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92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插瓶针、滴管、管路、流量调节器、注射针和报警装置,插瓶针的尖端与血袋连接,插瓶针的进药端与管路连接,管路与滴管连通,滴管的下方依次套装有报警装置和流量调节器,位于管路的端部安装有注射针;报警装置包括盒体、开关、处理器、液位传感器、报警器和电池,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盒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供电的电池,用于监测管路内血量的液位传感器,用于发送指令的处理器,用于报警提醒的报警器,开关通过线路与电池连接,处理器通过线路与液位传感器、报警器和电池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输血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
技术介绍
输血器上一种建立血液与静脉之间通路的输液器械,输血器在使用时,一般先检查输血器包装是否完好,输血器是否在有效期内,针头型号是否合适等,检查完毕,打开包装,将插瓶针插入生理盐水瓶内,排气,按照静脉输液的方法行静脉穿刺,输入生理盐水少量,查对血袋上的信息以及血液有无变质,打开输血袋护帽并消毒,挂输液架,将输血器插入血袋即可进行输血,调节输血速度,血输完后,再次连接生理盐水,待滴注通畅后拔针或如上法输入下一袋血制品。目前广泛使用的输血器都不包含报警系统,当输血器内剩余血液或药液不多时,医护人员通常不能离开,必须等输血器内的液体输液完毕将输液针头拔出。如果液体已经耗尽,但是输液针头还在人体内,那么会由于输液管内负压的作用,导致患者的血液向输液管内回流或是空气通过输液器进入病人体内,从而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是死亡。因而,需要提供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输血时需要人为看护不方便且存在安全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包括插瓶针、滴管、管路、流量调节器、注射针和报警装置,所述插瓶针的尖端与血袋连接,所述插瓶针的进药端与所述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与所述滴管连通,所述滴管的下方依次套装有所述报警装置和所述流量调节器,位于所述管路的端部安装有所述注射针;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盒体、开关、处理器、液位传感器、报警器和电池,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开关,所述盒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供电的所述电池,用于监测管路内血量的液位传感器,用于发送指令的处理器,用于报警提醒的报警器,所述开关通过线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与液位传感器、报警器和电池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插瓶针外安装有插瓶针头护帽。进一步,所述注水针外周套装有注水针头护帽。进一步,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进一步,所述液位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进一步,所述报警器包括本地报警器和远程报警器,所述本地报警器通过线路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远程报警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护士站系统连接。进一步,所述盒体上加工有圆孔,所述盒体通过卡块控制开合。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管路上安装有报警装置,能够有效的为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进行提示和提醒,注意血量剩余;盒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供电的电池,盒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给电池进行充电的USB充电接口,这样使得报警装置能够进行多次循环使用,节约使用成本;同时内部设置有两个报警器,一个用于提醒患者身边的陪护人员注意血量,从而呼叫医护人员,另一个可直接将血量剩余信号传递至医护人员,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下一步的注射操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输血时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报警装置内部连接框图;图中1-插瓶针;2-滴管;3-管路;4-流量调节器;5-注射针;6-报警装置;11-插瓶针头护帽;51-注射针头护帽;61-盒体;62-开关;63-处理器;64-液位传感器;65-报警器;66-电池;611-USB充电接口;651-本地报警器;652-远程报警器;612-圆孔;613-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包括插瓶针1、滴管2、管路3、流量调节器4、注射针5和报警装置6,插瓶针1的尖端与血袋连接,插瓶针1的进药端与管路3连接,管路3与滴管2连通,滴管2的下方依次套装有报警装置6和流量调节器4,流量调节器4用于控制血液或药液的流速,位于管路3的端部安装有注射针5;优化的,插瓶针1外安装有插瓶针头护帽11,注射针5外周套装有注射针头护帽51,安装有护帽一方面更卫生,另一方面对操作人员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避免操作时造成意外;如此设置,位于滴管的下方管路上安装有报警装置6,一是能够减少血液或药液的浪费,二是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拔针等其他操作;优选的,盒体61套装在管路3上,位于盒体61上加工有圆孔612,管路置于圆孔612内,不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速,同时方便对血液的剩余和高度进行监测,盒体61通过两个分盒铰接形成一个盒体,位于拼合处,一侧盒体外壁上设置有卡块613,另一侧盒体的侧壁上加工有凹槽用于与卡块613进行配合安装,这样盒体61可通过卡块613控制进行开合,盒体61相对于管路3可进行拆卸和安装,在使用时夹住管路进行报警监测,使用后取下不影响再次使用。报警装置6包括盒体61、开关62、处理器63、液位传感器64、报警器65和电池66,盒体61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62,盒体6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供电的电池66,用于监测管路3内血量的液位传感器64,用于发送指令的处理器63,用于报警提醒的报警器65,开关62通过线路与电池66连接,处理器63通过线路与液位传感器64、报警器65和电池66电性连接。如此设置,通过盒体外部设置的开关62对内部的元件进行控制,电池66用于给处理器63供电,处理器63接收到液位传感器64传递的血液不足信号后,向报警器65发送指令,进一步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瓶针(1)、滴管(2)、管路(3)、流量调节器(4)、注射针(5)和报警装置(6),所述插瓶针(1)的尖端与血袋连接,所述插瓶针(1)的进药端与所述管路(3)连接,所述管路(3)与所述滴管(2)连通,所述滴管(2)的下方依次套装有所述报警装置(6)和所述流量调节器(4),位于所述管路(3)的端部安装有所述注射针(5);/n所述报警装置(6)包括盒体(61)、开关(62)、处理器(63)、液位传感器(64)、报警器(65)和电池(66),所述盒体(61)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开关(62),所述盒体(6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供电的所述电池(66),用于监测管路(3)内血量的液位传感器(64),用于发送指令的处理器(63),用于报警提醒的报警器(65),所述开关(62)通过线路与所述电池(66)连接,所述处理器(63)通过线路与液位传感器(64)、报警器(65)和电池(66)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瓶针(1)、滴管(2)、管路(3)、流量调节器(4)、注射针(5)和报警装置(6),所述插瓶针(1)的尖端与血袋连接,所述插瓶针(1)的进药端与所述管路(3)连接,所述管路(3)与所述滴管(2)连通,所述滴管(2)的下方依次套装有所述报警装置(6)和所述流量调节器(4),位于所述管路(3)的端部安装有所述注射针(5);
所述报警装置(6)包括盒体(61)、开关(62)、处理器(63)、液位传感器(64)、报警器(65)和电池(66),所述盒体(61)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开关(62),所述盒体(6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供电的所述电池(66),用于监测管路(3)内血量的液位传感器(64),用于发送指令的处理器(63),用于报警提醒的报警器(65),所述开关(62)通过线路与所述电池(66)连接,所述处理器(63)通过线路与液位传感器(64)、报警器(65)和电池(6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瓶针(1)外安装有插瓶针头护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天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