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拉链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加工台,机架上设有夹带装置,加工台内设有:第一裁切装置,包括第一裁切下模与第一裁切上模,第一裁切下模上设有超声波切刀,第一裁切上模与超声波切刀上形成有裁切缺口;第二裁切装置,包括第二裁切下模与第二裁切上模,第二裁切下模上连接有下切刀,第二裁切上模上连接有上切刀,上切刀内形成有下压槽;送胶装置,第一送胶座与第二送胶座,以及呈上下分布的送胶夹具,第一送胶座前端设有送胶下模与送胶上模;压合装置,包括压合下模与压合上模,压合下模下端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该设备可针对开口拉链的链带进行接合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拉链设备
,涉及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
技术介绍
开口拉链是一种可从两端任意开启与闭合的拉链,现有开口拉链的生产过程为通过在两端留有空白段的链带上安装拉头,从而得到完整的产品。为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可以在上拉头前将链带进行接合,使得链带不用分开进入上拉头设备,且可以持续不断地用于上拉头加工。如图1所示,由于开口拉链的链带两端为没有链牙的空白段,因此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是通过连接其空白段来完成的,如图3所示,为保证拉头在链带上的正常安装与使用,在链带接合后,链带中位于空白段两侧的两个链牙应当分别按一上一下的规律进行排列,且每段链牙的始末两侧的也应当按一上一下的规律进行排列。当开口拉链成型后,将接合在一起的链带从空白段切下,被裁下后的开口拉链即可直接投入使用。为使得每段被切下后开口拉链的长度规格相同,在接合链带的过程中应当控制每段链带上空白段上的长度,使得接合后总链带上每段空白段的长度一致。现有的链带接合机往往只能满足普通链带的接合,很难满足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该设备使得接合后链带上的链牙按正确规律排布,并保证链带中空白段的长度一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加工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加工台两侧的夹带装置,夹带装置可相对所述加工台前后与上下移动,所述加工台内设有:第一裁切装置,包括第一裁切下模与第一裁切上模,所述第一裁切下模上设有超声波切刀,所述第一裁切上模与超声波切刀上形成有相互对齐的裁切缺口;第二裁切装置,包括第二裁切下模与第二裁切上模,所述第二裁切下模上连接有下切刀,所述第二裁切上模上连接有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内形成有下压槽;送胶装置,包括呈前后分布的第一送胶座与第二送胶座,以及呈上下分布的送胶夹具,所述第二送胶座可相对所述第一送胶座前后移动,所述第一送胶座前端设有送胶下模与送胶上模,所述送胶夹具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送胶座与第一送胶座后,分别从所述送胶下模与送胶上模中伸出,所述送胶下模前端连接有可相对所述送胶夹具上下移动的刀片;压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送胶下模与送胶上模前端的压合下模与压合上模,所述压合下模下端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打标装置,包括打标下模与打标上模;所述第一裁切装置、第二裁切装置、打标装置、压合装置以及送胶装置依次按直线排列,所述夹带装置依次将链带送至所述第一裁切装置、第二裁切装置、压合装置以及打标装置,所述送胶装置从后方将胶块送入所述压合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夹带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加工台两侧的下夹板,下夹板上连接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上夹板。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与上夹板内形成有相互对齐的链牙槽。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与上夹板内均设有朝向所述加工台,并可向外伸出的履平杆。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朝向所述加工台的一侧形成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向上伸出的钩针,钩针可相对所述下夹板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胶座与第二送胶座上端均连接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内设有可向下伸入所述第一送胶座与第二送胶座的下压轴,所述第一送胶座与第二送胶座内均设有被夹于所述送胶夹具之间的垫块。进一步的,所述送胶上模上端连接有伸入其内部,并上下移动的压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裁切下模前端连接有朝向所述第一裁切下模的第一导向板。进一步的,所述打标下模前后两端连接有第二导向板。进一步的,所述打标上模内形成有容纳槽。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该设备接合后开口拉链的链带能够实现链牙按规律排布,从而使得拉头能够正确地在链带上安装与使用,同时也保证了接合后链带上的每段空白段保持长度一致,接合后的链带可持续不断地用于上拉头加工,有效地提高了开口拉链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开口拉链链带的正视图。图2为开口拉链链带经过一次热切后的正视图。图3为开口拉链链带完成裁切并接合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加工台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夹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送胶装置的剖视图。