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40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2
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其由多根单管连接而成,所述单管为双层套管,包括中心的沥青管和外部的油管,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连接处,分别对每个所述单管的所述油管进行封闭,提供一个第一波纹金属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沥青管,提供一个旁路的第二波纹金属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油管,在两个所述单管的底部提供枕木进行支撑,在沥青输送方向的上游的所述枕木设置一个金属垫块,所述金属垫块与所述单管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长距离沥青输送管,极好的控制了管道变形,提升了管道使用寿命。提升了管道使用寿命。提升了管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


[0001]本技术涉及沥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

技术介绍

[0002]在沥青生产企业建设过程中,基质沥青通常会在专用场地(如原料罐区)集中储存,对于与基质沥青储存场地相邻的生产厂房,因地理距离近,因此位于室外的管道通常较短(不超过30米),因此,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夏季和冬季的昼夜温差)所导致的管道变形均可由在生产厂房内的管道或接头来承受,也就是说,由于室外管道总体长度较短,因此所产生的变形几乎可忽略不计。
[0003]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于与基质沥青储存场地距离较远的生产厂房,则需要使用长距离的管道(数百米甚至超过一公里)进行沥青输送,图1为现有室外沥青输送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长距离的管道必然是由多根短管连接而成,为了控制管道变形,现有的室外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在铺设时,通常会设置有多组U型结构来缓冲室外环境温差所造成的管道变形,沥青输送管通常为双层套管,中间管用于输送沥青,外围管用于在提供热油,避免沥青输送过程中失温固结,现有的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在管道之间是通过特制的法兰接头进行刚性连接,管道与地面通过钢架固定,由于距离过长,虽然有U型结构缓冲,但还是出现了管道变形导致的接头处与地面的固定结构发生变形或被破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其由多根单管连接而成,所述单管为双层套管,包括中心的沥青管和外部的油管,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连接处,分别对每个所述单管的所述油管进行封闭,提供一个第一波纹金属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沥青管,提供一个旁路的第二波纹金属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油管,在两个所述单管的底部提供枕木进行支撑,在沥青输送方向的上游的所述枕木设置一个金属垫块,所述金属垫块与所述单管焊接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的长度为50

60cm。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上覆盖有石棉。
[0008]优选地,所述金属垫块嵌入在所述枕木内。
[0009]优选地,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上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杆。
[0010]本技术所提供的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取消了现有室外长距离沥青输送管的U型结构,且极好的控制了管道变形,提升了管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其中,
[0012]图1为现有室外沥青输送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3]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基础上的一个改进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0016]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其由多根单管1连接而成,所述单管1为双层套管,包括中心的沥青管11和外部的油管12,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1连接处,分别对每个所述单管1的所述油管12进行封闭,提供一个第一波纹金属管2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沥青管11,提供一个旁路的第二波纹金属管3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油管12,在两个所述单管1的底部提供枕木4进行支撑,在沥青输送方向的上游的所述枕木4设置一个金属垫块5,所述金属垫块5与所述单管1焊接连接。
[0017]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的长度控制在50

60cm,这个较短的距离,可以确保所述沥青管11不会失去过多的热量,保持流动性。如冬季气温过低,还可以在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上覆盖石棉等保温材料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发。
[0018]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1连接处,分别在两个所述单管1的底部提供枕木4进行支撑,一方面枕木的木质材料可使得即便所述单管1发生形变位移,也不会对所述单管1的外壁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木质材料的柔性能够抵消部分所述单管1发生形变时的应力。
[0019]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1连接处,只在沥青输送方向的上游的所述枕木4设置一个金属垫块5,并将所述金属垫块5与所述单管1焊接连接。所述金属垫块5可以是嵌入在所述枕木4内,这样一来,当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1均发生形变时,由于上游的所述单管1被焊接固定,因此,变形可只由下游的所述单管1来传递给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也即是说,在整个长距离沥青输送管上,当发生管道变形时,可以控制每个所述单管1只朝向一个方向发生变形,且所发生的变形能够由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承受。
[0020]图3为图2基础上的一个改进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当所述单管1的长度较长(50

80米)时,为了避免所述单管1给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带来径向变形,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1上可设置一个调节螺杆6,这样可进一步利用所述调节螺杆6来抵抗所述单管1可能给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带来的径向变形力,此外,通过在所述调节螺杆6上套接螺母,还可以限制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的最大轴向位移,从而进一步保障所述第一金属波纹管2的使用寿命。
[0021]申请人通过对现有的室外长距离沥青输送管进行改造,将现有的所述单管1之间的刚性连接改为了柔性连接,且将与地面固定的方式从钢架固定改造为枕木支撑,从而取消了现有室外长距离沥青输送管的U型结构,且极好的控制了管道变形,提升了管道使用寿命。
[0022]本技术所提供的长距离沥青输送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方便的在现有
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从而利于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002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技术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沥青输送管,其由多根单管连接而成,所述单管为双层套管,包括中心的沥青管和外部的油管,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单管连接处,分别对每个所述单管的所述油管进行封闭,提供一个第一波纹金属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沥青管,提供一个旁路的第二波纹金属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油管,在两个所述单管的底部提供枕木进行支撑,在沥青输送方向的上游的所述枕木设置一个金属垫块,所述金属垫块与所述单管焊接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周明李明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和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