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群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606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儿童骨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移动连接杆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壳,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活动槽,移动连接杆体竖直移动设置在贯穿活动槽的内部,外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底部限位卡块,底部限位卡块的上侧转动设置有上部斜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部斜块的下端接触到了底部限位卡块的上端的时候,此时底部限位卡块对上部斜块进行了阻挡,使得上部斜块不会再次移动位置,此时移动连接杆体被滑动齿块和上部斜块实现了限位,此时的移动连接杆体不会向下移动,实现了锁定的效果,当儿童患者的身高变化的时候,此时上下两个脊柱固定杆体之间的间距实现了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骨科
,具体是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
技术介绍
有些儿童会患上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在进行脊柱侧弯矫正的时候,儿童还是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身体还在成长,儿童体内的辅助支撑棒需要定期的从儿童体内拿取出来,然后延长一段距离,会让儿童患者一次一次的感受到疼痛,所以需要一种可以自动随着儿童患者生长发育实现调节的支撑棒,而且由于脊柱只会从短到长生长,所以需要对患者体内的支撑棒做好单向调长操作,防止生长棒缩短形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包括脊柱固定杆体(1)和肋骨固定支架(2),所述肋骨固定支架(2)对称设置在脊柱固定杆体(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固定杆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连接杆体(3),所述移动连接杆体(3)的外侧设置有外壳(4),所述外壳(4)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活动槽(17),所述移动连接杆体(3)竖直移动设置在贯穿活动槽(17)的内部,所述外壳(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底部限位卡块(12),所述底部限位卡块(12)的上侧转动设置有上部斜块(10),所述移动连接杆体(3)的一端设置有滑动齿块(6),所述上部斜块(10)的外端卡合设置在滑动齿块(6)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包括脊柱固定杆体(1)和肋骨固定支架(2),所述肋骨固定支架(2)对称设置在脊柱固定杆体(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固定杆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连接杆体(3),所述移动连接杆体(3)的外侧设置有外壳(4),所述外壳(4)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活动槽(17),所述移动连接杆体(3)竖直移动设置在贯穿活动槽(17)的内部,所述外壳(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底部限位卡块(12),所述底部限位卡块(12)的上侧转动设置有上部斜块(10),所述移动连接杆体(3)的一端设置有滑动齿块(6),所述上部斜块(10)的外端卡合设置在滑动齿块(6)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上端水平固定安装有水平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儿童骨科疾病的动态生长辅助支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7)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群朱文雄杨杰张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