0-机架,01-加工台,1-夹带装置,11-下夹板,111-定位槽,12-上夹板,13-履平杆,14-链牙槽,15-钩针,2-第一裁切装置,21-第一裁切下模,22-第一裁切上模,23-超声波切刀,24-裁切缺口,3-第二裁切装置,31-第二裁切下模,32-第二裁切上模,33-下切刀,34-下压槽,341-下压槽,4-送胶装置,41-第一送胶座,42-第二送胶座,43-送胶夹具,44-送胶下模,45-送胶上模,451-压杆,46-刀片,47-下压气缸,471-下压轴,48垫块,5-压合装置,51-压合下模,52-压合上模,53-超声波发生器,6-打标装置,61-打标下模,62-打标上模,621-容纳槽,7-第一导向板,8-第二导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8所示,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包括机架0,机架0上设有加工台01,机架0上设有位于所述加工台01两侧的夹带装置1,夹带装置1可相对所述加工台01前后与上下移动,所述加工台01内设有:第一裁切装置2,包括第一裁切下模21与第一裁切上模22,所述第一裁切下模21上设有超声波切刀23,所述第一裁切上模22与超声波切刀23上形成有相互对齐的裁切缺口24;第二裁切装置3,包括第二裁切下模31与第二裁切上模32,所述第二裁切下模31上连接有下切刀33,所述第二裁切上模32上连接有上切刀34,所述上切刀34内形成有下压槽341;送胶装置4,包括呈前后分布的第一送胶座41与第二送胶座42,以及呈上下分布的送胶夹具43,所述第二送胶座42可相对所述第一送胶座41前后移动,所述第一送胶座41前端设有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所述送胶夹具4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送胶座42与第一送胶座41后,分别从所述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中伸出,所述送胶下模44前端连接有可相对所述送胶夹具43上下移动的刀片46;压合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前端的压合下模51与压合上模52,所述压合下模51下端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53;打标装置6,包括打标下模6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包括机架(0),机架(0)上设有加工台(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0)上设有位于所述加工台(01)两侧的夹带装置(1),夹带装置(1)可相对所述加工台(01)前后与上下移动,所述加工台(01)内设有:/n第一裁切装置(2),包括第一裁切下模(21)与第一裁切上模(22),所述第一裁切下模(21)上设有超声波切刀(23),所述第一裁切上模(22)与超声波切刀(23)上形成有相互对齐的裁切缺口(24);/n第二裁切装置(3),包括第二裁切下模(31)与第二裁切上模(32),所述第二裁切下模(31)上连接有下切刀(33),所述第二裁切上模(32)上连接有上切刀(34),所述上切刀(34)内形成有下压槽(341);/n送胶装置(4),包括呈前后分布的第一送胶座(41)与第二送胶座(42),以及呈上下分布的送胶夹具(43),所述第二送胶座(42)可相对所述第一送胶座(41)前后移动,所述第一送胶座(41)前端设有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所述送胶夹具(4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送胶座(42)与第一送胶座(41)后,分别从所述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中伸出,所述送胶下模(44)前端连接有可相对所述送胶夹具(43)上下移动的刀片(46);/n压合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前端的压合下模(51)与压合上模(52),所述压合下模(51)下端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53);/n打标装置(6),包括打标下模(61)与打标上模(62);/n所述第一裁切装置(2)、第二裁切装置(3)、打标装置(6)、压合装置(5)以及送胶装置(4)依次按直线排列,所述夹带装置(1)依次将链带送至所述第一裁切装置(2)、第二裁切装置(3)、压合装置(5)以及打标装置(6),所述送胶装置(4)从后方将胶块送入所述压合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拉链的链带接合机,包括机架(0),机架(0)上设有加工台(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0)上设有位于所述加工台(01)两侧的夹带装置(1),夹带装置(1)可相对所述加工台(01)前后与上下移动,所述加工台(01)内设有:
第一裁切装置(2),包括第一裁切下模(21)与第一裁切上模(22),所述第一裁切下模(21)上设有超声波切刀(23),所述第一裁切上模(22)与超声波切刀(23)上形成有相互对齐的裁切缺口(24);
第二裁切装置(3),包括第二裁切下模(31)与第二裁切上模(32),所述第二裁切下模(31)上连接有下切刀(33),所述第二裁切上模(32)上连接有上切刀(34),所述上切刀(34)内形成有下压槽(341);
送胶装置(4),包括呈前后分布的第一送胶座(41)与第二送胶座(42),以及呈上下分布的送胶夹具(43),所述第二送胶座(42)可相对所述第一送胶座(41)前后移动,所述第一送胶座(41)前端设有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所述送胶夹具(4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送胶座(42)与第一送胶座(41)后,分别从所述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中伸出,所述送胶下模(44)前端连接有可相对所述送胶夹具(43)上下移动的刀片(46);
压合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送胶下模(44)与送胶上模(45)前端的压合下模(51)与压合上模(52),所述压合下模(51)下端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53);
打标装置(6),包括打标下模(61)与打标上模(62);
所述第一裁切装置(2)、第二裁切装置(3)、打标装置(6)、压合装置(5)以及送胶装置(4)依次按直线排列,所述夹带装置(1)依次将链带送至所述第一裁切装置(2)、第二裁切装置(3)、压合装置(5)以及打标装置(6),所述送胶装置(4)从后方将胶块送入所述压合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岳恩,郑祥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宏业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