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巨型球状罐体的建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巨型球状罐体的建造方法,属于废弃露天矿坑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往往需要储存大量的物资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国家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和露天矿开采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而一些大型的液体物资储备系统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废弃露天矿坑建设人工水库并在水底放置储备系统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初步系统建设的土地占用,另一方面水体能够为储备熊提供天然降温和安保作用。而在液体物资的储存设备选择方面,相对于柱状罐体而言,球状罐体具有更小表面积,因此建设同等容积的储罐所需材料更少;同时罐体的受力条件更好,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罐体材料用量和保障运行维护安全。但是目前在人工水库水底放置巨型球状罐体存储物料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罐体建造运行维护困难,球状罐体的接地面积小,必须采用辅助支撑系统维持其稳定,从而增大系统的建造难度和使用成本;二是转运困难,在厂房制作完成的巨型罐体在移动到人工水库的过程中,步骤复杂,升降、运输难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型球状罐体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库(11)底部浮土,使用钢筋混凝土搭建球罐基台(1),基台(1)底部为钢筋混凝土制石墩,顶部为开口向上的圆弧状表面,弧度与建造的球形罐体一致,基台(1)石墩内预留一圆柱形空心区域,作为中心设备区(2),同时基台(1)一侧设置通道至中心设备区(2);步骤二:在基台(1)的圆弧表面处开始,焊接球罐(3)最底部的初始圆弧,同时在刚焊接成的球罐(3)底部安装双向进排水口及其控制阀(4),并且延伸至基台(1)内的中心设备区(2);步骤三:以中心设备区(2)的中心位置为原点,再分别以球罐(3)半径的0.2倍、0.3倍、0.4倍、1倍为半径作四个圆,在每个圆周上均布多个地锚(5),地锚(5)深入水库(11)库底,在地锚(5)上分别安装一根由高强度钢丝绳制成的浮力控制索(6);步骤四:向水库(11)内注水,当水面上升到距离球罐顶部水平位置下方1m时,停止注水,工人使用浮船(8)逐渐向上继续建造球罐(3)表面,并且继续补水,保持水位与不断扩大的球体顶部水平位置相差1m间距;步骤五:随着罐体表面圆弧增大,所受到的浮力增加,通过球罐(3)底部的双向进排水口及其控制阀(4)向罐体内注水,避免罐体浮起并调节罐体内外的压力;步骤六:当球罐(3)宽度依次达到安装地锚的四个圆周的位置时,在对应的浮力控制索(6)上端分别安装一圆柱形的橡胶桶,且在同一圆周上的数个橡胶桶端头用绳索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藏岩,任长乐,曹甜甜,杨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