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路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20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路输送装置,包括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负压转移毂装置、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以及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负压转移毂装置,用于将从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上吸附的产品转移至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安装于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上正对负压转移毂装置位置处;在不需要进行产品分路时,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提供负压以使得输送经过的产品继续在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上输送;在需要进行产品分路时,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提供正压以使得输送经过的产品被吸附至负压转移毂装置。可以把慢工序、长工序镜像多路协同工作,提高慢工序、长工序效率,得以匹配整线生存速度,并且能合理利用上层空间,有助于缩短输送装置整机长度。长度。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路输送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分路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送装置顾名思义为用于产品输送的装置设备,在生产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口罩类的轻、薄片状产品的生产来说,目前应用于这一产品的输送装置有常规的输送带装置或负压输送装置,但是输送装置多为单一路径输送作用,不具有分路输送功能。在慢工序、长工序的应用情况下,效率低且会导致整体输送设备长度大,空间利用率低。为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路输送装置,可以把慢工序、长工序镜像多路协同工作,提高慢工序、长工序效率,得以匹配整线生存速度,并且能合理利用上层空间,有助于缩短输送装置整机长度。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路输送装置,包括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负压转移毂装置、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以及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
[0005]所述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以及所述负压转移毂装置沿所述直线负压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直线负压输送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负压转移毂装置、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以及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所述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以及所述负压转移毂装置沿所述直线负压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上方;所述负压转移毂装置的毂体与所述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之间形成第一产品转移间隙,所述毂体与所述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的竖直输送段之间形成第二产品转移间隙,用于将从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上吸附的产品转移至所述直角转角负压输送装置;所述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安装于所述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上正对所述负压转移毂装置位置处;在不需要进行产品分路时,所述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提供负压以使得输送经过的产品继续在所述直线负压输送装置上输送;在需要进行产品分路时,所述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提供正压以使得输送经过的产品被吸附至所述负压转移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压切换过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正压腔以及负压腔以及正负压切换机构;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多个竖直朝上的连通孔;所述正压腔连通正压气源,所述负压腔连通负压气源;所述负压切换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用于切换所述正压腔或所述负压腔连通所述连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架以及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所述主体结构内沿轴向方向设有安装腔,且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所述连通孔;所述正负压切换机构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正负压切换机构上绕转动中心轴线圆周分布有多个容腔;各个所述容腔与所述安装腔内壁之间围成封闭腔;所述封闭腔中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颖宗林子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兴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