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储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76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储油池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基础周侧的油池,所述变压器基础置于所述油池内部,所述油池底部铺设有卵石层,在所述油池内还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为在所述油池内向下深挖形成,所述集水池底面低于所述油池底面,所述集水池通过油水分离装置通向油池外,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延伸至集水坑内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由所述油池侧壁延伸至外界。该储油池结合传统变压器储油池和事故油池功能,具有节约用地,造价低和环保等优点。造价低和环保等优点。造价低和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储油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油池,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储油池。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收集变压器事故和检修漏油,避免污染周边环境,传统110kV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基础四周需按20%储油量设置挡油池及配套的事故油池,造价高、占地面积大。而110kV以下等级变压器往往只在变压器基础四周按超过100%储油量设置传统储油池,只设置传统储油池的弊端是发生变压器事故和检修漏油时,如果储油池部分或全部容积被雨水占用,会造成事故和检修漏油无法全部收集而流淌到周围场地,污染周边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事故油池占地面积大,传统储油池存在污染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储油池,该储油池结合传统变压器储油池和事故油池功能,具有节约用地,造价低和环保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储油池,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基础周侧的油池,所述变压器基础置于所述油池内部,所述油池底部铺设有卵石层,在所述油池内还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为在所述油池内向下深挖形成,所述集水池底面低于所述油池底面,所述集水池通过油水分离装置通向油池外,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延伸至集水坑内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由所述油池侧壁延伸至外界。
[0005]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管和水平设置的横管,所述竖管一端延伸至集水池内,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卵石层以上,所述横管一端连通竖管,另一端通向油池外。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管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管所在的水平面。<br/>[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竖管的上端面设置有封堵管口的封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底端延伸至靠近集水池底面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开设于靠近油池侧壁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卵石层下铺设有钢格网,由下至上依次为油池底面、钢格网和卵石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基础置于油池中心处,所述集水池置于油池边角处。
[0012]进一步的,油池深度大于等于0.7m,采用混凝土浇筑,油池壁高出场地标高大于等于0.6m。
[0013]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设置于油池一角,集水池底面面积不小于0.6mx0.6m, 集水池底标高应低于油池底标高不小于0.5m。
[0014]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利用油密度小于水密度,在油池底部设置集水池,底面低于油池,使油池内的水首先进入集水池,在漏油等故障发生时,油置于水面之上,通过油水分离装置将集水池下方的水抽出即可,在雨天,新降落的雨水会继续汇集在
集水坑底侧,通过油水分离装置排出底侧的水即可保证油池不会被雨水占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专利技术平面布置图;
[0016]图2是专利技术剖面图;
[0017]图中:1.变压器基础、2.油池、3.集水池、4.卵石层、5.油水分离装置、5-1.竖管、5-2.横管、5-3. 封板、5-4. 固定支架、6.钢格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变压器储油池2包括油池2、卵石层4、集水坑、钢格网6和油水分离装置5,油池2设置于变压器基础1周侧,变压器基础1置于油池2内部中心位置,油池2底部铺设有卵石层4,在油池2内还设置有集水池3,集水池3为在油池2内向下深挖形成,集水池3底面低于所述油池2底面,油池2为方形池,集水池3设置在油池2夹角位置,集水池3通过油水分离装置5通向油池2外,油水分离装置5即将水从集水池中分离出来的装置,油水分离装置5包括延伸至集水坑内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由所述油池2侧壁延伸至外界。连通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管5-1和水平设置的横管5-2,所述竖管5-1一端延伸至集水池3内,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卵石层4以上,所述横管5-2一端连通竖管5-1,另一端通向油池2外。竖管5-1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管5-2所在的水平面。在所述竖管5-1的上端面设置有封堵管口的封板5-3,竖管5-1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油池2侧壁,所述卵石层4下铺设有钢格网6,由下至上依次为油池2底面、钢格网6和卵石层4。
[002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变压器基础11位于变压器储油池2内部;根据工艺要求和变压器油量确定油池2的平面尺寸和深度,油池2深度大于等于0.7m,采用混凝土浇筑;油池2侧壁高出场地标高0.6m;集水坑3设置于油池2一角,集水坑3平面尺寸不小于0.6mx0.6m, 集水坑3底标高应低于油池2底标高不小于0.5m;钢格网6设置于集水坑3顶部,每边大于集水坑3尺寸 0.05m;卵石层4设置于油池2底部,厚度不小于0.25m;油水分离装置5位于集水坑3处,采用固定支架5-4固定于油池2侧壁上,油水分离装置5横管5-2底标高高于场地标高0.25m,油水分离装置5竖管5-1延伸至集水坑3底部。油水分离装置55中的竖管5-1、横管5-2、固定支架5-4及封板5-3通过焊接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利用油密度小于水密度,在油池2底部设置集水池3,底面低于油池2,使油池2内的水首先进入集水池3,在漏油等故障发生时,油置于水面之上,通过油水分离装置5将集水池3下方的水抽出即可,在雨天,新降落的雨水会继续汇集在集水坑底侧,通过油水分离装置5排出底侧的水即可保证油池2不会被雨水占用。
[002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
[0023]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实施例的内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所作的任何变化和更改,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储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基础周侧的油池,所述变压器基础置于所述油池内部,所述油池底部铺设有卵石层,在所述油池内还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为在所述油池内向下深挖形成,所述集水池底面低于所述油池底面,所述集水池通过油水分离装置通向油池外,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延伸至集水坑内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由所述油池侧壁延伸至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储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管和水平设置的横管,所述竖管一端延伸至集水池内,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卵石层以上,所述横管一端连通竖管,另一端通向油池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储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管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管所在的水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储油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管的上端面设置有封堵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涛代兵郭文强叶醒李林陈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