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38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属农用机械技术领域。该地膜回收装置由机架、残膜输送齿耙和集膜箱构成,机架上设置有搂膜辊和集膜箱;搂膜辊前端的机架上装有辅助收膜辊,辅助收膜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残膜输送齿耙。该地膜回收装置能将地膜回收至集膜箱中;在地膜回收过程中,通过搂膜辊的弹齿搂膜,将片状地膜逐一挑起,从而回收地膜,不易遗漏地膜,进而能有效提高回收率;且在转动过程中弹齿对弹齿轴和主轴清理,使地膜不易挂附、缠绕在弹齿上,进而能连续地回收;解决了现有残膜回收机械容易缠绕、挂附地膜而不能连续工作,且回收率低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地膜回收使用。特别适用于地膜回收使用。特别适用于地膜回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膜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属农用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墒、抗旱和促进根系发育等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缩短生长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各地,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得到了极广泛的使用,广泛用于棉花的种植。在棉花采收后,需要通过残膜回收机械回收地膜,以避免地膜引起土质板结、退化、土地品质下降,同时通过回收地膜减少环境污染。为了避免棉花秸秆对地膜回收机械的干涉,一般需先通过秸秆粉碎机械将棉花秸秆打碎进行粉碎回收,再进行地膜回收;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械对地膜回收时大多是通过钉齿抓取地膜而进行残膜收集及输送,由于地膜在使用过程中,经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地膜会逐渐变脆,容易失去连续性,钉齿在抓取地膜时,地膜在钉齿的作用下容易撕扯成片状,使钉齿在抓取过程中不能连续对地膜抓取,地膜会有遗漏,进而导致地膜的回收率较低;此外,通过钉齿回收残膜时,残膜容易挂附、缠绕在钉齿上,在钉齿连续运转过程中,缠绕在钉齿上的残膜会越来越多,容易将钉齿卡死,使钉齿失去收膜能力,且缠绕在钉齿上的残膜不易清理;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地膜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连续工作,不易缠绕地膜,且能提高回收率,以解决现有残膜回收机械容易缠绕、挂附地膜而不能连续工作,且回收率低问题的地膜回收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它由机架、残膜输送齿耙和集膜箱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置有搂膜辊,搂膜辊后端的机架上装有集膜箱;搂膜辊前端的机架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辅助收膜辊,辅助收膜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残膜输送齿耙,残膜输送齿耙延伸至集膜箱上方。
[0005]所述的搂膜辊由装配架、主轴、主动盘、弹齿轴、弹齿、随动盘和偏心盘构成,装配架上活动安装有主轴,主轴上通过均布设置的主动盘安装有弹齿轴,弹齿轴上均布有弹齿;主轴的两端端头分别通过偏心盘安装有随动盘,随动盘通过曲拐与弹齿轴连接;弹齿轴下方的装配架上沿轴向均布有起膜铲;所述的装配架的一端通过液压缸B与机架连接,装配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机架连接。
[0006]所述的随动盘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装配凹,装配凹的底部中心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上通过销轴均布安装有导向滚轮,随动盘通过导向滚轮与偏心驱动环连接,连接孔与偏心驱动环套装连接。
[0007]所述的残膜输送齿耙由主动辊、从动辊、脱膜辊、传动链和耙齿构成,主动辊一侧上方设置有从动辊,从动辊的下方设置有脱膜辊,主动辊、从动辊和脱膜辊上并列穿绕有多
条传动链,传动链上均布有耙齿;所述的主动辊、从动辊和脱膜辊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
[0008]所述的脱膜辊与集膜箱下沿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导向板。
[0009]所述的辅助收膜辊一侧至从动辊上方的机架上与耙齿呈间隔状安装有输送壳体。
[0010]所述的主动辊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杂质分离绞龙,杂质分离绞龙中间部位与输送壳体连通,杂质分离绞龙两端延伸至机架外端。
[0011]所述的耙齿、弹齿、辅助收膜辊三者之间的机架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辅助脱膜辊,辅助脱膜辊上均布有辅助脱膜齿。
[0012]所述的辅助收膜辊前端机架的两侧分别通过液压缸D安装有边膜铲。
