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及结构,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链牙、底布与皮带,采用以下步骤:S1.将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重合并将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的一端缝合;S2.将链牙缝制在第一布带上,底布设在远离链牙的第二布带上,底布的另一端向链牙的方向延伸;S3.将皮带粘合或热熔在底布上。第一布带缝合在箱包上时产生缝合处,皮带用于遮挡缝合处,这样,能够使得箱包在外观美观的同时,避免了皮带由胶水粘于箱包上带来的不牢固等隐患问题,将拉链应用于箱包上时,可以省去粘合皮带这一步骤,且皮带由涂料制成,替代了传统的TPU材料,这样既保持了皮质感,还能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拉链领域,具体为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拉链的专利技术已有很久的历史,它改变了传统两片结合件的开合方式,且由于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故大多的成衣、皮包及相关产品的扣合装置,大部分均被拉链所取代。现有的拉链通常包括有布带、链齿及拉链头所组成,而拉链头上一般都会设置有拉片,使得拉动拉链头的时候较为方便。目前,常规的拉链应用在箱包上时,与链牙连接的布带通常与箱包的边缘缝合在一起,且为了使得箱包与拉链的连接处更加美观,通常会在连接处覆盖一层由TPU材料制成的皮带或者使用缝合线将拉链与箱包边缘直接缝合在一起,而由TPU材料制成的皮革材料普遍价格不低,且需要通过胶水固定,用久了容易导致箱包的拉链处开胶,因此增加了制作箱包的生产成本,可若直接采用缝合线缝合在一起,又会使得箱包整体造型不美观,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拉链既能够节约箱包的生产成本,还不影响箱包的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及结构,在生产拉链时,将拉链与皮带结合为一体,可以将其直接应用在箱包上,通过在拉链的布带边缘直接设置皮带,且皮带的终端向链牙反向靠拢,即可以遮挡住一部分布带,这样,当其应用在箱包时,可通过缝合方式将拉链缝合在箱包上,缝合的位置即是皮带遮住布带的区域,这样,能够使得箱包在外观美观的同时,避免了皮带由胶水粘于箱包上带来的不牢固等隐患问题,且皮带由涂料制成,这样既保持了皮质感,还能节约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链牙、底布与皮带,采用以下步骤:S1.将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重合并将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缝合;S2.将所述链牙缝制在所述第一布带上,所述底布设在远离所述链牙的所述第二布带上,所述底布的另一端向所述链牙的方向延伸;S3.将所述皮带粘合或热熔在所述底布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布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皮带的宽度。作为优选,在所述S3步骤中,将所述皮带热熔在所述底布上时,所述皮带为皮质涂层,将所述皮质涂层热熔在所述第二布带上,使所述皮质涂层与所述第二布带紧密贴合。作为优选,所述皮质涂层与所述第二布带紧密贴合后,对靠近所述链牙的一端进行压合,压合宽度1mm。作为优选,在所述S3步骤中,将所述皮带粘合在所述底布上时,所述皮带的宽度与所述底布的宽度相同。作为优选,在S1步骤中,将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进行避空行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布带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布带的宽度相等或所述第一布带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布带的宽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结构,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链牙、底布与皮带,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链牙置于所述第一布带上,所述底布置于远离所述链牙的所述第二布带上,且所述底布的另一端向所述链牙的方向延伸。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布带的宽度大于所述底布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链牙、底布与皮带,采用以下步骤:S1.将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重合并将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的一端缝合;S2.将链牙缝制在第一布带上,底布设在远离链牙的第二布带上,底布的另一端向链牙的方向延伸;S3.将皮带粘合或热熔在底布上。