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78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下层分别内设有空气压缩机(2)和药液桶(3),壳体(1)上下层之间通过药量感知传感器(4)分隔,药液桶(3)置于药量感知传感器(4)上;空气压缩机(2)通过压缩气路(21)与和药液桶(3)上的药液管(31)连接,并延伸至喷嘴(5);壳体(1)的顶部前侧中央还有触控显示屏(6),触控显示屏(6)四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组(7),壳体(1)的顶部后侧设有药液浓度传感器(8)以及电源开关(9),该装置智能化消毒功能,消毒药剂投放更精准、消毒性能更高、使用成本更低、减轻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对自动记录消毒过程,实现消毒成果的可追溯性。实现消毒成果的可追溯性。实现消毒成果的可追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间消毒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空间及物体表面消毒仍以人工喷洒过消毒液或人工搽拭进行消毒为主,效率低下且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且容易应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同,产生消毒不彻底遗留消毒死角,以及消毒空间测算误差较大,投放药量不准确达不到消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
[0004]具体采用了以下设计结构及设计方案:
[0005]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下层底部设有空气压缩机(2),壳体(1)内上层设有药液桶(3),壳体(1)上、下层之间通过药量感知传感器(4)分隔,药液桶(3)置于药量感知传感器(4)上;空气压缩机(2)通过压缩气路(21)与和药液桶(3)上的药液管(31)连接,并延伸至喷嘴(5);
[0006]壳体(1)的顶部前侧中央还有触控显示屏(6),触控显示屏(6)四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组(7),壳体(1)的顶部后侧设有药液浓度传感器(8)以及电源开关(9)。
[0007]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2)上还设有气液机构(22)。
[0008]优选的,所述药量感知传感器(4)、触控显示屏(6)、红外测距传感器组 (7)、药液浓度传感器(8)、空气压缩机(2)以及电源开关(9)之间电连接,并同时连接至电控装置(10)。
[0009]优选的,所述电控装置(10)的电源插头(101)外接于壳体(1)的后侧板上,且在壳体(1)的后侧板上,位于电源插头(101)下方还设有后侧散热孔(11)。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侧板上方有电源线挂钩(12),壳体(1)的侧板下方设有侧板散热孔(13)。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正侧板上对应药液桶(3)的位置设有药液舱门 (14),且在药液舱门(14)上还设有舱门把手(141)。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1)顶部边缘环绕有LED报警灯带(15)。
[0013]优选的,所述触控显示屏(6)下方设有左右对称的箱体把手(16)。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7)。
[0015]优选的,所述喷嘴(5)外漏在壳体(1)的顶部后侧中央,位于电源开关 (9)和药液浓度传感器(8)之间。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
[0017]本技术包括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下层底部设有空气压缩机(2),壳体(1)内上层设有药液桶(3),壳体(1)上、下层之间通过药量感知传感器(4)分隔,药液桶(3)
置于药量感知传感器(4)上;空气压缩机(2)通过压缩气路(21)与和药液桶(3)上的药液管(31)连接,并延伸至喷嘴(5),通过空气压缩机(2)将药液桶(3)内的消毒液将消毒液雾化后以游离粒子的形式从喷嘴(5)喷出,在消毒空间内布朗运动扩散,即虹吸雾化技术。
[0018]壳体(1)的顶部前侧中央还有触控显示屏(6),触控显示屏(6)四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组(7),壳体(1)的顶部后侧设有药液浓度传感器(8)以及电源开关(9),使用微计算机采集加装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组(7)自动测量消毒区域体积和专业人员设定单位空间投放消毒剂量,计算出投放区域消毒液剂量;通过药液浓度传感器(8)测量喷洒空间中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成果,同时可以显示消杀喷雾完成后消毒区域消毒剂残留是否达到安全水平,提醒人员可否进入消毒后的区域;药量感知传感器可以感知料桶消毒剂余量,提醒用户添加药剂,在设备开机工作时,通过药量感知传感器(4)测量料桶中药液,能否完成消毒区域消毒剂需求量,消毒完成自动生成消毒成果报告。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具有智能化消毒功能,消毒药剂投放更精准、消毒性能更高、使用成本更低、减轻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对自动记录消毒过程,实现消毒成果的可追溯性。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生物医学、卫生保健、食品和舰船内部空间等需要定期消毒灭菌的场所。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5]附图标号:1—壳体;11—后侧散热孔;12—电源线挂钩;13—侧板散热孔; 14—药液舱门;141—舱门把手;15—LED报警灯带;16—箱体把手;17—万向轮;2—空气压缩机;21—压缩气路;22—气液机构;3—药液桶;31—药液管;4—药量感知传感器;5—喷嘴;6—触控显示屏;7—红外测距传感器组;8—药液浓度传感器;9—电源开关;10—电控装置;101—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实施例:
[0028]如说明书附图1

3所示,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下层底部设有空气压缩机2,壳体1内上层设有药液桶3,壳体1上、下层之间通过药量感知传感器4分隔,药液桶3置于药量感知传感器4上;空气压缩机2 通过压缩气路21与和药液桶3上的药液管31连接,并延伸至喷嘴5;
[0029]壳体1的顶部前侧中央还有触控显示屏6,触控显示屏6四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
组7,壳体1的顶部后侧设有药液浓度传感器8以及电源开关9。
[0030]进一步地,空气压缩机2上还设有气液机构22。
[0031]进一步地,药量感知传感器4、触控显示屏6、红外测距传感器组7、药液浓度传感器8、空气压缩机2以及电源开关9之间电连接,并同时连接至电控装置10。
[0032]进一步地,电控装置10的电源插头101外接于壳体1的后侧板上,且在壳体1的后侧板上,位于电源插头101下方还设有后侧散热孔11。
[0033]进一步地,壳体1的侧板上方有电源线挂钩12,壳体1的侧板下方设有侧板散热孔13。
[0034]进一步地,壳体1的正侧板上对应药液桶3的位置设有药液舱门14,且在药液舱门14上还设有舱门把手141。
[0035]进一步地,壳体1顶部边缘环绕有LED报警灯带15。
[0036]进一步地,触控显示屏6下方设有左右对称的箱体把手16。
[0037]进一步地,壳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7。
[0038]进一步地,喷嘴5外漏在壳体1的顶部后侧中央,位于电源开关9和药液浓度传感器8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下层底部设有空气压缩机(2),壳体(1)内上层设有药液桶(3),壳体(1)上、下层之间通过药量感知传感器(4)分隔,药液桶(3)置于药量感知传感器(4)上;空气压缩机(2)通过压缩气路(21)与和药液桶(3)上的药液管(31)连接,并延伸至喷嘴(5);壳体(1)的顶部前侧中央还有触控显示屏(6),触控显示屏(6)四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组(7),壳体(1)的顶部后侧设有药液浓度传感器(8)以及电源开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2)上还设有气液机构(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量感知传感器(4)、触控显示屏(6)、红外测距传感器组(7)、药液浓度传感器(8)、空气压缩机(2)以及电源开关(9)之间电连接,并同时连接至电控装置(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雾化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10)的电源插头(101)外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坚丁林张辉吴武刚吕希敬沈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零试验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