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951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建设养殖池;(b)于冬季对所述养殖池进行清整消毒;(c)来年2~3月期间,在所述养殖池中种植水草;(d)于3月底前,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扣蟹和青虾种;7~10天后,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鲢鱼、鳙鱼;从4月下旬至6月下旬,捕捞青虾;于7月上旬,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罗氏沼虾种;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捕捞河蟹;待河蟹捕捞完成后,割草,捕捞罗氏沼虾。通过在养殖池中进行河蟹和罗氏沼虾主养,辅以青虾、鲢鱼、鳙鱼等的混养,科学投饵,不会引起河蟹和罗氏沼虾的大规模互相攻击、残杀,能够在不影响河蟹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额外批量收获罗氏沼虾,大幅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
,涉及第一种虾蟹混合养殖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河蟹、青虾和罗氏沼虾多品种主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青虾是一种纯淡水虾,其栖息场所不限于淡水水域,在沿海的低盐度水域中也能生存,为我国的著名淡水养殖虾;学名也叫日本沼虾。罗氏沼虾体色呈淡青蓝色并间有棕黄色斑纹,雄虾第二步足多呈尉蓝色。体色也常随栖息水域环境而变化,水域透明度大而变淡;水域透明度小,体色往往较深。
[0003]目前,河蟹、青虾和罗氏沼虾通常是单一品种养殖,养殖场地利用率不高,养殖时间也有所不同,投入和产出比较低;如果采用简单的混养方式,由于河蟹、青虾和罗氏沼虾的生活习性不同,容易造成相互攻击,虾蟹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建设养殖池;
[0007](b)于冬季对所述养殖池进行清整消毒;
[0008](c)来年2~3月期间,在所述养殖池中种植水草;
[0009](d)于3月底前,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扣蟹和青虾种;7~10天后,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鲢鱼、鳙鱼;从4月下旬至6月下旬,捕捞青虾;于7月上旬,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罗氏沼虾种;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捕捞河蟹;待河蟹捕捞完成后,割草,捕捞罗氏沼虾。
[0010]优化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0011](a1)按规格挖掘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为长方形,其面积为(500~800)m2×
(10~30)个;池深为1.0~2.0m,水深0.5~1.8m,池底为含砂泥土,坡比为1:2.5~3;所述池底为砂质土或粘壤土;
[0012](a2)在所述养殖池的塘梗四周,将≥60cm的硬质板埋入土中;
[0013](a3)在所述养殖池内布设增氧设施;所述增氧设施为每(500~800)m2×
10个养殖池配备5~8kw增氧风机、1~2台0.5~1kw的水车式增氧机以及沿养殖池走向且呈“非”字型布局的微孔底增氧系统。
[0014]进一步地,步骤(a1)中,将所述养殖池坡面平整后用土工膜覆盖坡土,添加至少一层用聚氯乙烯网布作为外层护坡材料,并将所述网布两端的上边缘埋入土中;步骤(a2)中,所述硬质板为塑料板、白铁板或玻璃钢。
[0015]优化地,步骤(b)中,于冬季进行养殖池清整,抽干池水,冻晒至少20天后清除多余
淤泥;用生石灰75~100kg/(500~800)m2进行湿法消毒,随后向所述养殖池中干撒漂白粉30~40kg/(500~800)m2。
[0016]优化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0017](c1)来年2~3月期间,于所述养殖池中间挖掘一条4~5米宽、0.5~0.8米深的中央沟;
[0018](c2)在除中央沟以及养殖池四周离池边一定距离外种植水草,使得每个养殖池形成多个规则的长方型水草区,水草覆盖率为池塘的50~70%;在种植水草前一天,将所述养殖池的水位降低至8~15cm,压土种植伊乐藻,间距1.0~1.5m。
[0019]进一步地,步骤(c2)中,还间隔种植轮叶黑藻,并使得每间隔12~18m形成3~5m宽的无草带。
[0020]优化地,步骤(d)中,所述扣蟹的放养规格为80~100只/kg、放养密度为500~1000只/(500~800)m2;所述青虾种的放养规格为1000~1500尾/kg、放养密度为5~10kg/(500~800)m2;所述罗氏沼虾种的放养规格为400~600尾/kg、放养密度为4000~8000尾/(500~800)m2;所述鲢鱼和所述鳙鱼的放养规格相互独立地为50~100g/尾、放养密度为15~30尾/(500~800)m2。
[0021]进一步地,步骤(d)中,所述养殖池的水深设置为:3~5月水深0.6~0.8m、6~8月水深1.2~1.5m、9~11月水深1.0~1.2m;且每5~7天注水1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5~10cm;于5月开微孔底增氧系统,每天开3~4小时,在高温季节的20:00~8:00开增氧机,阴天全天开机;每10~15天使用光合细菌1次。
[0022]进一步地,步骤(d)中,放养扣蟹和青虾种后开始投喂饲料:当水温不超过10℃时,2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上升至10℃以上后,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所述饲料为蛋白质含量为42~45%的河蟹颗粒饲料;
[0023]待河蟹第二次蜕壳后,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9~41%的河蟹颗粒饲料、玉米及少量冰鲜鱼;于6月,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7~38%的河蟹颗粒饲料;于7~8月高温季节,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3~35%的河蟹颗粒饲料、玉米与冰鲜鱼;于9月初,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9~41%的河蟹颗粒饲料,直至捕捞;
[0024]投喂量具体为:在6月底前为河蟹和青虾体重的5%~8%;在9月及以后为河蟹体重的8%以上;
[0025]投放罗氏沼虾种后,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2%的罗氏沼虾饲料,投喂量为罗氏沼虾体重的4~8%;投喂2次/天:上午8:00~8:30,投当天饲料量的30~40%,下午4:00