[0013]所述的集膜箱的上沿通过销轴与机架活动连接,销轴前端的集膜箱通过液压缸A与机架连接;集膜箱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后限深托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地膜回收装置通过搂膜辊配合残膜输送齿耙能将地膜回收至集膜箱中;在地膜回收过程中,通过搂膜辊的弹齿搂膜,将片状地膜逐一挑起,从而回收地膜,不易遗漏地膜,进而能有效提高回收率;且弹齿在转动过程中弹齿对弹齿轴和主轴清理,通过辅助脱膜辊使地膜不易挂附、缠绕在弹齿上,进而能连续地回收;解决了现有残膜回收机械容易缠绕、挂附地膜而不能连续工作,且回收率低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地膜回收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搂膜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弹齿轴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主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随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偏心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B

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弹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曲拐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起膜铲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残膜输送齿耙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机架,2、集膜箱,3、辅助收膜辊,4、后限深托辊,5、装配架,6、主轴,7、主动盘,8、弹齿轴,9、弹齿,10、随动盘,11、偏心盘,12、起膜铲,13、装配孔,14、偏心驱动环,15、调节孔,16、装配凹,17、连接孔,18、导向滚轮,19、主动辊,20、从动辊,21、脱膜辊,22、传动链,23、耙齿,24、导向板,25、输送壳体,26、杂质分离绞龙,27、辅助脱膜辊,28、辅助脱膜齿,29、边膜铲,30、曲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该地膜回收装置由机架1、残膜输送齿耙和集膜箱2构成,机架1上设置有搂膜辊,搂膜辊由装配架5、主轴6、主动盘7、弹齿轴8、弹齿9、随动盘10和偏心盘11构成,装配架5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主轴6,主轴6上均布有主动盘7,主动盘7的圆周上通过轴承均布安装有弹齿轴8,弹齿轴8上均布有弹齿9,弹齿9为由弹性钢条弯制成的扭簧状,其两端的直杆部构成弹性杆;弹性杆处于一个平面,弹性杆的端头呈弯折状,以在工作中避免其端头插入残膜中,实现既能将残膜挑起,又能防止弹性杆插入残膜中的目的;弹性杆之间的螺旋部设置有U字状的装配口;弹齿9装配时,首先通过螺旋部将弹齿9套装在弹齿轴8上,然后由固定螺栓通过装配口将弹齿9固定在弹齿轴8上即可;工作过程中,弹齿9随弹齿轴8同步转动,并保持弹齿9与弹齿轴8之间的装配角度不变。
[0018]主动盘7外侧的主轴6两端分别套装有偏心盘11,偏心盘1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装配孔13,装配孔13外侧的偏心盘11上偏心设置有偏心驱动环14,偏心驱动环14两侧的偏心盘11上对称设置有多个调节孔15,偏心盘11通过调节孔15和固定螺栓与装配架5固定连接;偏心盘11上套装有随动盘10,随动盘10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装配凹16,装配凹16的底部中心设置有连接孔17,连接孔17上通过销轴均布安装有导向滚轮18,随动盘10通过导向滚轮18与偏心驱动环14连接,连接孔17与偏心驱动环14套装连接;随动盘10通过曲拐30与弹齿轴8连接,曲拐30由装配块、连接轴A和连接轴B构成,装配块上呈上下错位状安装有连接轴A和连接轴B,连接轴A通过轴承与随动盘10的圆周面连接,连接轴B通过销钉与弹齿轴8固定连接;主轴6依次穿过装配孔13通过轴承座与装配架5连接;主轴6的作用是在主轴6以偏心盘11的中心为轴心转动过程中通过主动盘7带动弹齿轴8以主轴6为轴心转动(弹齿轴8相对于主轴6为反时针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它由机架(1)、残膜输送齿耙和集膜箱(2)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搂膜辊,搂膜辊后端的机架(1)上装有集膜箱(4);搂膜辊前端的机架(1)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辅助收膜辊(3),辅助收膜辊(3)上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残膜输送齿耙,残膜输送齿耙延伸至集膜箱(4)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搂膜辊由装配架(5)、主轴(6)、主动盘(7)、弹齿轴(8)、弹齿(9)、随动盘(10)和偏心盘(11)构成,装配架(5)上活动安装有主轴(6),主轴(6)上通过均布设置的主动盘(7)安装有弹齿轴(8),弹齿轴(8)上均布有弹齿(9);主轴(6)的两端端头分别通过偏心盘(11)安装有随动盘(10),随动盘(10)通过曲拐(30)与弹齿轴(8)连接;弹齿轴(8)下方的装配架(5)上沿轴向均布有起膜铲(12);所述的装配架(5)的一端通过液压缸B与机架(1)连接,装配架(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机架(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动盘(10)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装配凹(16),装配凹(16)的底部中心设置有连接孔(17),连接孔(17)上通过销轴均布安装有导向滚轮(18),随动盘(10)通过导向滚轮(18)与偏心驱动环(14)连接,连接孔(17)与偏心驱动环(14)套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残膜输送齿耙由主动辊(19)、从动辊(20)、脱膜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彪张云华何稳张湛颇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