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远缘共生及表观遗传培育六倍体全紫紫粒小麦的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32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利用远缘共生及表观遗传培育六倍体全紫紫粒小麦的技术,通过在砧木芽眼附近直钻打孔之后将断根的小麦胚芽接穗直接插入的方式,使接穗与砧木的合体处于控光控温控湿的人造逆境下,迫使处于活跃的分化与生长状态的砧穗之间缩小生理与代谢差异、激发某些生理机能、加速断面融合并建立物质与信息的交流渠道,使接穗细胞能够在愈伤组织的生成前后逐步接收砧木的有益性状所对应的遗传物质以及调控激素并获得有益的表观遗传性状,最终产生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可育种子,使得该技术与传统育种方式比较,在不改变核染色体的情况下可快速地获取传统育种所难以产生的新性状并缩短育种周期,提高了改良作物品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远缘共生及表观遗传培育六倍体全紫紫粒小麦的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育种
,具体为利用远缘共生及表观遗传培育六倍体全紫紫粒小麦的技术。
技术介绍
紫色马铃薯作为一种富含花色苷的特色马铃薯,而花色苷的基本结构为黄酮母核结构,其结构特点为具有多酚羟基,因此使花色苷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性质,因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花色苷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抗氧化、抗突变、抗癌、抗粥样动脉硬化和预防老年退化性疾病等生物活性,还具有增强夜间视力等作用另外花色苷在降脂减肥、抵抗糖尿病和护肝胃等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增加日常饮食中花色苷(注:花色苷的水解物为花青素)的摄入量,有必要将紫色马铃薯生产花色苷的特性引入普通小麦当中,使普通小麦成为能够生产花色苷(花青素)的表皮与胚乳全为紫色的六倍体紫粒小麦。长期以来,嫁接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通过嫁接可以保持良种特性、矮化植株、提高产量和品质等,而砧木可以提高接穗的生长活力和对病害的抗性。经多项研究证实,嫁接引起植物遗传信息交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砧穗间遗传物质水平转移、遗传物质的长距离运输、表观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远缘共生及表观遗传培育六倍体全紫紫粒小麦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内容:/nS1、挑选适合当地气候的小麦的健康种子与紫色马铃薯块茎;/nS2、将春化处理之后的小麦置入低温芽箱中,在普通土壤中进行苗期培养;/nS3、将健康的紫色马铃薯块茎置于温室,待芽长1cm左右,在芽眼附近1cm处,以直径1.5mm钻头垂直于发芽平面直钻深入马铃薯块茎约2cm;/nS4、小麦胚芽培养至两片真叶阶段,以平切的方式进行断根处理,随后在20s内将断根后的胚芽插入刚刚钻好小孔的马铃薯块茎内;/nS5、将杀菌之后的粘土搅拌为稀泥并用来封闭嫁接了小麦胚芽的马铃薯块茎的小孔入口处,然后将其整体埋入土中,保持接穗...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远缘共生及表观遗传培育六倍体全紫紫粒小麦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1、挑选适合当地气候的小麦的健康种子与紫色马铃薯块茎;
S2、将春化处理之后的小麦置入低温芽箱中,在普通土壤中进行苗期培养;
S3、将健康的紫色马铃薯块茎置于温室,待芽长1cm左右,在芽眼附近1cm处,以直径1.5mm钻头垂直于发芽平面直钻深入马铃薯块茎约2cm;
S4、小麦胚芽培养至两片真叶阶段,以平切的方式进行断根处理,随后在20s内将断根后的胚芽插入刚刚钻好小孔的马铃薯块茎内;
S5、将杀菌之后的粘土搅拌为稀泥并用来封闭嫁接了小麦胚芽的马铃薯块茎的小孔入口处,然后将其整体埋入土中,保持接穗与砧木的结合部位位于土面之下;
S6、将嫁接之后的砧木移至暗处,如接穗成活,将砧木移栽至大田进行培养;
S7、在接穗与砧木共生约90d之后,视小麦接穗的成熟状况将该麦种收获备用;
S8、将前述步骤7中采集到的麦种分成等量的两份,随机取其中一份作为参照物留存,将另外一份进行播种,待收获之后与作为参照物的麦种进行对比,观察其性状是否存在变化;
S9、随后将作为参照物的麦种继续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培良喻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多麦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