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03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接头、轴承和下接头,上接头与下接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上接头上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油管连接的连接扣,上接头下端内壁上设有环形卡台,且卡台顶面与环形挡块下端面贴合,下接头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且倾斜的喷嘴,下接头下端安装有单向阀,喷嘴的内腔中间粗两头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嘴内腔形成了一个两头细,中间粗的结构,也就是形成了公知的“亥姆霍兹腔”,这样在流体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后会产生压力波动,引发产生声波振荡,清除近井地带的机械杂质、垢及沥青等污染的堵塞,清洗效果好,从而达到水力振荡解堵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有振荡及清洗双功能,结构简单,生产难度小,生产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井清洗
,尤其涉及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油井中解堵方法可以分为化学解堵、物理解堵两大类;化学解堵往往费用高、对地层的后续影响复杂。物理解堵目前主要是水力压裂、高能气体压裂、补孔、侧钻等等。水力振荡技术是一项公知的成熟技术,但现有的水力振荡装置结构固化,制造难度大;用于连接油管的工具外径过小,造成振荡解堵效果不理想,清洗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包括上接头、轴承和下接头,上接头与下接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上接头上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油管连接的连接扣,上接头内侧壁上卡接有环形挡块,环形挡块下端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下接头上端伸出到环形挡块内,并与环形挡块螺纹连接,下接头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连续的环形台阶,位于上方的环形台阶称为上台阶,位于下方的环形台阶称为下台阶,上接头下端与下台阶贴合,上接头下端内壁上设有环形卡台,且卡台顶面与环形挡块下端面贴合,卡台底面与上台阶贴合,卡台内侧壁、下接头外侧壁、环形挡块下端面和上台阶之间形成了一块环形腔体,轴承位于环形腔体内,下接头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且倾斜的喷嘴,喷嘴的一端与下接头内腔连通,且喷嘴与下接头内腔连通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下接头下端安装有单向阀;
[0005]喷嘴的内腔中间粗两头细。
[0006]若干喷嘴非径向分布在下接头上。
[0007]上述水力振荡发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步骤如下:
[0008]①
利用油管把水力振荡发生装置下到人工井底或井底泥沙面;
[0009]②
地面反循环泵注洗井液进行冲洗作业,洗井液振荡清洗从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外部流入,顶起下接头下端的单向阀进入到水力振荡发生装置的内部,然后沿油管内腔返回地面,从油管内泵出的洗井液在外部过滤后在从外部经单向阀流入到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内部,如此反复循环作业,直至冲洗到设计井深并持续泵送液体达到返出干净;反循环,可以有效的提高管内流体流速,从而快速把井内污物携带出井筒;
[0010]③
地面正循环泵注洗井液进行正向洗井作业,洗井液经油管流入到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内,单向阀将下接头下端封堵,洗井液从水力振荡发生装置下接头上的喷嘴喷出实现井套管的清洗;
[0011]④
再实施地面反循环泵注洗井液进行冲洗作业,直至冲洗到设计井深并持续泵送液体达到返出干净。
[0012]步骤

中,清洗时要求连续拖动油管,实现对井套管的均匀冲洗和清洁,连续泵注
洗井液直至环空返出液清洁。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喷嘴内腔形成了一个两头细,中间粗的结构,也就是形成了公知的“亥姆霍兹腔”,这样在流体通过本专利技术后会产生压力波动,引发产生声波振荡,清除近井地带的机械杂质、垢及沥青等污染的堵塞,清洗效果好,从而达到水力振荡解堵的目的。下接头底部的单向阀可实现正、反洗井作业,正向洗井时,单向阀关闭,洗井液通过喷嘴实现高压振荡洗井,反洗井时,单向阀开启,可形成大排量反洗通道。本专利技术兼具有振荡及清洗双功能,结构简单,生产难度小,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喷嘴的分布示意图;
[0017]图4为喷嘴内腔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上接头;2