第一布带缝合在箱包上时产生缝合处,皮带用于遮挡缝合处,这样,能够使得箱包在外观美观的同时,避免了皮带由胶水粘于箱包上带来的不牢固等隐患问题,将拉链应用于箱包上时,可以省去粘合皮带这一步骤,且皮带由涂料制成,替代了传统的TPU材料,这样既保持了皮质感,还能节约生产成本,且第二布带不与箱包直接连接,这样能够增加皮带的活动性,使得箱包外观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链牙正面缝制时的具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链牙背面缝制时的具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布与皮带的横截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链牙;2、第一布带;3、第二布带;4、底布、5、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箱包壳的包边需要进行多次缝接,部件组装工序繁杂,一般是拉链在内,箱壳外设装饰皮带,这样需要进行多次组装及缝制,结构及工艺复杂、导致箱包增加自身重量、制造成本等问题。并且,拉链式硬质箱包所使用的拉链属于个性化及易损的部件,常常因客户要求不同的颜色搭配而需要更换,或使用过程出现损坏而需要更换。在现有的拉链缝制箱包时,都要在箱包上预留出两条侧边进行缝制,这样才能将拉链上的布带缝制在箱包上,且缝制完成后需要对缝制出贴上皮带,其一是能够遮挡住缝制处更美观,其二能够增加箱包的整体质感。提升拉链处的支撑强度,而在这个过程中,箱包的预留侧边本身就需要进行拉直和定位,拉链的布带也需要拉伸和定位,这个过程就需要多种具有良好柔软度的布带进行精准的对位,才能使得刚性的链牙进行对准及不错位,这种工程难度是较高的,而且箱包的侧边在缝制过程中也可能会留有线头和残余布头,在拉链使用过程中就有可能卡住拉链,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而且在狭窄厚度位置使用拉链,预留的侧边厚度相对会更薄,那么造成拉链处的结构强度会更低,所以需要对用于箱包上的拉链做出改进;但是如果简单的将拉链与皮带进行缝合,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简单的将拉链与皮带侧边缝合在一起,那么受力针位是在同一侧的,这样结构强度低,容易造成蹦线,并且在箱包的缝制过程中,通常会将管条插入皮带内进行拉链处的结构强度加强,同时利用管条去遮蔽拉链侧边的缝制线,而采用了本方案时,结构强度会相应提升,并且可以省去管条这一结构件,减少了成本和箱体整体重量。以下为一些拉链产品领域的相关名词,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布带:由棉纱、化纤或混合化纤织成的柔性带,用于承载链牙及其他拉链组件;底布:由棉纱、化纤或混合化纤织成的柔性带,与布袋结构一致;链牙:指金属、塑料等材料通过加工后呈一定形状的齿牙。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链牙、底布与皮带,其中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为拉链的链带,采用以下步骤:S1.将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重合并将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的一端缝合,现有技术中的链带一般分为两条,即左链带与右链带,因此将其缝制在箱包时,需要将左链带与右链带远离链牙的一端直接与箱包缝合,这样使得箱包拉链处的厚度远远小于箱包本身的厚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将第一布带与第二布带重合并将其一端缝合,即加厚了链带的厚度,将其原本的左右链牙各一条链带增加为各两条,这样可以将第一布带缝制在箱包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链牙、底布与皮带,采用以下步骤:/nS1.将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重合并将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缝合;/nS2.将所述链牙缝制在所述第一布带上,所述底布设在远离所述链牙的所述第二布带上,所述底布的另一端向所述链牙的方向延伸;/nS3.将所述皮带粘合或热熔在所述底布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链牙、底布与皮带,采用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重合并将所述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缝合;
S2.将所述链牙缝制在所述第一布带上,所述底布设在远离所述链牙的所述第二布带上,所述底布的另一端向所述链牙的方向延伸;
S3.将所述皮带粘合或热熔在所述底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皮带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将所述皮带热熔在所述底布上时,所述皮带为皮质涂层,将所述皮质涂层热熔在所述第二布带上,使所述皮质涂层与所述第二布带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料箱包拉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质涂层与所述第二布带紧密贴合后,对靠近所述链牙的一端进行压合,压合宽度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裕荣鑫五金拉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