松紧带(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主杆(1)和副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内部中心设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中心贯穿有驱动轴(6),所述驱动轴(6)的一端贯穿至连接环(2)的一侧套设有活动环(8),所述活动环(8)的一侧与连接环(2)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7),所述驱动轴(6)的一端穿设于扭簧(7)的中心,所述活动环(8)的远离扭簧(7)的一侧固设有滑动片(9),所述滑动片(9)的内部螺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一端与驱动轴(6)的外侧相抵,所述连接环(2)的底部设有环槽(4),所述副杆(3)的上端穿过所述环槽(4)延伸至所述连接环(2)的内部设有齿牙(15),所述齿牙(15)与所述齿轮(5)相互啮合,所述主杆(1)的两侧和副杆(3)的两侧均设有松紧带(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关节活动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的一端外侧横向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惠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