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帅民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08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包括外墙板、减震层板和调节层板,所述外墙板的上端开设有卡槽,且外墙板远离卡槽的一端上安装有凸块,所述外墙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层板,且散热层板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层板的右侧设置有减震层板,且减震层板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杆体,且两个所述第一杆体之间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外墙板的结构与内墙板的结构设置相同,能够通过外墙板与内墙板将整个装置进行快速完整的安装,进而能够使得复合墙体的安装更加灵活多变。变。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墙壁施工时现使用较为快速且环保的墙体对传统的墙体进行替代,而复合墙体的使用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复合墙体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新一代高性能建筑内墙体,由多种建筑材料复合而成,代替了传统的砖瓦,它具有环保节能无污染,轻质抗震、防火、保温、隔音、施工快捷的明显优点。
[0003]现有的复合墙体,在进行安装时通常需要使用较多的胶合剂完成对墙体的安装处理,但是会造成甲醛超标的现象,同时墙体的简易调节能力也较差,在墙体安装受到限制时,调整力度也会随之受到限制,通常抗震性较低,降低了复合墙体的使用效率,同时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包括外墙板、减震层板和调节层板,所述外墙板的上端开设有卡槽,且外墙板远离卡槽的一端上安装有凸块,所述外墙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层板,且散热层板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层板的右侧设置有减震层板,且减震层板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杆体,且两个所述第一杆体之间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减震层板的右连接有调节层板,所述调节层板上固定安装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右端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左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部设置有凹槽,且限位块与调节层板的连接处固定装运第二弹簧,所述调节层板的右端连接有保温层板,且保温层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保温层板的右侧安装有内墙板,且内墙板的远离保温层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腻子层,且内墙板的靠近保温层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
[0006]优选的,所述外墙板的结构与内墙板的结构相同,且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为镜像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层板与保温层板的构成结构相同,且散热孔分别在散热层板与保温层板的横截面上呈贯穿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减震层板设为“工”字形,所述减振器的数量设有若干个,且减振器等距均匀的分布在减震层板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数量设为两个,且第二杆体的两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
杆体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器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调节器等距均匀的分布在调节层板的表面,所述推杆与限位块为整体结构,且限位块通过第二弹簧与调节器构成伸缩结构,所述限位块与凹槽为卡合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外墙板的结构与内墙板的结构设置相同,能够通过外墙板与内墙板将整个装置进行快速完整的安装,进而能够使得复合墙体的安装更加灵活多变;通过将散热层板与保温层板的结构设置相同,能够通过散热层板与保温层板对墙体内外的温度进行保护处理,进而能够使得墙体的温度调整与温度变化的结构更加稳定;通过将减振器等距均匀的分布在减震层板的两侧,能够通过减振器对墙体接收的振动进行缓解,从而使得墙体的防震稳定性更高;
[0013]2.本技术通过将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上进行伸缩,进而能够使得第二杆体能够灵活的进行伸缩调整,进而能够使得减振器能够有效的对墙体振动进行缓解;通过将限位块与调节器设为伸缩结构,能够通过调节器对墙体的安装进行快速的调节,同时将限位块与凹槽之间进行卡合连接,能够使得墙体安装时减少胶合剂的使用,进而能够较少甲醛超标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墙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减振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墙板;2、卡槽;3、凸块;4、散热孔;5、散热层板;6、减震层板;7、减振器;71、第一杆体;72、第一弹簧;73、第二杆体;8、调节层板;9、调节器;91、推杆;92、限位块;93、第二弹簧;94、凹槽;10、保温层板;11、卡块;12、腻子层;13、内墙板;14、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包括外墙板1、减震层板6和调节层板8,外墙板1的上端开设有卡槽2,且外墙板1远离卡槽2的一端上安装有凸块3,外墙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层板5,且散热层板5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4,散热层板5的右侧设置有减震层板6,且减震层板6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器7,减振器7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杆体71,且两个第一杆体71之间连接有第二杆体73,第二杆体73与第一杆体7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2,减震层板6的右连接有调节层板8,调节层板8上固定安装有调节器9,调节器9的右端安装有推杆91,且推杆91的左端安装有限位块92,限位块92的外部设置有凹槽94,且限位块92与调节层板8的连接处固定装运第二弹簧93,调节层板8的右端连接有保温层板10,且保温层板10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11,保温层板10的右侧安装有内墙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复合墙体,包括外墙板(1)、减震层板(6)和调节层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1)的上端开设有卡槽(2),且外墙板(1)远离卡槽(2)的一端上安装有凸块(3),所述外墙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层板(5),且散热层板(5)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4),所述散热层板(5)的右侧设置有减震层板(6),且减震层板(6)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器(7),所述减振器(7)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杆体(71),且两个所述第一杆体(71)之间连接有第二杆体(73),所述第二杆体(73)与第一杆体(7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2),所述减震层板(6)的右连接有调节层板(8),所述调节层板(8)上固定安装有调节器(9),所述调节器(9)的右端安装有推杆(91),且推杆(91)的左端安装有限位块(92),所述限位块(92)的外部设置有凹槽(94),且限位块(92)与调节层板(8)的连接处固定装运第二弹簧(93),所述调节层板(8)的右端连接有保温层板(10),且保温层板(10)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卡块(11),所述保温层板(10)的右侧安装有内墙板(13),且内墙板(13)的远离保温层板(1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腻子层(12),且内墙板(13)的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民魏哲宇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帅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