4:30投剩下的60

70%。
[002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通过在养殖池中进行河蟹和罗氏沼虾主养,辅以青虾、鲢鱼、鳙鱼等的混养,不会引起河蟹和罗氏沼虾的大规模互相攻击、残杀,能够在不影响河蟹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额外批量收获罗氏沼虾,大幅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本专利技术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30](a)建设养殖池(养殖池优选符合NY/T 391

2013的规定,并建设独立进、排水系统;确保水源充足无污染,符合NY/T 391

2013的要求);具体包括:
[0031](a1)按规格挖掘养殖池;养殖池为长方形,其面积为(500~800)m2×
20个养殖池,池塘面积为500~800;(为了便于计量,通常每个养殖池设置为667m2,即1亩);池深为1.0~2.0m,水深0.5~1.8m,池底为含砂泥土,坡比为1:2.5~3;池底以沙质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cm;并且在养殖池坡面平整后用土工膜覆盖坡土,添加至少一层用聚氯乙烯网布作为外层护坡材料,并将所述网布两端的上边缘埋入土中,以防滑落,确保网片、土工膜与坡面紧贴;
[0032](a2)在养殖池的塘梗四周,将≥60cm的硬质板埋入土中(埋入土中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建设养殖池;(b)于冬季对所述养殖池进行清整消毒;(c)来年2~3月期间,在所述养殖池中种植水草;(d)于3月底前,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扣蟹和青虾种;7~10天后,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鲢鱼、鳙鱼;从4月下旬至6月下旬,捕捞青虾;于7月上旬,在所述养殖池中放养罗氏沼虾种;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捕捞河蟹;待河蟹捕捞完成后,割草,捕捞罗氏沼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a1)按规格挖掘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为长方形,其面积为(500~800)m2×
(10~30)个;池深为1.0~2.0m,水深0.5~1.8m,池底为含砂泥土,坡比为1:2.5~3;所述池底为砂质土或粘壤土;(a2)在所述养殖池的塘梗四周,将≥60cm的硬质板埋入土中;(a3)在所述养殖池内布设增氧设施;所述增氧设施为每(500~800)m2×
10个养殖池配备5~8kw增氧风机、1~2台0.5~1kw的水车式增氧机以及沿养殖池走向且呈“非”字型布局的微孔底增氧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将所述养殖池坡面平整后用土工膜覆盖坡土,添加至少一层用聚氯乙烯网布作为外层护坡材料,并将所述网布两端的上边缘埋入土中;步骤(a2)中,所述硬质板为塑料板、白铁板或玻璃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于冬季进行养殖池清整,抽干池水,冻晒至少20天后清除多余淤泥;用生石灰75~100kg/(500~800)m2进行湿法消毒,随后向所述养殖池中干撒漂白粉30~40kg/(500~800)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蟹多品种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c1)来年2~3月期间,于所述养殖池中间挖掘一条4~5米宽、0.5~0.8米深的中央沟;(c2)在除中央沟以及养殖池四周离池边一定距离外种植水草,使得每个养殖池形成多个规则的长方型水草区,水草覆盖率为池塘的50~70%;在种植水草前一天,将所述养殖池的水位降低至8~15cm,压土种植伊乐藻,间距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觉生端明伟宋学宏杨彩根陆乙课许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