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98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涂覆层、第一基布层、胶粘层、第二基布层和背层涂覆层,所述第一基布层为由超细玻璃纤维纱水刺而成的玻璃纤维布,所述第二基布层为由玻璃纤维纱作为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玻璃纤维布,所述超细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膜,特别涉及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通过织造工艺,玻璃纤维可以制成多种织物,如玻纤膜、玻璃布、针织毡等。由于玻璃纤维性脆和耐磨性较差的缺点,制成的织物表面需要聚合物涂层改善织物性能。
[0003]目前性能最优的玻纤膜是以玻璃纤维织物为基材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制成,该种膜材抗紫外线能力强,透光性和自洁性好,难燃,耐老化性能优良。其制作方法是采用浸渍涂层法,在玻璃纤维基布上涂覆聚四氟乙烯而制成。经过浸渍后,玻纤布表面涂上了薄薄一层氟树脂,再经过干燥、烘焙、烧结等工序,达到玻纤布与聚四氟乙烯涂层牢固结合的目的,成为一种既具玻纤特性,又具有聚四氟乙烯优异特性的新型材料。目前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该种膜材,仍然无法全然避免玻璃纤维性脆的特点,虽然硬度高且耐摩,但强度相对较低且不耐折。
[0004]申请号为201821987281.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备高强度的保护膜,在保护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OPP基材,OPP基材远离保护膜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材料层,橡胶材料层远离OPP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远离橡胶材料层的一侧设置有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远离玻璃纤维层的一侧粘合连接有粘合剂。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传统的保护膜强度较低,在遇到外力的拉扯时容易发生撕裂等状况。但是其附加的橡胶材料中,橡胶大分子结构单元中的α氢原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所以会造成保护膜的抗热性和抗氧老化性降低,而其中的丁苯橡胶存在大量分子侧基,弹性和耐寒性也较差。
[0005]申请号为201721502435.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高强耐磨膜,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对称设置的复合玻纤层、涂覆层、强力胶层、金属膜层和PET膜层,复合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交织而成,玻纤复合纱包括玻璃纤维和缠绕于玻璃纤维外层的聚丙烯纤维,涂覆层为用 于涂覆的改性聚丙烯树脂组合物,金属膜层为以物料气相淀积在PET膜层上的铝金属膜或锌金属膜, PET膜层为高强度聚酯薄膜。其采用了玻纤复合纱制成复合玻纤层,虽然成品膜材各种效果优异,但加工工艺复杂,对于加工设备要求极高,且原料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0006]综上所述,玻纤膜使用广泛,应用场景众多,因此,开发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对于扩展行业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便于加工的高强耐折玻纤膜,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包括依
次设置的面层涂覆层、第一基布层、胶粘层、第二基布层和背层涂覆层,所述第一基布层为由超细玻璃纤维纱水刺而成的玻璃纤维布,所述第二基布层为由玻璃纤维纱作为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玻璃纤维布,所述超细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2.8

3.8μm,所述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50

150μm,所述面层涂覆层和背层涂覆层均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基布层的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
[0010]作为优选,所述面层涂覆层的涂覆密度为200

350g/m2,所述背层涂覆层的涂覆密度为150

300g/ m2。
[0011]作为优选,所述面层涂覆层和背层涂覆层的厚度为0.4

0.6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胶粘层为环氧树脂胶粘剂层或聚氨酯胶粘剂层,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20

80μ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的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通过双层不同结构的基布层增强了玻纤膜的核心强度和耐折性, 胶粘层提高了两层基布层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面层涂覆层和背层涂覆层改善了玻纤膜的耐酸碱和耐折性,实现了玻纤膜的高强耐折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面层涂覆层,2、第一基布层,3、胶粘层,4、第二基布层,5、背层涂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
[0019]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涂覆层1、第一基布层2、胶粘层3、第二基布层4和背层涂覆层5。第一基布层为由超细玻璃纤维纱水刺而成的玻璃纤维布,第二基布层为由玻璃纤维纱作为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玻璃纤维布,第二基布层的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平纹组织是织物组织中交织次数最多的组织结构形式,交织点多,织物抗撕裂强度大,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0022]超细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2.8μm,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50μm,细旦纤维利于水刺,
但不利于提高玻璃纤维布的强力,而粗旦纤维的织造有利于提高成品织物的强力。
[0023]面层涂覆层和背层涂覆层均为聚四氟乙烯涂层。面层涂覆层的涂覆密度为200g/m2,背层涂覆层的涂覆密度为150g/ m2。面层涂覆层和背层涂覆层的厚度为0.4mm。
[0024]胶粘层为环氧树脂胶粘剂层或聚氨酯胶粘剂层,胶粘层的厚度为20μm。胶粘层用于提高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因两者之间的纤维并无交缠,需要胶粘层起到粘结作用。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涂覆层1、第一基布层2、胶粘层3、第二基布层4和背层涂覆层5。第一基布层为由超细玻璃纤维纱水刺而成的玻璃纤维布,第二基布层为由玻璃纤维纱作为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玻璃纤维布,第二基布层的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平纹组织是织物组织中交织次数最多的组织结构形式,交织点多,织物抗撕裂强度大,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0027]超细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3.8μm,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其特征在于:该高强耐折玻纤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涂覆层、第一基布层、胶粘层、第二基布层和背层涂覆层,所述第一基布层为由超细玻璃纤维纱水刺而成的玻璃纤维布,所述第二基布层为由玻璃纤维纱作为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玻璃纤维布,所述超细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2.8

3.8μm,所述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50

150μm,所述面层涂覆层和背层涂覆层均为聚四氟乙烯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折玻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布层的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栋立张玉江王军沈海平金志达叶晓铭崔超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