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32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大棚,包括拼装式骨架组件、装配于拼装式骨架组件的侧向骨架上的可封闭通风的风扇组件、覆盖于拼装式骨架组件外的覆层组件以及处于拼装式骨架组件底部的培养组件;培养组件包括用于装入颗粒培养基质层和培养液的栽培箱以及用于压盖固定颗粒培养基质层并将栽培箱分隔形成种植单元的网状压板单元,多个网状压板单元彼此紧贴布设并共同压盖于栽培箱内。整个结构采用组合拼装的形式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使用,可以将整个大棚内的空间均用于植株的栽培,空间利用率高,并且没有复杂的管路系统,进而能够降低搭建成本;可以根据需要在任意位置搭建任意形状和尺寸的大棚,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土栽培大棚
本技术涉及大棚栽培
,特别地,涉及一种无土栽培大棚。
技术介绍
大棚无土栽培是指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也不直接从土壤吸收养分,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营养液里,使用营养液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摆脱了对土壤的限制。此技术有节水、省肥、高产、清洁卫生无污染、省工省力、易于管理等优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管理措施,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现有的无土栽培大棚,主要是在大棚空间内搭设管路系统,通过在管路系统上开设一个个的栽培孔,在栽培孔上放入植株,并在管路系统中通入培养液,通过流动的培养液实现作物的栽培,进而获取成熟的作物。但是,该类无土栽培大棚,需要搭建立体的管路系统,搭建困难,且搭建成本高;虽然采用了立体管路,但是需要通过将单株植株分别放入栽培孔内栽培,管路系统以外的空间以及栽培孔之间的区域均得不到有效利用,空间利用率仍然很低;并且由于管路众多,一旦部分管路发生堵塞、破损等问题,由于作物的遮挡,导致检修维护困难、成本高,使用起来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理盐水瓶用密封盖及生理盐水瓶,以解决现有的无土栽培大棚结构复杂、搭建困难、搭建成本高、空间利用率低,并且难以检修维护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土栽培大棚,包括拼装式骨架组件、装配于拼装式骨架组件的侧向骨架上的可封闭通风的风扇组件、覆盖于拼装式骨架组件外的覆层组件以及处于拼装式骨架组件底部的培养组件;培养组件包括用于装入颗粒培养基质层和培养液的栽培箱以及用于压盖固定颗粒培养基质层并将栽培箱分隔形成种植单元的网状压板单元,多个网状压板单元彼此紧贴布设并共同压盖于栽培箱内。进一步地,栽培箱上设有用于向栽培箱内通入培养液的入液管以及用于将栽培箱内的培养液导出的排液管,入液管上设有入液控制阀,排液管上设有排液控制阀。进一步地,栽培箱外设有配液水箱,配液水箱上设有用于向配液水箱内导入液体的入水管、用于向配液水箱内投入物料以配置培养液的投料口、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用于向栽培箱内导入配置后的培养液的导液管以及用于将配液水箱内的液体排空的排液管;导液管与入液管连通。进一步地,入液管向栽培箱内延伸并盘旋形成平面盘管,平面盘管上开设有出水喷口,多个出水喷口均匀间隔排布;或者入液管向栽培箱内延伸并沿水平向和竖向弯折盘旋形成立体盘管,立体盘管上开设有出水喷口,多个出水喷口均匀间隔排布。进一步地,拼装式骨架组件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基础立柱以及用于套接拼装的套接接头,多根基础立柱间隔排布以构成无土栽培大棚的侧向骨架,相邻两根基础立柱之间通过套接接头插接固定有横梁杆和/或斜撑杆。进一步地,横梁杆和斜撑杆通过套接接头组合拼装形成平面网架或立体网架并装配于基础立柱的顶部,以形成无土栽培大棚的顶部网架。进一步地,风扇组件包括固定于相邻两根基础立柱之间的风扇以及用于通过控制封盖在风扇上的卷帘。进一步地,覆层组件采用覆盖于拼装式骨架组件外的柔性覆层,柔性覆层通过压膜卡卡接固定于拼装式骨架组件上;压膜卡采用与拼装式骨架组件的杆件相匹配的C形槽板,C形槽板两端的转角均呈弧形。进一步地,覆层组件采用拼装于拼装式骨架组件外的板状覆层,板状覆层通过管板夹卡接固定于拼装式骨架组件上;管板夹的第一侧开设有与拼装式骨架组件的杆件相匹配的C形槽,管板夹的第二侧开设有与板状覆层相匹配的U形槽,U形槽内设有用于与板状覆层的板面摩擦固定的固定条。进一步地,颗粒培养基质层采用粗砂层、煤渣层、木炭层、活性炭层、陶粒层、砾石层、植物果壳层中的至少一种;颗粒培养基质层的颗粒粒径为5mm~30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无土种植大棚,安装设计的结构尺寸及样式,采用杆件拼装的方式搭建构成拼装式骨架组件,进而形成主体的支撑;在拼装式骨架组件外装配和覆盖覆层组件,以构成主体的大棚,覆层组件可以选择全部或部分遮阳型的覆层,也可以选择采光型覆层,也可以选择聚光型覆层,也可以选择太阳能光伏板组件以聚能为无土种植大棚内的电气设备提供能源;在拼装式骨架组件的侧向骨架上装配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贯穿覆层组件,并在风扇组件的内侧面上布设可控的遮挡,以实现大棚内的自然通风、风扇旋转通风以及通风口封闭三种状态的切换控制,进而模拟出大棚内所需要的通风环境;在拼装式骨架组件的底部设置培养组件,具体为:在拼装式骨架组件的底部设置栽培箱,在栽培箱内铺设至少一层颗粒培养基质层,并在栽培箱内注入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培养液,在颗粒培养基质层的上方压盖有多个彼此紧靠拼装排布的网状压板单元,以构成整体的压盖面层,将颗粒培养基质层压盖在栽培箱内,以减少颗粒培养基质层的颗粒从栽培箱中脱出的几率;网状压板单元上的各个网孔构成植株栽培的定位孔,组成网孔的网线也可以构成成熟作物收割时的切割工具;互相紧靠拼装的网状压板单元的拼装边还能够构成用于栽培种植人员行走的通道。