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86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其包括多个不具有硬盘机的客户端计算机以及伺服端计算机。客户端计算机内具有一转接装置,例如安装于客户端计算机中的IDE或PCI扩充插槽上的接口卡,用来接收来自客户端计算机主机所发出的硬盘存取指令,并且将识别码和硬盘存取指令包封为通讯封包,传送到远程的伺服端计算机。伺服端计算机具有一集中储存装置,分割为各对应于不同客户端计算机的储存区。当伺服端计算机接收到通讯封包后,则针对客户端计算机所对应的储存区,根据内含的硬盘存取指令来执行所需的存取处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存取技术,特别是针对能够在不需要修改原有软硬件设施及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Input/OutputSystem)的情况下,提供具有利用网络的集中储存功能的无硬盘系统(disklesssystem)或网络集中储存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有大尺寸化的趋势,但通常个人计算机中的硬盘的使用容量并不很大,因此,在大尺寸的硬盘中却只利用到其中的小部分,不啻为资源的一大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使用者计算机均无硬盘,而利用网络连结,将原本储存在各使用者计算机中的数据集中储存于伺服端计算机,而达到资源节省、数据集中管理的一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网络集中储存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所示,其基本架构为一般的伺服端/客户端架构,包括服务器1以及多个通过网络联机连接到服务器1的客户端计算机2、4、6、8。其中,各客户端计算机2、4、6、8内不需要安装硬盘机,由服务器1提供一集中储存装置,做为各客户端计算机2、4、6、8所需要的储存空间。当客户端计算机开机时,则通过网络联机与服务器1建立联机,读取/储存所需要的程序代码或是数据,进而达到数据集中储存管理的目的。然而,在现有网络集中储存系统中,由于客户端计算机必须将原本存取本地硬盘的机制,改变成通过网络来存取服务器计算机上的集中储存装置,所以基本上必须要修改原始计算机系统内的软件或硬件,甚至是BIOS,才能够让客户端计算机在没有硬盘机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存取服务器上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换言之,一般计算机无法直接应用在上述网络集中储存系统中,必须要通过修改软硬件及BIOS之后,才能够使用;甚至有时必须使用到特别设计的专用客户端计算机,这使得系统扩充性变得相当差。另一方面,客户端计算机的修改方式,也会随着所采用的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Windows95/98/2000、WindowsNT、Linux等等,必须分别修改其对应的驱动程序,这也使得现有网络集中储存系统的开发上相当复杂,增加设计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其能够不需要修改原有计算机的软硬件及BIOS系统,同时其架构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大幅降低设计和建置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集中储存系统使用的服务器和转接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其包括至少一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其包括一转接装置,用以接收来自上述客户端计算机所发出的硬盘存取指令,并且将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及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的识别码包封在一通讯封包内;以及一伺服端计算机,耦接至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其包括一集中储存装置,上述储存装置内分割为至少一储存区,分别对应于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上述伺服端计算机接收上述通讯封包并且抽出其中的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后,根据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对于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所对应的上述储存区执行处理。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其包括至少一无硬盘的客户端计算机以及一伺服端计算机。在客户端计算机内具有一转接装置,使用于客户端计算机的集成驱动电子设备(IDE)或外围部件互连(PCI)扩充槽,用来接收来自客户端计算机主机所发出的硬盘存取指令,并且将硬盘存取指令包封在通讯封包内。另外,为了方便识别通讯封包来源,在同一通讯封包内也包括了对应该客户端计算机的识别码。另一方面,在伺服端计算机则具有一集中储存装置,其分割为至少一储存区,分别对应于各客户端计算机。伺服端计算机在接收到通讯封包并且将其解封包及解译后,便可以根据此硬盘存取指令,对于识别码所代表的客户端计算机所对应的储存区,执行所需的存取处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可适用于一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其耦接于多个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包括一储存装置,其分割为多个储存区,分别对应于各客户端计算机;一接口电路,用以接收客户端计算机主机所传来的通讯封包,此通讯封包中包含表示客户端计算机的识别码以及硬盘存取指令;以及一控制器,耦接于上述接口电路和上述储存装置,根据上述通讯封包中的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对于上述识别码所代表的客户端计算机所对应的储存区执行处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可适用于一网络集中储存系统中,用以设置于一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中,包括一接口电路,用以接收来自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的硬盘存取指令;一逻辑电路,耦接于上述接口电路,用以接收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并且将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和代表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的一识别码,包封在一通讯封包内;以及一网络控制器,耦接于上述逻辑电路,用来接收此网络封包并且进行传送到具有远程储存装置的伺服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可以在不修改原客户端计算机的硬盘/软件/BIOS的情况下,达到网络集中储存及管理的功能。换言之,由于软件本身并不需要修改,因此一无硬盘系统架构亦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达到明节省设计和设置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网络集中储存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集中储存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接装置范例的方块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接装置另一范例的方块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储存区的集中储存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服务器2、4、6、8 客户端计算机10 服务器 20-2n 客户端计算机30 转接装置31 PCI接口电路32 IDE接口电路 33 IDE控制器34、35 IDE转网络逻辑电路36、37网络控制器 38 IDE插槽 39 PCI插槽40 网络联机100控制器 200集中储存装置210、21n储存区300接口电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透明(fullytransparent)的硬盘存取和储存空间集中管理系统。上述所谓的全透明存取管理,表示客户端计算机主机在存取服务器上对应储存区的方式是与一般存取本地硬盘机的方式相同,意即客户端计算机本身并不需要特别加以修改任何硬件或软件,而其存取指令是通过原有方式下达(如同对于本地IDE硬盘下达指令的方式),如此可以达到本专利技术降低设计和建置成本的目的。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集中储存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所示,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10和多个客户端计算机20~2n,其间则以网络联机40建立联机,其中各客户端计算机20~2n本身并不配置硬盘机,以达资源有效利用及节省成本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联机40可以选择各种个人计算机适用的通讯协议,例如广泛使用于局域网络(LAN)的以太网络或是以其它无线传输通讯协议等等。图2中,每个客户端计算机20~2n中的扩充槽(未图标),设有转接装置30,用以提供客户端计算机20~2n存取服务器10上集中储存装置的接口。转接装置30安装于原来预备安装硬盘机的扩充槽,例如目前个人计算机最常使用的IDE接口插槽或是可扩充其它类型硬盘的PCI接口插槽。因此,客户端计算机主机原本欲发送到本地硬盘机的硬盘存取指令,则会被转接装置30所撷取。接着,转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集中储存系统,其包括:至少一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其包括一转接装置,用以接收来自上述客户端计算机所发出的硬盘存取指令,并且将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及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的识别码包封在一通讯封包内;以及一伺服端计算机,耦接至上述无硬 盘客户端计算机,其包括一集中储存装置,上述储存装置内分割为至少一储存区,分别对应于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上述伺服端计算机接收上述通讯封包并且抽出其中的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后,根据上述硬盘存取指令,对于上述无硬盘客户端计算机所对应的上述储存区执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民张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威达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