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朋杰专利>正文

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93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制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架、上料机构、出料机构、分离机构和控制屏;底架与上料机构相连接;底架与出料机构相连接;底架与分离机构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出料机构与分离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结块的机制砂从包装袋中取出,并将残留在包装袋内表面的机制砂去除,同时实现了自动将结块的机制砂挤压成小块,再对其进行震动,使骨料与粉末高度分离,并且可防止粉末散发至空气中,大大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制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机制砂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制出合格适用的砂石。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袋装机制砂含粉量高,在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工地暂存,以备及时使用,工地工期延时,大量袋装机制砂堆放在工地待使用,而工地的条件相对简陋,导致高含粉机制砂受潮结块,人工对其进行处理时,先将包装袋切开,然后把结块的机制砂倒出并压碎,然后将骨料和粉末分离以便重新配比,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同时,骨料相对较小,人工难以将结块的机制砂完全分散,同时,人工分离骨料和粉末时,粉末会分散到空气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空中的粉尘还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影响。综上,需要研发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袋装机制砂含粉量高,在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工地暂存,以备及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包括底架和控制屏,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上料机构、出料机构和分离机构;底架与上料机构相连接;底架与出料机构相连接;底架与分离机构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出料机构与分离机构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包括底架和控制屏,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上料机构、出料机构和分离机构;底架与上料机构相连接;底架与出料机构相连接;底架与分离机构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出料机构与分离机构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滑块、第一多级液压杆、第一限位框、第一连接块、第一电动转轴杆、第一限位块、第二连接块、第二电动转轴杆和第二限位块;第一电动滑轨内部与第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多级液压杆进行固接;第一多级液压杆与第一限位框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框依次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内部与第一电动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一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内部与第二电动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动式高含粉结块机制砂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出料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凸轮、第一联动架、第一击打棒、第二击打棒、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连接块、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一滚筒、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二滚筒、第一收纳盒、第四连接块、第一夹具、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五连接块、第二夹具、第一底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一限位板、第二电动滑轨、第二滑块、第一切刀和第二限位板;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与分离机构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和第一凸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凸轮侧边设置有第一联动架;第一联动架依次与第一击打棒和第二击打棒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一限位杆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二限位杆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一弹簧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第二弹簧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杆外表面与第三连接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外表面与第三连接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弹簧与第三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二弹簧与第三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三连接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内部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一滚筒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滚筒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滚筒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第二直齿轮内部与第二滚筒进行固接;第二滚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纳盒,并且第二滚筒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块;第二滚筒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收纳盒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四连接块上方依次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夹具和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上方与第五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上方与第五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五连接块下方与第二夹具进行固接;第五连接块侧边下方设置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依次与第三电动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朋杰
申请(专利权)人:杨朋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