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成印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73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所述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的内腔均对称活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条,所述第一齿轮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形条,所述第一齿轮条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通过人工去进行定位画线,会出现定位位置的不准确,产生误差,需要多次进行调整,也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
本技术涉及双眼皮整形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
技术介绍
双眼皮是指上脸皮肤在脸缘上方有一浅沟皮肤,当睁眼时此沟以下的皮肤上移,而此沟上方皮肤则松弛在重脸沟处悬垂向下折,要形成一对漂亮的双眼皮,必须综合考虑双眼皮的走形、宽窄,上脸肿胀度,脸裂宽度,脸缘弧度,眼睛的高度宽度之间的比例,眉眼间距等因素,在人们的观念中,单脸与重脸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而事实上,两者间存在着美学的差异、形态学的区别及解剖学的差别。人类的单脸、重脸与遗传有关,一般终生不变。但也有少数人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有的是随年龄增长到成年时,单脸逐渐变为重脸;有的是随着步入老龄,眼脸皮肤松弛下垂,将原来重脸的皱襞遮盖,而给人以单脸的外观印象。目前在进行双眼皮整形中,首先需要对脸部双眼皮的位置进行画线,来确定需要整形的大小、范围和尺寸,但通过人工去进行定位画线,会出现定位位置的不准确,产生误差,需要多次进行调整,也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解决了上述目前在进行双眼皮整形中,首先需要对脸部双眼皮的位置进行画线,来确定需要整形的大小、范围和尺寸,但通过人工去进行定位画线,会出现定位位置的不准确,产生误差,需要多次进行调整,也比较麻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的内腔均对称活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条,所述第一齿轮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形条,所述第一齿轮条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齿轮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条,所述第二齿轮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形条,所述第二滑形条的表面与第一齿轮条的一端滑动套接,所述第二齿轮条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齿轮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大镜筒,所述放大镜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条的表面上。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均对称滑动套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表面均对称设置有软垫,所述放置台的表面转动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丝杆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三轴承。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均对称固定开设有通槽。优选的,所述滑形条滑动套接在壳体内腔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内腔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三轴承固定套接在壳体一侧内壁上,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一侧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三轴承的表面均对称设置有相反的螺纹。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1)、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带动第一齿轮条和第二齿轮条,使放大镜筒来进行纵向和横线的运动,使定位柱来进行左、右,前、后的移动,使定位柱单独的对准人脸眼珠的中心位置,在根据中心位置来对其进行画线,解决通过人工去进行定位画线,会出现定位位置的不准确,产生误差,需要多次进行调整,也比较麻烦的问题。(2)、通过调节装置中丝杆,以及丝杆表面相反的螺纹,来使放置台进行相同方向的开合,可以使人的头部进行放置,来更好进行定位,另外可以对于不同人员头部的大小来进行不同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通槽、3-定位装置、31-第一齿轮条、32-滑形条、33-第一齿轮、34-第一转动杆、35-第一轴承、36-连接板、37-第二齿轮条、38-第二滑形条、39-第二齿轮、310-第二转动杆、311-固定杆、312-定位柱、313-放大镜筒、314-第二轴承、4-调节装置、41-基座、42-滑槽、43-滑板、44-放置台、45-软垫、46-丝杆、47-第三轴承、48-固定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表面的内腔均对称活动设置有定位装置3,壳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4,壳体1的顶部均对称固定开设有通槽2。如图2所示,定位装置3包括第一齿轮条31,第一齿轮条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形条32,第一齿轮条31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33,第一齿轮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4,第一转动杆3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35,第一轴承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6,第一齿轮条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条37,第二齿轮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形条38,第二滑形条38的表面与第一齿轮条31的一端滑动套接,第二齿轮条37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9,第二齿轮3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10,第二齿轮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大镜筒313,放大镜筒3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312,第二转动杆310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二轴承314,第二轴承3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1,固定杆3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条31的表面上,滑形条32滑动套接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连接板36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内腔的内壁上。如图3所示,调节装置4包括基座41,基座41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槽42,滑槽42的内腔均对称滑动套接有滑板43,滑板43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放置台44,放置台44的表面均对称设置有软垫45,放置台44的表面转动套接有丝杆46,丝杆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盖48,丝杆46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三轴承47,第三轴承47固定套接在壳体1一侧内壁上,丝杆46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一侧的外部,第三轴承47的表面均对称设置有相反的螺纹。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需要根据人员头部的大小,来转动丝杆46,丝杆46会通过第三轴承47使丝杆46进行原地的转动,通过丝杆46表面相反的螺纹,来使放置台44在丝杆46的表面进行相同方向的转动,同时放置台44底部的滑板43会在滑槽42的内腔中也进跟随的移动,以及固定盖48是防止丝杆46转动到头,放置台44会从丝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表面的内腔均对称活动设置有定位装置(3),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4);/n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第一齿轮条(31),所述第一齿轮条(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形条(32),所述第一齿轮条(31)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4),所述第一转动杆(3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35),所述第一轴承(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6),所述第一齿轮条(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条(37),所述第二齿轮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形条(38),所述第二滑形条(38)的表面与第一齿轮条(31)的一端滑动套接,所述第二齿轮条(37)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9),所述第二齿轮(3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10),所述第二齿轮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大镜筒(313),所述放大镜筒(3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312),所述第二转动杆(310)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二轴承(314),所述第二轴承(3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1),所述固定杆(3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条(31)的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两点定位双眼皮整形使用定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表面的内腔均对称活动设置有定位装置(3),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4);
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第一齿轮条(31),所述第一齿轮条(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形条(32),所述第一齿轮条(31)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4),所述第一转动杆(3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35),所述第一轴承(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6),所述第一齿轮条(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条(37),所述第二齿轮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形条(38),所述第二滑形条(38)的表面与第一齿轮条(31)的一端滑动套接,所述第二齿轮条(37)的齿峰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9),所述第二齿轮(3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10),所述第二齿轮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大镜筒(313),所述放大镜筒(3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312),所述第二转动杆(310)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二轴承(314),所述第二轴承(3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1),所述固定杆(3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条(31)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成印
申请(专利权)人:蒋成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