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88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包括搅拌壳体,包括与其底部连接的晃动组件,以及设置于其底部的支撑组件;搅拌单元,包括设置于搅拌壳体顶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一组电机即可控制两组搅拌组件进行搅拌,在两组搅拌组件进行搅拌时,周期性的进行正反转的切换,并且使搅拌壳体两端进行晃动,防止搅拌不均匀,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体搅拌机,包括桶体,桶体内有液体搅拌装置,液体搅拌机通过搅拌装置将粘稠物混合均匀,搅拌装置旋转的时候粘稠物的时候不能迅速达到混合、溶解、分散。搅拌时液体与搅拌装置同方向转动,需要停机后再反向搅拌,搅拌效率低。在污水处理中,通常需要向污水处理池内投入絮凝剂等药剂,在搅拌作用下,水中分散的固体颗粒与絮凝剂接触碰撞,形成肉眼可见的体积较大的密实絮凝体,从而实现沉淀分离的目的,在投加絮凝剂时,通常是将固体絮凝剂配制成均匀的溶液,液体状态的絮凝剂能够与污水中的胶体充分的混合,以提高沉淀过程的稳定性,因此,液体絮凝剂溶液的均匀性与沉淀效果直接相关。目前,并没有一款可以达到更快速搅拌粘稠物的液体搅拌机。因此,设计一款方便实用,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轻易快速的将粘稠物搅拌均匀的液体搅拌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其能够充分搅拌,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其包括搅拌壳体,包括与其底部连接的晃动组件,以及设置于其底部的支撑组件;搅拌单元,包括设置于搅拌壳体顶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驱动组件包括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摆动板、与摆动板另一端连接的摆动柱、与摆动柱配合的转动板、与转动板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柱、与转动板另一端连接的半弧齿条、与半弧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中心连接的第二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的滑动齿条板、与滑动齿条板配合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中心连接的第三固定柱,以及设置于搅拌壳体顶部的第一配合板和第二配合板;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以及第三固定柱均与第一配合板旋转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转动板包括与摆动柱配合的配合口,配合口的宽度与摆动柱直径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结构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搅拌组件顶端与第二固定柱连接,第二搅拌组件顶端与第三固定柱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与第二固定柱连接的外搅拌件、与第二固定柱底部连接的第一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的第三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以及第三斜齿轮固定连接的稳定连接件、与第三斜齿轮连接的第四固定柱,以及与第四固定柱连接的内搅拌件;外搅拌件和内搅拌件设置为三组。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配合板包括与滑动齿条板配合的第一滑动配合块,第一滑动配合块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第一滑动配合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晃动组件设置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搅拌壳体两侧,晃动组件包括与滑动齿条板连接的长板、一端与长板底部两侧连接的铰接条,以及与铰接条另一端铰接的弧形块、与弧形块配合的第二滑动配合块;支撑组件设置为两组,其包括与搅拌壳体底部连接的弧形配合块,以及与弧形配合块两侧连接的支架;弧形配合块设置于第二滑动配合块上方,与弧形块处于同一直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滑动配合块包括与弧形块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配合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搅拌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搅拌壳体底部的第一支撑圆盘、与第一支撑圆盘连接的圆盘支撑柱,以及与圆盘支撑柱连接的第二支撑圆盘;第二支撑圆盘上方设置有四组插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组电机即可控制两组搅拌组件进行搅拌,在两组搅拌组件进行搅拌时,周期性的进行正反转的切换,并且使搅拌壳体两端进行晃动,防止搅拌不均匀,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电控自动搅拌机的外部结构图。图2为电控自动搅拌机的外部结构另一个视角图。图3为电控自动搅拌机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电控自动搅拌机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电控自动搅拌机的搅拌组件结构图。图6为电控自动搅拌机的底部结构图。图7为电控自动搅拌机的外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其包括搅拌壳体100和搅拌单元200,通过搅拌单元200和搅拌壳体100配合,在第一搅拌组件203和第二搅拌组件204搅拌的同时,晃动搅拌壳体100,使搅拌死角处的原料流动,更加充分的搅拌。具体的,搅拌壳体100,包括与其底部连接的晃动组件101,以及设置于其底部的支撑组件102。搅拌单元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壳体100顶部的驱动电机201、与所述驱动电机201连接的驱动组件202,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202连接的第一搅拌组件203和第二搅拌组件20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202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01连接的摆动板202a、与所述摆动板202a另一端连接的摆动柱202b、与所述摆动柱202b配合的转动板202c、与所述转动板202c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柱202d、与所述转动板202c另一端连接的半弧齿条202e、与所述半弧齿条202e啮合的第一齿轮202f、与所述第一齿轮202f中心连接的第二固定柱202g、与所述第二固定柱202g连接的第二齿轮202f、与所述第二齿轮202f配合的滑动齿条板202h、与所述滑动齿条板202h配合的第三齿轮202i、与所述第三齿轮202i中心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搅拌壳体(100),包括与其底部连接的晃动组件(101),以及设置于其底部的支撑组件(102);/n搅拌单元(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壳体(100)顶部的驱动电机(201)、与所述驱动电机(201)连接的驱动组件(202),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202)连接的第一搅拌组件(203)和第二搅拌组件(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自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壳体(100),包括与其底部连接的晃动组件(101),以及设置于其底部的支撑组件(102);
搅拌单元(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壳体(100)顶部的驱动电机(201)、与所述驱动电机(201)连接的驱动组件(202),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202)连接的第一搅拌组件(203)和第二搅拌组件(2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自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2)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01)连接的摆动板(202a)、与所述摆动板(202a)另一端连接的摆动柱(202b)、与所述摆动柱(202b)配合的转动板(202c)、与所述转动板(202c)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柱(202d)、与所述转动板(202c)另一端连接的半弧齿条(202e)、与所述半弧齿条(202e)啮合的第一齿轮(202f)、与所述第一齿轮(202f)中心连接的第二固定柱(202g)、与所述第二固定柱(202g)连接的第二齿轮(202f)、与所述第二齿轮(202f)配合的滑动齿条板(202h)、与所述滑动齿条板(202h)配合的第三齿轮(202i)、与所述第三齿轮(202i)中心连接的第三固定柱(202j),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壳体(100)顶部的第一配合板(202k)和第二配合板(202l);所述第一固定柱(202d)、所述第二固定柱(202g),以及所述第三固定柱(202j)均与所述第一配合板(202k)旋转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自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02c)包括与所述摆动柱(202b)配合的配合口(202c-1),所述配合口(202c-1)的宽度与所述摆动柱(202b)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控自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203)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204)结构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控自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203)顶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柱(202g)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组件(204)顶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柱(202j)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自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203)包括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热黄杰许振腾唐韬刘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