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62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属于医学用皮肤损伤器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式采用在致伤针外端套设隔离套的方式,使致伤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与小鼠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在完成一次损伤过程后,将沾有小鼠血液污染物的隔离套从致伤针上取下即可,从而实现了在皮肤损伤过程中有效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并且,在取下隔离套之前,还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圈,使消毒液浸湿吸液棉,即可实现在取下隔离套的同时,对致伤针外表面进行消毒操作,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了对致伤器本体另外进行清洗消毒这一操作,减少了皮肤损伤建模过程中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建模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用皮肤损伤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
技术介绍
皮肤覆盖于体表,从外至内依次为表皮、真皮、皮下层。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分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两者之间无明显界限。真皮突起无数乳头,嵌入表皮深面,真皮深面借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浅筋膜相连。真皮组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表皮,下启皮下组织,是皮肤的一个重要层次,具有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真皮成分能影响修复细胞的迁移、分化、黏附和生长,是创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部分真皮损伤模型,可以有效地观察创伤修复过程中真皮各成分的变化及其对创伤愈合的影响。目前对于小鼠真皮损伤模型的建立主要通过使用医学致伤器(打孔器或剪刀)去除小鼠皮肤的方法,但致伤器使用一次后还需要进行消毒才能进行下一次使用,而实验建模用一般需要多个小鼠进行对比实验,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多个致伤器,或是实验中需要对致伤器进行多次消毒操作,从而使得实验建模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它创新式采用在致伤针外端套设隔离套的方式,使致伤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与小鼠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在完成一次损伤过程后,将沾有小鼠血液污染物的隔离套从致伤针上取下即可,从而实现了在皮肤损伤过程中有效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并且,在取下隔离套之前,还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圈,使消毒液浸湿吸液棉,即可实现在取下隔离套的同时,对致伤针外表面进行消毒操作,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相比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省去了对致伤器本体另外进行清洗消毒这一操作,减少了皮肤损伤建模过程中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建模实验的实验效率。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包括致伤器本体,所述致伤器本体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有致伤针,所述手柄和致伤针之间固定连接有连筒,所述致伤针的外侧套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包括柄套,所述柄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包覆膜,所述包覆膜远离柄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尖头,所述柄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液棉,所述连筒包括固定连接于致伤针和手柄之间的棒体,所述棒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液,所述储液腔的内壁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长孔,所述长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致伤针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位于柄套的内侧,所述导液管靠近棒体的一端贯穿棒体并延伸至储液腔的内部,所述导液管与棒体内部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创新式采用在致伤针外端套设隔离套的方式,使致伤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与小鼠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在完成一次损伤过程后,将沾有小鼠血液污染物的隔离套从致伤针上取下即可,从而实现了在皮肤损伤过程中有效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并且,在取下隔离套之前,还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圈,使消毒液浸湿吸液棉,即可实现在取下隔离套的同时,对致伤针外表面进行消毒操作,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相比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省去了对致伤器本体另外进行清洗消毒这一操作,减少了皮肤损伤建模过程中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建模实验的实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包括单开口管,所述单开口管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溢液孔,所述溢液孔位于柄套的内侧,单开口管的一半部分固定在致伤针的表面,另一半部分位于致伤针的外端,结合吸液棉的弹性收缩特点,使得导液管不易对柄套的套入过程造成阻碍,即:隔离套可以顺利固定在致伤针的外端,溢液孔分布在单开口管远离致伤针的半部分区域,单开口管的开口端位于靠近储液腔的一侧,方便消毒液进入单开口管内部,当手动按压橡胶圈时,储液腔内部的消毒液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单开口管内部,随后通过溢液孔流出,被吸液棉吸收,在取下隔离套的过程中,含有消毒液的吸液棉沿着致伤针的表面移动,可以实现对致伤针表面进行消毒。进一步的,所述柄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测湿环,所述测湿环以PVC塑料作为底材,采用遇水变色油墨在底材表面印膜制成,所述柄套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当透过柄套观察到测湿环由白色变为透明,说明吸液棉已吸收足量的消毒液,即可停止按压橡胶圈。