整个结构采用组合拼装的形式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使用,可以将整个大棚内的空间均用于植株的栽培,空间利用率高,并且没有复杂的管路系统,进而能够降低搭建成本;可以根据需要在任意位置搭建任意形状和尺寸的大棚,应用范围广。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无土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带配液水箱的无土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压膜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拼装式骨架组件;101、基础立柱;102、套接接头;103、横梁杆;104、斜撑杆;2、风扇组件;201、风扇;202、卷帘;3、覆层组件;301、压膜卡;302、管板夹;3021、固定条;4、培养组件;401、栽培箱;4011、入液管;4012、排液管;402、网状压板单元;403、配液水箱;4031、入水管;4032、投料口;4033、搅拌装置;5、颗粒培养基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无土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带配液水箱的无土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压膜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板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土栽培大棚,包括拼装式骨架组件1、装配于拼装式骨架组件1的侧向骨架上的可封闭通风的风扇组件2、覆盖于拼装式骨架组件1外的覆层组件3以及处于拼装式骨架组件1底部的培养组件4;培养组件4包括用于装入颗粒培养基质层5和培养液的栽培箱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土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式骨架组件(1)、装配于所述拼装式骨架组件(1)的侧向骨架上的可封闭通风的风扇组件(2)、覆盖于所述拼装式骨架组件(1)外的覆层组件(3)以及处于所述拼装式骨架组件(1)底部的培养组件(4);/n所述培养组件(4)包括用于装入颗粒培养基质层(5)和培养液的栽培箱(401)以及用于压盖固定所述颗粒培养基质层(5)并将所述栽培箱(401)分隔形成种植单元的网状压板单元(402),/n多个所述网状压板单元(402)彼此紧贴布设并共同压盖于所述栽培箱(40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土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式骨架组件(1)、装配于所述拼装式骨架组件(1)的侧向骨架上的可封闭通风的风扇组件(2)、覆盖于所述拼装式骨架组件(1)外的覆层组件(3)以及处于所述拼装式骨架组件(1)底部的培养组件(4);
所述培养组件(4)包括用于装入颗粒培养基质层(5)和培养液的栽培箱(401)以及用于压盖固定所述颗粒培养基质层(5)并将所述栽培箱(401)分隔形成种植单元的网状压板单元(402),
多个所述网状压板单元(402)彼此紧贴布设并共同压盖于所述栽培箱(4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培箱(401)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栽培箱(401)内通入培养液的入液管(4011)以及用于将所述栽培箱(401)内的培养液导出的排液管(4012),
所述入液管(4011)上设有入液控制阀,所述排液管(4012)上设有排液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培箱(401)外设有配液水箱(403),
所述配液水箱(403)上设有用于向所述配液水箱(403)内导入液体的入水管(4031)、用于向所述配液水箱(403)内投入物料以配置培养液的投料口(4032)、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4033)、用于向所述栽培箱(401)内导入配置后的培养液的导液管以及用于将所述配液水箱(403)内的液体排空的排液管(4012);
所述导液管与所述入液管(40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土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液管(4011)向所述栽培箱(401)内延伸并盘旋形成平面盘管,平面盘管上开设有出水喷口,多个出水喷口均匀间隔排布;或者
所述入液管(4011)向所述栽培箱(401)内延伸并沿水平向和竖向弯折盘旋形成立体盘管,立体盘管上开设有出水喷口,多个出水喷口均匀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土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钰吴明聪张丹罗奥周国强徐泽杨印刘箐袁烨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县农业农村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