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47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建立新鲜烟叶指标参数与变黄期湿球温度判别模型;采收同一田块的待测烟叶若干,测定待测烟叶指标参数,计算各指标参数平均值,将待测烟叶的各指标参数平均值代入步骤S1的判别模型中,确定烟叶的变黄期关键点湿球温度,烟叶的指标参数为含水率值、叶绿素含量值、厚度值、叶基支脉宽度值、长宽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用特定的烟叶指标参数建立判别模型,为不同品种的烟叶烘烤时的湿球温度选择提供了统一标准,烘烤人员只需测定若干简单的参数数据,即可得出变黄期最适宜的湿球温度条件,避免因湿球温度选择失误出现失水不够硬变黄或失水过多烤青等问题,采用该条件烘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鲜烟叶素质评价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在烟叶的调制期间,叶片内部发生的复杂生理生化变化都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不同的温湿度条件影响到烟叶的失水状况,最终作用于生化过程。湿球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出烤房内水分状况及烟叶生理反应温度,因此烤房内湿球温度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重要因子。当前,对烟叶湿球温度的设定大多是在烘烤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阶段适宜湿球温度范围内,人为地根据烟叶状态进行设定,受到烘烤技术人员的常年积累的技术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一旦技术人员判断和设定失误,极其容易出现烤青、挂灰等烤坏烟现象,给烟农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对烟叶烤房的温湿度研究多以不同阶段、不同温湿度、升温速度、稳温时间对烟叶生理生化变化、烤后质量为主,变量较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未能将湿球温度设定与鲜烟叶的自身品质进行匹配。此外,我国不同烟区主栽品种、生态环境的差异,也增加了烟叶品质的判断难度,导致难以制定与烟叶精准匹配的湿球温度。现有技术中,中国授权专利CN102283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新鲜烟叶的指标参数与变黄期湿球温度的判别模型;/nS2、采收同一田块的待测烟叶植株的烟叶若干片,测定待测烟叶植株的烟叶的指标参数,并计算各指标参数的平均值,将待测烟叶的各指标参数平均值代入步骤S1的判别模型中,确定烟叶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湿球温度选择范围;/n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指标参数为含水率值、叶绿素含量值、厚度值、叶基支脉宽度值、长宽比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新鲜烟叶的指标参数与变黄期湿球温度的判别模型;
S2、采收同一田块的待测烟叶植株的烟叶若干片,测定待测烟叶植株的烟叶的指标参数,并计算各指标参数的平均值,将待测烟叶的各指标参数平均值代入步骤S1的判别模型中,确定烟叶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湿球温度选择范围;
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指标参数为含水率值、叶绿素含量值、厚度值、叶基支脉宽度值、长宽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判别模型为:
Y1=-705.262+1381.013×含水率值-2.957×叶绿素含量值-5.015×厚度值-3.812×叶基支脉宽度值+108.402×长宽比值;Y1对应的变黄期湿球温度为35.5℃±0.2;
Y2=-706.1+1335.405×含水率值-0.95×叶绿素含量值+17.719×厚度值-0.786×叶基支脉宽度值+107.56×长宽比值;Y2对应的变黄期湿球温度为36.5℃±0.2;
Y3=-731.686+1315.299×含水率值-0.5×叶绿素含量值+5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伟陈振国宋朝鹏李静浩杨艳华刘小伟刘竞孙敬国李建平冯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