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15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包括承载板和立柱,还包括压板和卡板,所述压板经圆形通孔套设在立柱上,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卡板分别设置于立柱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所述每个卡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卡板包括V型板和弧形板,所述位于立柱前侧和后侧的卡板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位于立柱左侧和右侧的卡板呈左右对称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脚手架立杆和安装座的连接结构简单,影响脚手架的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能够提高脚手架立杆连接安装座的牢固性。连接安装座的牢固性。连接安装座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


[0001]本技术涉及脚手架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

技术介绍

[0002]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脚手架常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使用,在脚手架搭建时,当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平整,需要采用脚手架安装座对脚手架立杆进行加固,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固性。
[0003]目前所使用的脚手架安装座结构简单,安装座的承载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仅靠脚手架立杆穿装入安装座的立柱中实现脚手架立杆和安装座的连接,在遇到外力影响时,脚手架立杆容易在安装座处产生晃动,影响脚手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脚手架立杆和安装座的连接结构简单,影响脚手架的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能够提高脚手架立杆连接安装座的牢固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包括承载板和立柱,所述承载板为方形板体,所述立柱为竖直设置在承载板顶面中心的圆柱形杆体,还包括压板和卡板;
[0007]所述压板为圆心处设置有贯穿压板上下面的圆形通孔的圆形板体,所述压板经圆形通孔套设在立柱上,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周面和立柱的外周壁滑动接触;
[0008]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卡板分别设置于立柱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所述每个卡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卡板包括V型板和弧形板,所述V型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为宽度相等的长方形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大于第二板体的长度,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和第二板体的下端连接构成V型板,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为30
°
,所述第二板体一个侧面朝向第一板体、另一侧面连接有多个锚固杆,所述每个锚固杆均为弧形凸起朝向立柱中轴线的弧形杆体,所述每个锚固杆的端部均为圆锥状,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经第一转轴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连接第一转轴、另一侧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为上下两端为弧形边且弧形凸起朝向第一板体的弧形板体,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
[0009]所述每个卡板上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处经第二转轴铰接在承载板上,所述连接每个卡板的第二转轴到立柱中轴线的距离相同,所述每个卡板上第二板体上端部均位于压板下侧,所述每个卡板上的第一板体端部位于压板上侧,所述每个卡板上的V型板均均朝向立柱中轴线,所述每个卡板上的弧形板的内侧面均朝向立柱中轴线,所述位于立柱前侧和后侧的卡板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位于立柱左侧和右侧的卡板呈左右对称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靠近承载板直角处均设置有贯穿承载板上下面的螺栓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和每个第二板体上的锚固杆相对应的贯穿承载板
上下面的条形通孔,锚固杆的下端向下伸出条形通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外环直径小于每个卡板的第二转轴到立柱中轴线的距离。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连接弧形板的一侧为和弧形板外侧面相配应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连接于对应弧形板的外侧面中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竖直设置有靠近每个卡板上第一板体外侧面的挡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卡板的第一板体向外旋转至第一板体外侧面和挡板接触时,第二板体端部位于压板下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卡板上的弧形板上的橡胶垫和立柱的外周壁贴合时,每相邻两个弧形板之间有间距。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技术的承载板通过螺栓穿过承载板上的螺栓通孔固定于地面上,立柱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卡板,立柱上套设有压板,在穿装脚手架立杆之前,将每个卡板的第一板体向外旋转至第一板体外侧面和挡板接触,脚手架立杆由上至下套设在立柱外周壁上,在脚手架立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脚手架立杆向下顶压压板,压板随着脚手架立杆向下运动,压板向下顶压第二板体上端部朝向立柱中轴线转动,第一板体随着第二板体向内转动直至第一板体上的弧形板和脚手架立杆外周壁贴合,脚手架立杆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和安装座的自锁,使脚手架立杆和安装座的连接更牢固。
[0019]2.本技术的第二板体朝向立柱中轴线转动的同时,第二板体上的锚固杆经承载板的条形通孔穿入地面内,能够实现卡板和底面的连接,进一步增强安装座和地面的连接,同时,也能固定卡板,保证每个卡板上的弧形板对脚手架立杆的贴合抱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板体连接第二板体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号为:1为承载板,2为挡板,3为第二板体,4为第一板体,5为第一转轴,6为连接板,7为弧形板,8为橡胶垫,9为立柱,10为压板,11为条形通孔,12为锚固杆,13为第二转轴,14为螺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图4所示,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包括承载板1和立柱9,所述承载板1为方形板体,所述承载板1上靠近承载板1直角处均设置有贯穿承载板1上下面的螺栓通孔14,所述立柱9为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顶面中心的圆柱形杆体,还包括压板10和卡板;
[0027]所述压板10为圆心处设置有贯穿压板10上下面的圆形通孔的圆形板体,所述压板10经圆形通孔套设在立柱9上,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周面和立柱9的外周壁滑动接触;
[0028]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卡板分别设置于立柱9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
侧,所述每个卡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卡板包括V型板和弧形板7,所述V型板包括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3均为宽度相等的长方形板体,所述第一板体4的长度大于第二板体3的长度,所述第一板体4的下端和第二板体3的下端连接构成V型板,所述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3之间的夹角为30
°
,所述第二板体3一个侧面朝向第一板体4、另一侧面连接有多个锚固杆12,所述每个锚固杆12均为弧形凸起朝向立柱中轴线的弧形杆体,所述每个锚固杆12的端部均为圆锥状,所述承载板1上设置有和每个第二板体3上的锚固杆12相对应的贯穿承载板1上下面的条形通孔11,锚固杆12的下端向下伸出条形通孔11,所述第一板体4的一端经第一转轴5铰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一侧连接第一转轴5、另一侧连接有弧形板7,所述连接板6连接弧形板7的一侧为和弧形板7外侧面相配应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连接于对应弧形板的外侧面中部,所述弧形板7为上下两端为弧形边且弧形凸起朝向第一板体4的弧形板体,所述弧形板7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8;
[0029]所述每个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安装座,包括承载板(1)和立柱(9),所述承载板(1)为方形板体,所述立柱(9)为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顶面中心的圆柱形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10)和卡板;所述压板(10)为圆心处设置有贯穿压板(10)上下面的圆形通孔的圆形板体,所述压板(10)经圆形通孔套设在立柱(9)上,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周面和立柱(9)的外周壁滑动接触;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卡板分别设置于立柱(9)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所述每个卡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卡板包括V型板和弧形板(7),所述V型板包括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3)均为宽度相等的长方形板体,所述第一板体(4)的长度大于第二板体(3)的长度,所述第一板体(4)的下端和第二板体(3)的下端连接构成V型板,所述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3)之间的夹角为30
°
,所述第二板体(3)一个侧面朝向第一板体(4)、另一侧面连接有多个锚固杆(12),所述每个锚固杆(12)均为弧形凸起朝向立柱(9)中轴线的弧形杆体,所述每个锚固杆(12)的端部均为圆锥状,所述第一板体(4)的一端经第一转轴(5)铰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一侧连接第一转轴(5)、另一侧连接有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为上下两端为弧形边且弧形凸起朝向第一板体(4)的弧形板体,所述弧形板(7)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8);所述每个卡板上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3)连接处经第二转轴(13)铰接在承载板(1)上,所述连接每个卡板的第二转轴(13)到立柱(9)中轴线的距离相同,所述每个卡板上第二板体(3)的上端部均位于压板(10)下侧,所述每个卡板上的第一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杰晁晓宇景新芳张世鹏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