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93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包括氧气枕、三通阀门、橡胶管、吸氧管和加压装置;三通阀门包括出氧端、进氧端和充氧端,进氧端与氧气枕的通气管密封连接,出氧端与橡胶管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充氧端可外接充氧设备;橡胶管的另一端与吸氧管的塑料接头连接;橡胶管上设有气流控制阀;氧气枕套设于加压装置的囊袋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氧气枕装置,在氧气枕和橡胶管之间设置三通阀门,实现了多重密闭,长时间保持氧气袋处于备用状态,并且能够避免重复操作气流控制阀而导致橡胶管老化;氧气枕整体套设于具有可充气囊壁的囊袋内,通过连接管和手动加压球囊向可充气囊壁空腔充气,使其膨胀挤压氧气枕,确保氧气枕内氧气有效逸出,维持患者氧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氧气枕是应用广泛、最常使用的吸氧装置。由于传统氧气枕无法直接与氧气管连接,目前临床上许多护理人员运用一个玻璃接头与患者氧气管相连,通过调节橡胶管上滚轮来控制氧流量的大小。但因其橡胶管易老化、调节器滚轮易损坏,而导致漏气;玻璃接头破损而导致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受伤,影响了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使用。另外,临床上氧气枕在使用过程中,起初氧气枕处于充盈状态时,氧气正常逸出,随着氧气枕气体不断减少,气体压强趋近于大气压强时,氧流量微乎其微,尤其在用病床移动病人时,不能及时由充氧端的外接充氧设备充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包括氧气枕、三通阀门、橡胶管、吸氧管和加压装置;所述三通阀门包括出氧端、进氧端和充氧端,所述进氧端与所述氧气枕的通气管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充氧端可外接充氧设备;所述橡胶管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枕(1)、三通阀门(2)、橡胶管(3)、吸氧管(4)和加压装置(10);所述三通阀门(2)包括出氧端、进氧端和充氧端,所述进氧端与所述氧气枕(1)的通气管(5)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出氧端与所述橡胶管(3)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充氧端可外接充氧设备;所述橡胶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氧管(4)的塑料接头(8)连接,所述橡胶管(3)上从出氧端接口到塑料接头接口依次设有气体转子流量计(9)和气流控制阀(6);所述加压装置(10)包括具有可充气囊壁的囊袋(11)、连接管(12)和手动加压球囊(13),所述连接管(12)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囊袋(11)的可充气囊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氧气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枕(1)、三通阀门(2)、橡胶管(3)、吸氧管(4)和加压装置(10);所述三通阀门(2)包括出氧端、进氧端和充氧端,所述进氧端与所述氧气枕(1)的通气管(5)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出氧端与所述橡胶管(3)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充氧端可外接充氧设备;所述橡胶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氧管(4)的塑料接头(8)连接,所述橡胶管(3)上从出氧端接口到塑料接头接口依次设有气体转子流量计(9)和气流控制阀(6);所述加压装置(10)包括具有可充气囊壁的囊袋(11)、连接管(12)和手动加压球囊(13),所述连接管(12)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囊袋(11)的可充气囊壁空腔和手动加压球囊(13);所述囊袋(11)一端开口,所述氧气枕(1)套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燕夏宗鑫严彦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