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康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7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腿部康复机,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它包括病床、壳体、脚托和连接杆,所述壳体安装在病床尾部,所述连接杆为Z字形,Z字形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与脚托上设置的轴孔进行可转动连接。该装置能帮助腿部受创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体积小成本低且结构简单,能够直接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不需要患者预约排队使用,患者单独的康复训练时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康复机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腿部康复机,具体地说是采用了病床、壳体、脚托和连接杆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腿部受创的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训练,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康复训练能加速患者的恢复。目前在医疗器械的领域对于医院的病床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在一般的医用病床上,病患不能够得到充足的康复训练,长期躺卧而导致身体僵硬血脉得不到活动,影响手术后的效果。腿部受创的患者需要足够的康复训练才能好的更快,目前应用在骨科术后康复训练方面的相关器材主要有CPM机、牵引床等,这些康复训练器材体积大,成本高,无法做到每位患者都配备一套,因而需要预约排队使用,每次可训练的时间较短,而且需要家属或者医护人员的配合才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从而造成训练成本居高不下。故需要设计一种装置,其能帮助腿部受创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结构简单,能够直接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腿部康复机,它能帮助腿部受创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结构简单,能够直接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腿部康复机,包括病床、壳体、脚托和连接杆,所述壳体安装在病床尾部,所述连接杆为Z字形,Z字形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与脚托上设置的轴孔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链条、电机和减速箱,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均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内壁上,彼此通过链条进行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减速箱相连接,减速箱输出端与第四链轮相连接,第二链轮固定安装于与壳体连接的连接杆端。所述脚托采用聚氯乙烯制成,脚托内壁的上部设有收缩口,收缩口下部设有海绵层。所述壳体在病床上部的部分形状为直角形。所述连接杆的竖直长度小于壳体垂直方向的长度,具体的,连接杆运动到最下方时,其底端与病床表面相隔15-20cm。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四链轮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三链轮的转动方向与其相反。一种腿部康复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由病床、壳体、脚托、连接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链条、电机和减速箱一起组成的装置,患者通过家属或医护人员将脚托朝上放置,并将患者的腿移到脚托内,电机运转带动壳体内部的链轮和链条运转,从而带动固接在第二链轮上的连接杆运动,Z字形的连接杆转动,带动脚托运动,从而带动患者的腿进行运动。上述一种腿部康复机,所用部件是本
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均通过公知的途径获得,所述部件连接方法是本
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该装置能帮助腿部受创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体积小成本低且结构简单,能够直接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不需要患者预约排队使用,患者单独的康复训练时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脚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部传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机输出轴部位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脚托,3、病床,4、连接杆,5、海绵层,6、轴孔,7、第一链轮,8、链条,9、第二链轮,10、第三链轮,11、第四链轮,12、电机,13、减速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由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腿部康复机,包括病床3、壳体1、脚托2和连接杆4,所述壳体1安装在病床3尾部,壳体1在病床3上部的部分形状为直角形。所述连接杆4为Z字形,Z字形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另一端与脚托2上设置的轴孔6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竖直长度小于壳体1垂直方向的长度,具体的,连接杆4运动到最下方时,其底端与病床3表面相隔15-20cm。如图3所示,所述脚托2采用聚氯乙烯制成,脚托2内壁的上部设有收缩口,收缩口下部设有海绵层5,脚托2上的收缩口能防止患者的脚脱出,内部设置的海绵层5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感。如图4图5所示,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链轮7、第二链轮9、第三链轮10、第四链轮11、链条8、电机12和减速箱13,所述第一链轮7、第二链轮9、第三链轮10、第四链轮11均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1内壁上,彼此通过链条8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链轮7、第二链轮9和第四链轮11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三链轮10的转动方向与其相反。所述电机12输出轴与减速箱13相连接,减速箱13输出端与第四链轮11相连接,第二链轮9固定安装于与壳体1连接的连接杆4端,电机12运转带动通过减速箱13直接带动第四链轮11转动,在链条8的作用下,第四链轮11将带动第一链轮7、第二链轮9和第三链轮10一起转动。本专利技术一种腿部康复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由病床3、壳体1、脚托2、连接杆4、第一链轮7、第二链轮9、第三链轮10、第四链轮11、链条8、电机12和减速箱13一起组成的装置,患者通过家属或医护人员将脚托2朝上放置,并将患者的腿移到脚托2内,电机12运转带动壳体1内部的链轮和链条8运转,从而带动固接在第二链轮9上的连接杆4运动,Z字形的连接杆4转动,带动脚托2运动,从而带动患者的腿进行运动。实施例按照上述图1至图5所示,制得一种腿部康复机,患者使用该装置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先通过家属或医护人员将脚托2朝上放置,并将患者的腿移到脚托2内,而后连接电机12的电源,在电机12的运转下,将带动壳体1内部的链轮和链条8运转,从而带动固接在第二链轮9上的连接杆4运动,Z字形的连接杆4转动,带动脚托2运动,脚托2与连接杆4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故脚托2会一直朝上而沿第二链轮9转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部康复机,包括病床、壳体、脚托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安装在病床尾部,所述连接杆为Z字形,Z字形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与脚托上设置的轴孔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链条、电机和减速箱,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均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内壁上,彼此通过链条进行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减速箱相连接,减速箱输出端与第四链轮相连接,第二链轮固定安装于与壳体连接的连接杆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康复机,包括病床、壳体、脚托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安装在病床尾部,所述连接杆为Z字形,Z字形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与脚托上设置的轴孔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链条、电机和减速箱,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均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内壁上,彼此通过链条进行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减速箱相连接,减速箱输出端与第四链轮相连接,第二链轮固定安装于与壳体连接的连接杆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康复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高超伍美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双星脊柱梳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