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92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该装置包括有支架,两支架之间设置有板簧,支架上铰接有L型杆,L型杆下端设置有插杆,车厢体两侧设置有箱体,箱体内设置有棘齿,两L型杆水平段之间设置有过渡块,过渡块两侧分别与对应的L型杆水平段自由端铰接,过渡块与板簧中部连接,方形框架上部设置有主动轮,方形框架上设置有从动轮,板簧中部经细绳与从动轮连接,方形框架侧面设置有电液推杆,电液推杆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刮片,箱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速度传感器,车厢体内还设置有控制器,当速度过大时,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液推杆工作,将细绳切断,从而使轨道板骤停,防止轨道板突然落下,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AGV小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安全的AGV升降机构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953858.4,申请日为20160829,授权公告号为CN206156710U,授权公告日为20170510,该专利包括AGV小车本体、承载台、剪叉、挡板、滑行底座、滚轮、液压缸、减震板、高压弹簧;所述承载台通过剪叉设置在AGV小车本体的顶端,所述剪叉的下限位铰接端铰接于AGV小车本体上,上限位铰接端铰接于承载台上,所述剪叉的下移动端通过滑行底座安置于AGV小车本体上,上移动端通过另一滑行底座安置于承载台上;所述剪叉的上下移动端均通过销轴安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安置于滑行底座的滑槽内,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剪叉的两支杆上,或者一端铰接于剪叉的支杆上,另一端铰接于承载台或AGV小车本体上;所述减震板通过竖直延伸的高压弹簧设置在AGV小车本体的顶端,并且所述减震板位于承载台的正下方,其不足之处在于:该AGV小车在升降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坠机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叉式AGV小车在升降过程中存在突然坠落的情况,具有危险性,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所述叉式AGV小车包括有车厢体,车厢体前侧设置有竖直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轨道板,轨道板上连接有货叉,包括有分别连接在轨道板两侧的支架,竖直的两支架之间设置有板簧,水平的板簧一端与一支架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支架上端连接,位于板簧下方的各支架上均铰接有L型杆,L型杆包括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竖直段与水平段,各L型杆的拐角与对应的支架铰接,竖直段下端设置有水平的插杆,插杆自由端位于对应支架外设置,位于各支架外的车厢体上设置有箱体,各插杆正对的对应箱体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棘齿,两L型杆水平段之间设置有过渡块,过渡块两侧分别与对应的L型杆水平段自由端铰接,过渡块上表面与板簧中部连接,过渡块正对的方形框架上部设置有从动轮,位于从动轮侧面的方形框架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方形框架外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经减速机与主动轮连接,板簧中部连接有细绳,细绳自由端穿过从动轮与主动轮连接,细绳正对的方形框架上设置有电液推杆,朝向细绳的电液推杆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刮片,位于车厢体上方的箱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速度传感器,所述车厢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液推杆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液推杆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速度传感器之间电信号连接。
[0006]本技术工作时,当轨道板从方形框架顶部突然坠落时,轨道板从第一速度传
感器前快速经过,第一速度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使电液推杆工作,电液推杆活塞杆自由端朝向细绳运动,刮片将细绳割断,原本处于绷紧状态的板簧张力被释放,使各L型杆分别转动,使L型杆竖直段下端的插杆插接在对应箱体内的棘齿内,轨道板停止继续向下坠落。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够进行轨道板下落速度的检测,当速度过大时,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液推杆工作,将细绳切断,从而使轨道板骤停,防止轨道板突然落下,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08]位于电液推杆正下方的方形框架上连接有水平台,水平台上设置有U字型的固定支座,所述电液推杆的缸筒侧壁与固定支座连接。
[0009]所述水平台包括有与方形框架连接的竖板段,竖板段上端连接有横板段,横板段上表面上设置有U字型的固定支座,所述横板段与竖板段之间设置有斜板段,所述斜板段的一直角边与横板段固接,另一直角边与竖板段固接。
[0010]位于第一速度传感器下方的箱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电信号连接。当轨道板的下落速度经过第一速度传感器无法被检测时,第二速度传感器能够进行二次检测,防止轨道板下落。
[0011]所述第一速度传感器与第二速度传感器均为施耐德XSAV11801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为艾思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车厢体,2方形框架,3轨道板,4货叉,5支架,6板簧,7 L型杆,701竖直段,702水平段,8插杆,9箱体,10棘齿,11过渡块,12主动轮,13从动轮,14电机,15细绳,16电液推杆,17刮片,18第一速度传感器,19水平台,20固定支座,21第二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为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叉式AGV小车包括有车厢体1,车厢体1前侧设置有竖直的方形框架2,方形框架2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轨道板3,轨道板3上连接有货叉4,包括有分别连接在轨道板3两侧的支架5,竖直的两支架5之间设置有板簧6,水平的板簧6一端与一支架5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支架5上端连接,位于板簧6下方的各支架5上均铰接有L型杆7,L型杆7包括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竖直段701与水平段702,各L型杆7的拐角与对应的支架5铰接,竖直段701下端设置有水平的插杆8,插杆8自由端位于对应支架5外设置,位于各支架5外的车厢体1上设置有箱体9,各插杆8正对的对应箱体9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棘齿10,两L型杆7水平段702之间设置有过渡块11,过渡块11两侧分别与对应的L型杆7水平段702自由端铰接,过渡块11上表面与板簧6中部连接,过渡块11正对的方形框架2上部设置有从动轮13,位于从动轮13侧面的方形框架2上设置有主动轮12,方形框架2外设置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经减速机与主动轮12连接,板簧6中部连接有细绳15,细绳15自由端穿过从动轮13与主动轮12连接,细绳15正对的方形框架2上设置有电液推杆16,朝向细绳15
的电液推杆16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刮片17,位于车厢体1上方的箱体9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速度传感器18,车厢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液推杆16工作的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液推杆16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速度传感器18之间电信号连接。位于电液推杆16正下方的方形框架2上连接有水平台19,水平台19上设置有U字型的固定支座20,电液推杆16的缸筒侧壁与固定支座20连接。水平台19包括有与方形框架2连接的竖板段,竖板段上端连接有横板段,横板段上表面上设置有U字型的固定支座20,横板段与竖板段之间设置有斜板段,斜板段的一直角边与横板段固接,另一直角边与竖板段固接。位于第一速度传感器18下方的箱体9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速度传感器21,第二速度传感器21与控制器之间电信号连接。第一速度传感器18与第二速度传感器21均为施耐德XSA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式AGV小车用增阻力机构,所述叉式AGV小车包括有车厢体,车厢体前侧设置有竖直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轨道板,轨道板上连接有货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别连接在轨道板两侧的支架,竖直的两支架之间设置有板簧,水平的板簧一端与一支架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支架上端连接,位于板簧下方的各支架上均铰接有L型杆,L型杆包括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竖直段与水平段,各L型杆的拐角与对应的支架铰接,竖直段下端设置有水平的插杆,插杆自由端位于对应支架外设置,位于各支架外的车厢体上设置有箱体,各插杆正对的对应箱体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棘齿,两L型杆水平段之间设置有过渡块,过渡块两侧分别与对应的L型杆水平段自由端铰接,过渡块上表面与板簧中部连接,过渡块正对的方形框架上部设置有从动轮,位于从动轮侧面的方形框架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方形框架外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经减速机与主动轮连接,板簧中部连接有细绳,细绳自由端穿过从动轮与主动轮连接,细绳正对的方形框架上设置有电液推杆,朝向细绳的电液推杆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刮片,位于车厢体上方的箱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速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普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