进一步的,所述柄套靠近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柄头,所述柄头内表面与棒体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棒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对限位弧板,所述柄头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弧板与限位槽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限位弧板靠近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弧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135°,当一对限位弧板呈对称分布时,一对限位弧板之间存在足够的间隙,方便柄头进入一对限位弧板之间并贴合在棒体表面,随后通过手动转动一对限位弧板,使限位弧板插入限位槽内侧,即可实现对柄头的限位作用,限位弧板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成,使得限位弧板与棒体以及限位槽之间均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在不收外力作用下,限位弧板不易在棒体表面以及限位槽内侧发生滑动,使柄头位置更加稳定,并且,操作人员通过握取一对柄头可以方便进行隔离套的套设和取下过程。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靠近棒体的一端开设有与储液腔相通的加液腔,所述加液腔的上内壁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通过加料口可方便向储液腔内部添加消毒液。进一步的,所述棒体和手柄之间设有连柱,所述连柱的一端与储液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柱的另一端与加液腔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连柱可对棒体和手柄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使本专利技术不易在橡胶圈处发生弯曲情况,保证本专利技术整体线型形状的稳定,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包覆膜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硬质尖头、包覆膜和柄套的长度之和小于致伤针的长度,使得在安装固定隔离套的过程中,包覆膜处于小程度的紧绷状态,从而保证了硬质尖头和包覆膜与致伤针表面的贴合紧密度,方便致伤针对皮肤进行损伤操作。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其使用方法为:S1、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好洗手等一系列消毒准备工作,准备好多只实验用小鼠、已消毒的致伤器本体和多个隔离套;S2、将隔离套套于致伤针的外端并将其固定,然后打开密封盖,向储液腔内部填充足量的消毒液,盖上密封盖;S3、按照实验要求,通过致伤针在其中一只小鼠皮肤上损伤一定面积,使用完后,手动按压橡胶圈,使消毒液通过导液管流出并浸湿吸液棉,直至测湿环变色后,停止按压;S4、将沾有小鼠血液的隔离套缓慢从致伤针上取下,在此过程中,带有消毒液的吸液棉可以对致伤针表面进行消毒,然后重新将另一消毒后的隔离套套于致伤针的外端,即可继续对另一小鼠进行损伤操作。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创新式采用在致伤针外端套设隔离套的方式,使致伤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与小鼠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在完成一次损伤过程后,将沾有小鼠血液污染物的隔离套从致伤针上取下即可,从而实现了在皮肤损伤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包括致伤器本体,所述致伤器本体包括手柄(3),所述手柄(3)的一侧设有致伤针(1),所述手柄(3)和致伤针(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致伤针(1)的外侧套有隔离套(5),所述隔离套(5)包括柄套(53),所述柄套(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包覆膜(52),所述包覆膜(52)远离柄套(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尖头(51),所述柄套(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液棉(54),所述连筒包括固定连接于致伤针(1)和手柄(3)之间的棒体(21),所述棒体(21)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2101),所述储液腔(2101)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液,所述储液腔(2101)的内壁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长孔,所述长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2),所述致伤针(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液管(6),所述导液管(6)位于柄套(53)的内侧,所述导液管(6)靠近棒体(21)的一端贯穿棒体(21)并延伸至储液腔(2101)的内部,所述导液管(6)与棒体(21)内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包括致伤器本体,所述致伤器本体包括手柄(3),所述手柄(3)的一侧设有致伤针(1),所述手柄(3)和致伤针(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致伤针(1)的外侧套有隔离套(5),所述隔离套(5)包括柄套(53),所述柄套(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包覆膜(52),所述包覆膜(52)远离柄套(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尖头(51),所述柄套(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液棉(54),所述连筒包括固定连接于致伤针(1)和手柄(3)之间的棒体(21),所述棒体(21)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2101),所述储液腔(2101)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液,所述储液腔(2101)的内壁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长孔,所述长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2),所述致伤针(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液管(6),所述导液管(6)位于柄套(53)的内侧,所述导液管(6)靠近棒体(21)的一端贯穿棒体(21)并延伸至储液腔(2101)的内部,所述导液管(6)与棒体(21)内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6)包括单开口管(61),所述单开口管(61)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溢液孔(62),所述溢液孔(62)位于柄套(5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套(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测湿环(55),所述测湿环(55)以PVC塑料作为底材,采用遇水变色油墨在底材表面印膜制成,所述柄套(5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套(53)靠近棒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柄头(56),所述柄头(56)内表面与棒体(21)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棒体(2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对限位弧板(7),所述柄头(56)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7),所述限位弧板(7)与限位槽(57)相匹配。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珏晓荆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