下接头;3

连接扣;4

油管;5

环形挡块;6

上台阶;7

下台阶;8

轴承;9

喷嘴;10

单向阀;11

卡台;12

井套管;
[0019]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包括上接头1、轴承8和下接头2,上接头1与下接头2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上接头1上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油管4连接的连接扣3,上接头1内侧壁上卡接有环形挡块5,环形挡块5下端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下接头2上端伸出到环形挡块5内,并与环形挡块5螺纹连接,下接头2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连续的环形台阶,位于上方的环形台阶称为上台阶6,位于下方的环形台阶称为下台阶7,上接头1下端与下台阶7贴合,上接头1下端内壁上设有环形卡台11,且卡台11顶面与环形挡块5下端面贴合,卡台11底面与上台阶6贴合,卡台11内侧壁、下接头2外侧壁、环形挡块5下端面和上台阶6之间形成了一块环形腔体,轴承8位于环形腔体内,下接头2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且倾斜的喷嘴9,喷嘴9的一端与下接头2内腔连通,且喷嘴9与下接头2内腔连通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下接头2下端安装有单向阀10;
[0022]喷嘴9的内腔中间粗两头细。
[0023]若干喷嘴9非径向分布在下接头2上。
[0024]上述水力振荡发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步骤如下:
[0025]①
利用油管4把水力振荡发生装置下到人工井底或井底泥沙面;
[0026]②
地面反循环泵注洗井液进行冲洗作业,洗井液振荡清洗从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外部流入,顶起下接头2下端的单向阀10进入到水力振荡发生装置的内部,然后沿油管4内腔返回地面,从油管4内泵出的洗井液在外部过滤后在从外部经单向阀10流入到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内部,如此反复循环作业,直至冲洗到设计井深并持续泵送液体达到返出干净;反循环,可以有效的提高管内流体流速,从而快速把井内污物携带出井筒;
[0027]③
地面正循环泵注洗井液进行正向洗井作业,洗井液经油管4流入到水力振荡发
生装置内,单向阀10将下接头2下端封堵,洗井液从水力振荡发生装置下接头2上的喷嘴9喷出实现井套管12的清洗;
[0028]④
再实施地面反循环泵注洗井液进行冲洗作业,直至冲洗到设计井深并持续泵送液体达到返出干净。
[0029]步骤

中,清洗时要求连续拖动油管4,实现对井套管12的均匀冲洗和清洁,连续泵注洗井液直至环空返出液清洁。
[0030]如图4所示,一股稳定的连续高压水(洗井液)射流由喷嘴9的d1口射入,穿过一轴对称的腔室后经喷嘴9的d2口喷出。喷嘴9中间腔室的内径D比射流直径大得多,因此,喷嘴9腔内流体的流动速度远小于中央的射流速度,在射流与腔内流体的交接面上存在着剧烈的剪切运动。由于粘性的存在,交换面两侧的流体必然会发生质量交换与动量交换,由于剪切产生涡流,腔室内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轴承(8)和下接头(2),上接头(1)与下接头(2)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上接头(1)上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油管(4)连接的连接扣(3),上接头(1)内侧壁上卡接有环形挡块(5),环形挡块(5)下端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下接头(2)上端伸出到环形挡块(5)内,并与环形挡块(5)螺纹连接,下接头(2)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连续的环形台阶,位于上方的环形台阶称为上台阶(6),位于下方的环形台阶称为下台阶(7),上接头(1)下端与下台阶(7)贴合,上接头(1)下端内壁上设有环形卡台(11),且卡台(11)顶面与环形挡块(5)下端面贴合,卡台(11)底面与上台阶(6)贴合,卡台(11)内侧壁、下接头(2)外侧壁、环形挡块(5)下端面和上台阶(6)之间形成了一块环形腔体,轴承(8)位于环形腔体内,下接头(2)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且倾斜的喷嘴(9),喷嘴(9)的一端与下接头(2)内腔连通,且喷嘴(9)与下接头(2)内腔连通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下接头(2)下端安装有单向阀(10);喷嘴(9)的内腔中间粗两头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振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喷嘴(9)非径向分布在下接头(2)上。3.一种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维军刘艳英吴东明杨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克睿特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