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59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缝合器,涉及缝合器领域,包括手柄组件和辅助杆组件,所述手柄组件的顶部设有缝合针放置拨杆,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组件,所述辅助杆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前端缝合部组件,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辅助杆组件靠近缝合针放置拨杆的一端设有旋转导轮组件和摆动旋钮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有效的减少医生的工作强度,在进行使用时,整体更加的便于操作,还具有以下优点一些优点,比如体积小,轻便,更易于手术操作;创口面积小,愈合时间短,恢复时间快;创口面积小,不易感染,更安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其它费用成本;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缝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合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缝合器。
技术介绍
一次性使用无菌皮肤缝合器是一次性使用手工操纵的皮肤缝合器械,由塑料件、金属件二大部分组成。适用于普外科手术、胸部手术、腹部手术及烧伤科植皮等手术的皮肤切口缝合。微创外科是临床医学界跨世纪的高新外科科技成就之一,该手术可利用一个钥匙孔大小的孔道或微小切口,即可进行腹腔内各种外科手术。吻合器是世界上首例缝合器,用于胃肠吻合已近一个世纪,直到1978年管型吻合器才广泛用于胃肠手术。一般分为一次性或多次使用的吻合器,进口或国产吻合器。它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制作技术的改进,临床上使用的吻合器质量可靠,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点,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灶切除。但是现在在医院中,缝合器目前手术器械种类繁多,但一般的都是大型的吻合器,大多数体积过大,不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多种场合的时候,同时大大的增加医生的工作强度,在进行使用时,也不便操作,通过传统的缝合器容易造成创口面积大,使得整个的伤口愈合时间增加,这样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易感染,对于病人而言不利恢复,使得整个的手术失败,还无形中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连续缝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缝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但是现在在医院中,缝合器目前手术器械种类繁多,但一般的都是大型的吻合器,大多数体积过大,不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多种场合的时候,同时大大的增加医生的工作强度,在进行使用时,也不便操作,通过传统的缝合器容易造成创口面积大,使得整个的伤口愈合时间增加,这样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易感染,对于病人而言不利恢复,使得整个的手术失败,还无形中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缝合器,包括手柄组件和辅助杆组件,所述手柄组件的顶部设有缝合针放置拨杆,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组件,所述辅助杆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前端缝合部组件,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辅助杆组件靠近缝合针放置拨杆的一端设有旋转导轮组件和摆动旋钮组件,所述手柄组件的内部卡接有缝合针控制杆,所述手柄组件的顶端设有左右摆动锁,所述前端缝合部组件的内部设有缝合针驱动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端缝合部组件的内部设有弧形缝合针卡槽,弧形缝合针卡槽内部卡接有弧形缝合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内部的弹簧的另一端位于辅助杆组件内,缝合针放置拨杆与前端缝合部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前端缝合部组件和辅助杆组件的连接部分设有转接头,转接头与旋转导轮组件和摆动旋钮组件通过钢丝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缝合针控制杆的内部设有钢丝弹簧,缝合针控制杆的外壁设有四个手指弧形凹槽,前端缝合部组件的外部设有缝合针压盖,缝合针压盖内部设有缝合针驱动轮和弧形缝合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左右摆动锁位于摆动旋钮组件的垂直正下方,且摆动旋钮组件与左右摆动锁之间相互卡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杆组件、前端缝合部组件和旋转导轮组件之间固定连接,辅助杆组件和旋转导轮组件与手柄组件的顶端套接,摆动旋钮组件与手柄组件顶端套接套接,摆动旋钮组件位于旋转导轮组件和缝合针放置拨杆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缝合针驱动轮的运动轨迹为重复半圆运动轨迹,弧形缝合针在弧形缝合针卡槽内的运动轨迹为圆周运动,前端缝合部组件的运动为左右摆动和180度旋转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端缝合部组件的外部的缝合针压盖设有两块,两块缝合针压盖相互吻合,弧形缝合针的尺寸大小与弧形缝合针卡槽的尺寸大小相互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柄组件分为左侧手柄套、右侧手柄套和前端套杆,左侧手柄套和右侧手柄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前端套杆位于左