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65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循环泵与吸收器连接,吸收器与第一分离槽顶端左侧连接,第一分离槽下端与第一循环罐连接,第一分离槽顶端右侧与可变吸收器连接,可变吸收器与第二分离槽顶端连接,第二分离槽右端与水吸收塔左端连接,第二分离槽底部与第二循环罐连接,第二循环罐与第二循环泵连接,第二循环泵与可变吸收器左端连接,水吸收塔顶端与氧化塔左端连接,水吸收塔底部与第三循环罐连接,第三循环罐与第三循环泵连接,第三循环泵与水吸收塔右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紧凑,不仅能高效吸收尾气,实现尾气达标排放,而且延长了尾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尾气处理效果差,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尾气处理装置堵塞,需要大量水定期清理,不仅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严重影响其处理效果,其运行可靠性差,严重影响了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且紧凑,不仅能高效吸收尾气,实现尾气达标排放,而且延长了尾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一分离槽、吸收器、尾气进气管、第二分离槽、可变吸收器、水吸收塔、氧化塔、烟囱、风机、第四循环泵、第三循环泵、第四循环罐、第三循环罐、第二循环罐、第二循环泵和第一循环罐,所述的尾气进气管安装在吸收器顶端进气口处,所述的第一循环泵通过管路与吸收器连接,所述的吸收器通过管路与第一分离槽顶端左侧连接,所述的第一分离槽下端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罐连接,所述的第一循环罐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泵连接,所述的第一分离槽顶端右侧通过管路与可变吸收器连接,所述的可变吸收器通过管路与第二分离槽顶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分离槽右端通过管路与水吸收塔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分离槽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二循环罐连接,所述的第二循环罐通过管路与第二循环泵连接,所述的第二循环泵通过管路与可变吸收器左端连接,所述的水吸收塔顶端通过管路与氧化塔左端连接,所述的水吸收塔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三循环罐连接,所述的第三循环罐通过管路与第三循环泵连接,所述的第三循环泵通过管路与水吸收塔右端连接,所述的氧化塔顶端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的氧化塔底部通过管路与第四循环罐连接,所述的第四循环罐通过管路与第四循环泵连接,所述的第四循环泵通过管路与氧化塔右端连接,所述的风机出风口通过管路与烟囱连接。
[0006]上述的水吸收塔内安装有喷头。
[0007]上述的氧化塔内安装有喷头。
[0008]上述的烟囱内安装有填料和活性炭吸附层。
[0009]本技术中尾气通过尾气进气管进入到吸收器和第一分离槽进行初处理,通过第一循环罐和第一循环泵循环处理后,送入到可变吸收器和第二分离槽中进行第二级处理,通过第二循环罐和第二循环泵循环处理后,进入到水吸收塔中进行第三级处理,通过第三循环罐和第三循环泵循环处理后,送入到氧化塔中进行第四级处理,通过第四循环罐和第四循环泵循环处理后,达标后的尾气经由风机抽吸到烟囱中排出。
[00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且紧凑,不仅能高效吸收尾气,实现尾气达标排放,而且延长了尾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第一循环泵1、第一分离槽2、吸收器3、尾气进气管4、第二分离槽5、可变吸收器6、水吸收塔7、氧化塔8、烟囱9、风机10、第四循环泵11、第三循环泵12、第四循环罐13、第三循环罐14、第二循环罐15、第二循环泵16、第一循环罐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0014]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泵1、第一分离槽2、吸收器3、尾气进气管4、第二分离槽5、可变吸收器6、水吸收塔7、氧化塔8、烟囱9、风机10、第四循环泵11、第三循环泵12、第四循环罐13、第三循环罐14、第二循环罐15、第二循环泵16和第一循环罐17,所述的尾气进气管4安装在吸收器3顶端进气口处,所述的第一循环泵1通过管路与吸收器3连接,所述的吸收器3通过管路与第一分离槽2顶端左侧连接,所述的第一分离槽2下端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罐17连接,所述的第一循环罐17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泵1连接,所述的第一分离槽2顶端右侧通过管路与可变吸收器6连接,所述的可变吸收器6通过管路与第二分离槽5顶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分离槽5右端通过管路与水吸收塔7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分离槽5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二循环罐15连接,所述的第二循环罐15通过管路与第二循环泵16连接,所述的第二循环泵16通过管路与可变吸收器6左端连接,所述的水吸收塔7顶端通过管路与氧化塔8左端连接,所述的水吸收塔7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三循环罐14连接,所述的第三循环罐14通过管路与第三循环泵12连接,所述的第三循环泵12通过管路与水吸收塔7右端连接,所述的氧化塔8顶端通过管路与风机10连接,所述的氧化塔8底部通过管路与第四循环罐13连接,所述的第四循环罐13通过管路与第四循环泵11连接,所述的第四循环泵11通过管路与氧化塔8右端连接,所述的风机10出风口通过管路与烟囱9连接。
[0015]实施例中,水吸收塔7内安装有喷头。
[0016]实施例中,氧化塔8内安装有喷头。
[0017]实施例中,烟囱9内安装有填料和活性炭吸附层。
[0018]本技术中尾气通过尾气进气管4进入到吸收器3和第一分离槽2进行初处理,通过第一循环罐17和第一循环泵1循环处理后,送入到可变吸收器6和第二分离槽5中进行第二级处理,通过第二循环罐15和第二循环泵16循环处理后,进入到水吸收塔7中进行第三级处理,通过第三循环罐14和第三循环泵12循环处理后,送入到氧化塔8中进行第四级处理,通过第四循环罐13和第四循环泵11循环处理后,达标后的尾气经由风机10抽吸到烟囱9中排出。
[0019]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尿素脂BK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泵(1)、第一分离槽(2)、吸收器(3)、尾气进气管(4)、第二分离槽(5)、可变吸收器(6)、水吸收塔(7)、氧化塔(8)、烟囱(9)、风机(10)、第四循环泵(11)、第三循环泵(12)、第四循环罐(13)、第三循环罐(14)、第二循环罐(15)、第二循环泵(16)和第一循环罐(17),所述的尾气进气管(4)安装在吸收器(3)顶端进气口处,所述的第一循环泵(1)通过管路与吸收器(3)连接,所述的吸收器(3)通过管路与第一分离槽(2)顶端左侧连接,所述的第一分离槽(2)下端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罐(17)连接,所述的第一循环罐(17)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泵(1)连接,所述的第一分离槽(2)顶端右侧通过管路与可变吸收器(6)连接,所述的可变吸收器(6)通过管路与第二分离槽(5)顶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分离槽(5)右端通过管路与水吸收塔(7)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分离槽(5)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二循环罐(15)连接,所述的第二循环罐(15)通过管路与第二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宗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