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弛一智专利>正文

单手触脉式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19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项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的基本输入系统,包含键盘体及较少的多向性触键,指示灯和逻辑线路,具有仅需单手(左)操作,为用户节省出一支右手,输入效率高,运动幅度小,无腕关节及肌肉劳损,体积小,无敲键时的撞击声,按键集成度高,扩展空间大,键盘简洁明快,减小键盘用户对键盘的依赖性,利于实现盲打。并可提升大脑右半球智力潜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专利技术全称一单手触脉式键盘,简称单手键盘。涉及计算机的键盘输入装置,实行单手(左手)操作,可大幅减小手指手腕的疲劳强度,是提高文字输入效率的一种触脉式键盘。现有的计算机键盘,通常为150键左右,须依赖左右手同时频繁敲击,其敲击力度随使用时间和熟练程度也明显提升,指头“功力”也会明显强化,敲键的撞击声跟跳踢踏舞无异,尤其在夜阑人静时,家用电脑的踢踏声定能扰得家旁人失眠。由于键盘较大,须占用较大空间,以至笔记本电脑除屏幕外其余全是键,给人的感觉是多而繁;键盘较大,往往使得击键的跨距较大,这样就不得不迫使用户不仅摆动指关节,更多是活动腕关节,甚至臂部才可操作。左右手指、腕肌肉长时间频繁运动,容易疲劳,使得动作呆板,手指僵硬,长此以往,肌肉及关节将劳损加剧。目前计算机操作人员、打字员等的腕、指关节综合症患者已越来越多,已成为普遍流行的一种高科技职业病。为了提高键盘操作能力,难怪有人说最好是钢琴家,他们的指腕臂历经数载的磨砺,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常人所不能及。一位电脑爱好者在学习电脑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在花时间锻炼自己指腕臂的持久力、灵活性,这种能力也会因人而异,如年龄、兴趣、工种等。显然每位电脑操作者必须得强制性适应这一特性,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会显得免为其难。现在的计算机键盘,给人的第一印象总会是繁琐的,百多个键,这无疑会首先给从零开始的用户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若仅有数个键,那将显得简洁而明快;操作时若能脱离对右手的依赖,用户注意力仅是集中在左手上,这必将提高操作效率;有人抱怨,“我们的双手天生就极不公平,右手老是比左手干得多,吃饭洗衣写字干事得全靠它,这可偏巧清闲了左手”。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们左手是受大脑右半球支配的,右半球的智力开发程度远不及左半球,但潜力比左半球更大。若能有效坚持右半球的训练一训练我们的左手,则可缩小左、右半球的差距,智力质量会明显提高;由于现有键盘字符露于表面,也常会让人养成依赖查看键盘的习惯,而难于实现高境界的“盲打”。鉴于此,本项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脱离对右手的依赖,采用触脉方式一形象地喻为如同医生把脉一样轻巧,实行单手操作,从而提高输入效率,并大幅减小腕、臂、掌肌肉的运动幅度和紧张度,使腕、臂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并可保持良好的持久力,更能提升人机亲和力,使人体工程学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进一步缩小人与人之间操作能力的差距,操作时仅是活动手指;消除敲击时的撞击声,使电脑使用环境更静谧、舒适;有意识地运用左手强化大脑右半球的训练,以提升智力潜能,做到腾出一只右手来,用于操纵鼠标;把曾经显得繁杂的按键集约化,节省了宝贵的有限空间,更趋简洁明快;因本专利技术只有较少的键,更多地是敦促用户记住键位,从而利于实现“盲打”,提高造字效率。本项专利技术采用仅由左手指操纵键盘,把通常一个键只有单向性击键特性(只能向下敲击),设计为具有多向性触键特性,可从五个不同方向触及,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触键模式。它通常可用左手指由前、后、左、右、下等方向触及,一个键包容了五个“键”,在较小位移时便可有效输入字符。本专利技术(参见附附图说明图1),由呈流线性的圆滑曲线状的键盘体(1)和数个多向性触键(2)、指示灯(3)、逻辑线路(省略)组成。上述键盘的上两行触键分别由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独立操作,下面一行由大拇指操作,指示灯显示键盘目前所处的功能,由于一个多向性触键可从五个方向(分别为前、后、左、右、下)由任一单指完成,且每一向都独立地对应着某一字符(或某一功能),如果有意识地向某向触及,则可输入计算机相应的信息。一个键包含五条信息,两组(8个)即为40条信息,若拇指某键某向具有大写锁定功能或字符转换功能或功能键转换等,则信息量为40的整数倍,如40×2、40×5或40×8、40×10等,在不重复的情况下,整个可包括400条独立信息,而常用键盘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不过200--300条,因此,它仍留有更大的扩展空间。本单手触脉式键盘的多向性触键(参见附图2A-A)由键触头(4)、触杆(5)、侧橡胶弹垫(6)、键壳(7)、底橡胶弹垫(8)、线路触点(9)、防尘泡沫垫(10)、键盘面(11)、键盘底(12)组成。上述侧橡胶弹垫均布于触杆四周(见剖视图B-B)。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项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图1是键盘主视2是图A-A的剖视图。实施例1本项专利技术如附图1所示,由键盘体、多向性触键、指示灯、逻辑线路等有机组成。上述多向性触键,由触键头,触杆、侧面和底面橡胶弹垫、键壳、线路触点组成。上述侧面橡胶弹垫分别装在四周的四个线路触点处,底面一个橡胶弹垫与一个线路触点装于键底。上述键触头凭其弹力套装于触杆顶部,且与触杆在同一轴线上。上述均布于四周的四个线路触点和底部线路触点,固连于键壳上,键壳与键盘底部相连。使用时,左手任一指触及某键,向下压时,触杆克服底部橡胶弹垫的张力向下压,迫使线路触点闭合,既而向计算机输入指令。手指抬起,触杆恢复原位,其它几向同理,当手指向左前方推动时,触杆只能选择性地进入左或前,因触杆断面是正四方形(如剖视B-B)触杆在键内方向是确定的,不会发生轴向扭转,因触杆底面是四方形(如剖视C-C),装配于键壳,用户在操作键盘时,如某一字符所对应的键位即是某触键的方向,而不是常用键盘的位置,它常配合键位软件及键位表等供用户使用。权利要求1单手触脉式键盘,包含键盘体,设于键盘体上面的较少的多向性触键、指示灯和逻辑线路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性触键,其特征在于可由五个方向(前、后、左、右、下)触及,从而连通相应的线路触点,由逻辑线路向计算机输入指令。全文摘要本项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的基本输入系统,包含键盘体及较少的多向性触键,指示灯和逻辑线路,具有仅需单手(左)操作,为用户节省出一支右手,输入效率高,运动幅度小,无腕关节及肌肉劳损,体积小,无敲键时的撞击声,按键集成度高,扩展空间大,键盘简洁明快,减小键盘用户对键盘的依赖性,利于实现盲打。并可提升大脑右半球智力潜能。文档编号G06F3/023GK1395162SQ0112272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弛一智 申请人:张弛一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手触脉式键盘,包含键盘体,设于键盘体上面的较少的多向性触键、指示灯和逻辑线路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弛一智
申请(专利权)人:张弛一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