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高频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83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高频器械,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窥镜手术过程中频繁更换器械导致的手术效率低下以及手术风险高等问题。该多功能高频器械包括电极部,电极部包括切割刀和绝缘件;绝缘件设置有内腔;切割刀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切割刀的刀头伸入绝缘件的内腔;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切割刀的刀头脱离绝缘件。本方案提供的多功能高频器械至少可以整合IT刀和T刀的功能,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此节省了更换器械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提高了手术效率。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高频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高频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内镜技术诞生以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内镜技术对一些消化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并且可靠甚至成为一些疾病治疗的首选疗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组织活检、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对消化道出血、息肉切除和早癌症的治疗,正逐渐成为一种首选治疗手段。其中尤其ESD对早癌的发现、诊断和切除起到了关键作用。
[0003]在临床各科中,对各种病态进行以诊断、判定治疗结果、决定治疗方针等为目的的体腔内的直接观察及处置,需要通过开腹或开胸等侵害大的手术方式来进行。但是,随着近年来内窥镜下手术器具的普及,可以在切开创伤更小的腹腔镜和胸腔镜等内窥镜下来进行。
[0004]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利用高频器械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由于ESD切除粘膜面积大,手术过程繁杂,一般耗时很长,且需在内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内窥镜先进入人体发现病变组织,然后高频切开刀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人体,进行病变标记,标记后退出器械,换用注射针进行粘膜下层注射,注射后再用适合的高频切开刀进行切割剥离,术中如有出血,还需更换止血钳进行电凝止血,大约1~2个小时左右才能成功切除一个3cm左右的早癌病变。手术中需要频繁更换器械,既繁琐又耗时,不利于病人手术,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随着手术时间而流失,需要重新注射生理盐水这个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会增加由于手术中生理盐水流失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增加了手术中穿孔的风险及延长手术操作的时间,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高频器械,以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窥镜手术过程中频繁更换器械导致的手术效率低下以及手术风险高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7]一种多功能高频器械,包括电极部,所述电极部包括切割刀和绝缘件;
[0008]所述绝缘件设置有内腔;
[0009]所述切割刀具有导电性能,所述切割刀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0010]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切割刀的刀头伸入所述绝缘件的内腔;
[0011]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切割刀的刀头脱离所述绝缘件。
[0012]更进一步地,
[0013]所述电极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绝缘件的内壁,所述弹性件配置为在受力的状态下发生形变使所述刀头脱离或者进入所述绝缘件。
[0014]更进一步地,
[0015]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绝缘件一体设置。
[0016]更进一步地,
[0017]所述弹性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
[0018]所述弹性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壁并且向所述弹性件的中轴线方向凸出,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刀头限定于所述绝缘件内。
[0019]更进一步地,
[0020]所述弹性件横向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相邻的定位结构之间存在高度差。
[0021]更进一步地,
[0022]所述切割刀包括刀头和刀杆,所述刀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刀杆的外径,所述刀头的临近所述刀杆的侧面在所述刀杆装配于绝缘件内部时与所述定位结构相抵接。
[0023]更进一步地,
[0024]所述绝缘件内部设置有内螺旋结构,所述刀头设置有外螺旋结构,所述外螺旋结构与所述内螺旋结构相适配。
[0025]更进一步地,
[0026]所述绝缘件设置有绝缘件通道,所述绝缘件通道与所述绝缘件内腔连通。
[0027]更进一步地,
[0028]还包括第一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拉动部和第一外管;
[0029]所述第一限位件内设置用于供所述切割刀伸缩的第一伸缩孔;
[0030]所述第一拉动部与所述切割刀连接,且所述第一拉动部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流道。
[0031]更进一步地,
[0032]所述切割刀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切割刀的刀孔,所述刀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0033]更进一步地,
[0034]所述第一拉动部包括第一连接管和螺旋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切割刀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伸缩带动所述切割刀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伸缩。
[0035]更进一步地,
[0036]还包括包覆膜,所述包覆膜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螺旋管的外部。
[0037]更进一步地,
[0038]还包括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包覆膜外部;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端部的凸起位置相抵接,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包覆膜之间具有间隙。
[0039]更进一步地,
[0040]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第一收容区,所述第一收容区配置为以槽口形式容纳刀头的至少一部分。
[0041]更进一步地,
[0042]还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第一拉动部连接,所述第一操作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拉动部伸缩;
[0043]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有第一导电插头和第一注射口,所述第一导电插头、所述第一拉动部和所述切割刀形成一导电回路;所述第一注射口与所述第一拉动部的第一流道导通。
[0044]更进一步地,
[0045]还包括第二管部,所述第二管部包括第二限位件、第二拉动部和套装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二拉动部外部的第二外管;
[0046]所述切割刀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且所述切割刀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0047]所述第二拉动部与所述切割刀连接,所述第二拉动部和所述第二外管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0048]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导通。
[0049]更进一步地,
[0050]所述第二拉动部包括第二连接管和拉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切割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索连接。
[0051]更进一步地,
[0052]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头部设置有第二收容区,所述第二收容区配置为以槽口形式容纳刀头的至少一部分。
[0053]更进一步地,
[0054]还包括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与所述第二拉动部连接,所述第二操作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拉动部伸缩;
[0055]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有第二导电插头;所述第二导电插头、所述第二拉动部和所述切割刀形成一导电回路;
[0056]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有第二注射口,所述第二注射口与所述第二间隙导通。
[0057]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005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高频器械,包括电极部,电极部包括切割刀和绝缘件;绝缘件设置有内腔;切割刀具有导电性能,切割刀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部(100),所述电极部(100)包括切割刀(110)和绝缘件(120);所述绝缘件(120)设置有内腔;所述切割刀(110)具有导电性能,所述切割刀(110)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切割刀(110)的刀头(111)伸入所述绝缘件(120)的内腔;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切割刀(110)的刀头(111)脱离所述绝缘件(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100)还包括弹性件(130),所述弹性件(130)设置于所述绝缘件(120)的内壁,所述弹性件(130)配置为在受力的状态下发生形变使所述刀头(111)脱离或者进入所述绝缘件(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0)与所述绝缘件(120)一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0)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131),所述定位结构(131)设置于所述弹性件(130)的内壁并且向所述弹性件(130)的中轴线方向凸出,所述定位结构(131)用于将所述刀头(111)限定于所述绝缘件(12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0)横向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131),相邻的定位结构(131)之间存在高度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110)包括刀头(111)和刀杆(112),所述刀头(111)的外径大于所述刀杆(112)的外径,所述刀头(111)的临近所述刀杆(112)的侧面在所述刀杆(112)装配于绝缘件(120)内部时与所述定位结构(131)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20)内部设置有内螺旋结构,所述刀头(111)设置有外螺旋结构,所述外螺旋结构与所述内螺旋结构相适配。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20)设置有绝缘件通道(121),所述绝缘件通道(121)与所述绝缘件(120)内腔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部(200),所述第一管部(200)包括第一限位件(210)、第一拉动部(220)和第一外管(240);所述第一限位件(210)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切割刀(110)伸缩的第一伸缩孔;所述第一拉动部(220)与所述切割刀(110)连接,且所述第一拉动部(220)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流道(00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110)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切割刀(110)的刀孔(001),所述刀孔(001)与所述第一流道(002)连通。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高频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动部(220)包括第一连接管(221)和螺旋管(222);所述第一连接管(2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切割刀(11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张锋解欢范茗侨沙德青刘春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