侧手柄套和右侧手柄的顶端,且前端套杆与辅助杆组件套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连续缝合器,在进行使用时,首先整体体积缩小,通过改变传统的缝合器的材质,在前端增加缝合针安装结构,整个前端可以左右摆动及180度旋转,握手部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能够改变目前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和都是大型的缝合器的特点,在手柄内部用钢丝控制缝合针步骤,操作灵活,能够更好的进行直观的观察,一边手术,一边能够直接的看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有效的减少医生的工作强度,在进行使用时,整体更加的便于操作,还具有以下优点一些优点,比如体积小,轻便,更易于手术操作;创口面积小,愈合时间短,恢复时间快;创口面积小,不易感染,更安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其它费用成本;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一种连续缝合器的整体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连续缝合器中的前端缝合部左右摆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连续缝合器中的前端缝合部顺时针旋转9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连续缝合器中的前端缝合部逆时针旋转9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连续缝合器中的前端缝合部上下摆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连续缝合器中的缝合针装入前端缝合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端缝合部组件;2、辅助杆组件;3、旋转导轮组件;4、摆动旋钮组件;5、缝合针放置拨杆;6、手柄组件;7、缝合针控制杆;8、左右摆动锁;9、缝合针驱动轮;10、弧形缝合针。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连续缝合器,包括手柄组件6和辅助杆组件2,手柄组件6的顶部设有缝合针放置拨杆5,在进行使用时,缝合针装入前端机构时,直接的把缝合针放置拨杆5向手柄组件6的手柄处方向拨动压住不放,前端缝合部组件1的缝合针压盖会被拉开,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组件2,辅助杆组件2主要是起到辅助连接的作用,便于整体的使用,辅助杆组件2的另一端设有前端缝合部组件1,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内部设有弹簧,把弧形缝合针10放入弧形缝合针卡槽内,松开缝合针放置拨杆5,缝合针放置拨杆5会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弧形缝合针10放置完成,辅助杆组件2靠近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一端设有旋转导轮组件3和摆动旋钮组件4,手柄组件6的内部卡接有缝合针控制杆7,在缝合针试运行时,手握住手柄部,四个手指按压缝合针控制杆7,一松一紧的使用,缝合针控制杆7内部有钢丝弹簧控制,手柄组件6的顶端设有左右摆动锁8,前端缝合部组件1的内部设有缝合针驱动轮9,在缝合针控制杆7内部额钢丝弹簧控制作用下,连接缝合针驱动轮9,作重复半圆运动,以驱动弧形缝合针10在弧形缝合针卡槽内作圆周运动。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和图6,前端缝合部组件1的内部设有弧形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缝合器,包括手柄组件(6)和辅助杆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6)的顶部设有缝合针放置拨杆(5),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组件(2),所述辅助杆组件(2)的另一端设有前端缝合部组件(1),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辅助杆组件(2)靠近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一端设有旋转导轮组件(3)和摆动旋钮组件(4),所述手柄组件(6)的内部卡接有缝合针控制杆(7),所述手柄组件(6)的顶端设有左右摆动锁(8),所述前端缝合部组件(1)的内部设有缝合针驱动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缝合器,包括手柄组件(6)和辅助杆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6)的顶部设有缝合针放置拨杆(5),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组件(2),所述辅助杆组件(2)的另一端设有前端缝合部组件(1),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辅助杆组件(2)靠近缝合针放置拨杆(5)的一端设有旋转导轮组件(3)和摆动旋钮组件(4),所述手柄组件(6)的内部卡接有缝合针控制杆(7),所述手柄组件(6)的顶端设有左右摆动锁(8),所述前端缝合部组件(1)的内部设有缝合针驱动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缝合部组件(1)的内部设有弧形缝合针卡槽,弧形缝合针卡槽内部卡接有弧形缝合针(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放置拨杆(5)内部的弹簧的另一端位于辅助杆组件(2)内,缝合针放置拨杆(5)与前端缝合部组件(1)之间固定连接,前端缝合部组件(1)和辅助杆组件(2)的连接部分设有转接头,转接头与旋转导轮组件(3)和摆动旋钮组件(4)通过钢丝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控制杆(7)的内部设有钢丝弹簧,缝合针控制杆(7)的外壁设有四个手指弧形凹槽,前端缝合部组件(1)的外部设有缝合针压盖,缝合针压盖内部设有缝合针驱动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玮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