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023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外侧的外机、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内侧的罩体、以及连接罩体与外机的管路,玻璃或墙体设置有通孔供管路穿过,罩体覆盖在通孔、管路一端外并表面开设通风口,外机内安装有涡轮风机与滤芯,涡轮风机表面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滤芯与涡轮风机连通。针对小空间设置的新风系统,具有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住宅空气净化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空气品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而当前中国国内空气污染日趋严重,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74座主要城市中只有5座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值达到35ug/m3以下。同时,一些新装修的房间或一些使用一段时间的房间内甲醛、VOCs以及氨等污染物的浓度常常高于国家标准阈值。近几年国内的建筑气密性大大提高,依靠渗风进入室内的新风量不能满足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的要求,而当代人类有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面对着内忧外患的严峻情况,净化室内空气和保证室内新风量十分重要。
[0003]常规的通风方式是开窗或使用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开窗通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不可控制,且冬夏或空气污染严重时,不宜开窗;新风机的使用虽然越来越多,但新风系统造价较高,安装较复杂,且主机体积较大,对安装空间和位置有一定要求,另外需要铺设管路,不适合已经完成装修及小面积的房间,这些都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针对小空间设置的新风系统,具有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外侧的外机、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内侧的罩体、以及连接罩体与外机的管路,所述的玻璃或墙体设置有通孔供管路穿过,所述的罩体覆盖在通孔、管路一端外并表面开设通风口,所述的外机内安装有涡轮风机与滤芯,所述的涡轮风机表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通过滤芯与涡轮风机连通。
[0006]所述的滤芯成半圆形圆盘状结构,所述的滤芯的一侧设置有通道口一与进风口对接,所述的滤芯的另一侧设置有通道口二与涡轮风机连接,空气通过进风口、通道口一进入到滤芯内,通过滤芯的空气由通道口二排出至涡轮风机。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滤芯内、沿其内壁面设置有滤网,所述的滤网反复弯折设置。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涡轮风机包括外壳、涡轮风叶与导向支架,所述的涡轮风叶包括内筒与分布在内筒外周面上的多个叶片,所述的内筒连接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工作驱动涡轮风叶旋转,所述的无刷电机通过导向支架安装,所述的外壳由上下两个倒置圆台形筒件连接构成,上筒件的底面直径大于下筒件顶面的直径,所述的外壳外套于涡轮风叶外周。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支架衔接在外壳上并设置有导向环,气流由外壳下方进入外壳内并通过导向环后排出,所述的导向支架下部为锥桶状结构并内
衬于内筒内,所述的无刷电机安装于导向支架且部分位于内筒内。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内筒成倒置的锥桶结构且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的叶片为片状件螺旋弯曲构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下筒件底面与涡轮风叶底面构成进风口,所述的外壳底部向下延伸构成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杀菌LED灯,所述的杀菌LED灯照射通入进风口的气流。
[0012]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上筒件顶面与涡轮风叶顶面构成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连接管路的另一端,所述的导向支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紫外LED灯,所述的紫外LED灯照射由出风口导出的气流。
[0013]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下筒件与涡轮风叶结构相适应,下筒件的内壁面与涡轮风叶之间存在间隙。
[0014]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环设置在导向支架上部的外周,所述的导向环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连接两者的导向片,所述的导向片将导向环分隔为多个区域,所述的导向片倾斜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将涡轮风机结构设置在外机内,而在玻璃或墙体的内侧,仅仅设置罩体,罩体覆盖在通孔、管路一端外并表面开设通风口。涡轮风机工作,气流将通过管路、罩体的通风口排出到室内空间里,实现室内空间的空气流通。本技术在室内的安装,其实至涉及到一个外罩,通过这个外罩遮挡通孔与管路。也就是说,本技术在室内的安装空间非常小,非常适合小空间的安装应用。
[0016]外机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外侧作为室外机,外机内安装有涡轮风机与滤芯,涡轮风机表面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滤芯与涡轮风机连通。涡轮风机工作,将吸收室外的空气,形成气流进入到外机的滤芯,通过滤芯过滤后再进入到涡轮风机的进风口。外机工作实现空间的新风循环,本技术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小。其内部仅涉及涡轮风机与滤芯,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涡轮风机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涡轮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外壳;1a、上筒件;1b、下筒件;2、涡轮风叶;21、内筒;22、叶片;3、导向支架;4、无刷电机;5、导向环;6、导向片;7、进风口;8、杀菌LED灯;9、紫外LED灯;10、减振支座;11、滤网筒;
[0024]31、外机;32、罩体;33、管路;34、通孔;35、通风口;36、涡轮风机;37、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外侧的外机31、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内侧的罩体32、以及连接罩体与外机31的管路33,玻璃或墙体设置有通孔34供管路33穿过,罩体32覆盖在通孔34、管路33一端外并表面开设通风口35,外机31内安装有涡轮风机36与滤芯37,涡轮风机36表面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滤芯37与涡轮风机36连通。
[0028]如图2所示,滤芯37成半圆形圆盘状结构,滤芯37的一侧设置有通道口一与进风口对接,滤芯37的另一侧设置有通道口二与涡轮风机36连接,空气通过进风口、通道口一进入到滤芯37内,通过滤芯37的空气由通道口二排出至涡轮风机36。上述结构限制了室外空气形成的气流将首先进入到外机31的滤芯37,通过滤芯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外侧的外机(31)、安装在玻璃或墙体内侧的罩体(32)、以及连接罩体(32)与外机(31)的管路(33),所述的玻璃或墙体设置有通孔(34)供管路(33)穿过,所述的罩体(32)覆盖在通孔(34)、管路(33)一端外并表面开设通风口(35),所述的外机(31)内安装有涡轮风机(36)与滤芯(37),所述的涡轮风机(36)表面开设有进风口(7),所述的进风口(7)通过滤芯(37)与涡轮风机(3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37)成半圆形圆盘状结构,所述的滤芯(37)的一侧设置有通道口一与进风口(7)对接,所述的滤芯(37)的另一侧设置有通道口二与涡轮风机(36)连接,空气通过进风口(7)、通道口一进入到滤芯(37)内,通过滤芯(37)的空气由通道口二排出至涡轮风机(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37)内、沿其内壁面设置有滤网,所述的滤网反复弯折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风机(36)包括外壳(1)、涡轮风叶(2)与导向支架(3),所述的涡轮风叶(2)包括内筒(21)与分布在内筒(21)外周面上的多个叶片(22),所述的内筒(21)连接无刷电机(4),无刷电机(4)工作驱动涡轮风叶(2)旋转,所述的无刷电机(4)通过导向支架(3)安装,所述的外壳(1)由上下两个倒置圆台形筒件连接构成,上筒件(1a)的底面直径大于下筒件(1b)顶面的直径,所述的外壳(1)外套于涡轮风叶(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燕北李明宣
申请(专利权)人:艾森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