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神经解剖生理的深入研究,神经外科学界为难治性的精神病人开辟了一条与以往方法不同的手术治疗手段。据介绍,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就是在脑内与精神活动相关的部位,破坏式切断一部分脑组织,中断它们之间的某些联系通道,起到调整脑功能的作用,达到清除精神症状的目的;在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需要对肢体进行康复训练,而目前大部分的康复训练装置一般都是要由康复医师来指导和辅助进行动作,特别时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训练时,容易增加康复医师的劳动强度,同时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在对患者进行站立式的康复训练,因此常常需要患者家属或者医生来进行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摆动机构、固定板、支撑座、三角安全带、固定带,所述活动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摆动机构(3)、固定板(4)、支撑座(6)、三角安全带(7)、固定带(8),所述活动机构(2)位于所述固定板(4)一侧,所述摆动机构(3)位于所述固定板(4)另一侧,所述支撑座(6)位于所述固定板(4)下方,所述三角安全带(7)和所述固定带(8)均位于所述固定板(4)顶部,所述三角安全带(7)位于所述固定带(8)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机构(1)、活动机构(2)和升降机构(5),所述翻转机构(1)包括小腿撑板(11)、翻转气缸(12)、拉力座(13)、弹簧(14)、翻转座(15),所述小腿撑板(11)位于所述活动机构(2)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摆动机构(3)、固定板(4)、支撑座(6)、三角安全带(7)、固定带(8),所述活动机构(2)位于所述固定板(4)一侧,所述摆动机构(3)位于所述固定板(4)另一侧,所述支撑座(6)位于所述固定板(4)下方,所述三角安全带(7)和所述固定带(8)均位于所述固定板(4)顶部,所述三角安全带(7)位于所述固定带(8)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机构(1)、活动机构(2)和升降机构(5),所述翻转机构(1)包括小腿撑板(11)、翻转气缸(12)、拉力座(13)、弹簧(14)、翻转座(15),所述小腿撑板(11)位于所述活动机构(2)一端,所述翻转座(15)位于所述小腿撑板(11)和所述活动机构(2)的前后两端,所述翻转气缸(12)伸缩部安装在所述翻转座(15)上,所述拉力座(13)安装在所述小腿撑板(11)底部,所述弹簧(14)安装在两个所述拉力座(13)之间;所述活动机构(2)包括大腿撑板(21)、翻转座(22)、活动气缸(23),所述大腿撑板(21)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所述翻转座(22)安装在所述大腿撑板(21)底部和所述固定板(4)底部一侧,所述活动气缸(23)伸缩部安装在所述大腿撑板(21)底部的所述翻转座(22)上,所述活动气缸(23)固定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底部的所述翻转座(22)上;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升降气缸(51)、升降座(52)、支撑架(53)、调节电机(54),所述升降气缸(51)固定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6)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座(52)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51)伸缩部,所述支撑架(53)安装在两个所述升降座(52)内侧,所述调节电机(54)安装在所述升降座(52)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后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撑板(21)与所述固定板(4)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翻转座(22)与所述大腿撑板(21)和所述固定板(4)均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气缸(23)伸缩部与所述大腿撑板(2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气缸(23)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板(4)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未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