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化学诱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诱变
,具体为一种大豆化学诱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是人为的措施诱导植物遗传基因产生变异,然后在产生变异的植株中按照需要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诱变育种常用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微波或激光等处理诱变材料,习惯上称之为辐射育种;化学因素是运用能导至遗传物质改变的一些化学药物诱变剂处理诱变材料促使变异,常称之为化学诱变。
[0003]大豆诱变是将大豆浸泡在化学试剂中,但是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因此如果一旦飞溅与人体皮肤,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化学诱变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大豆诱变是将大豆浸泡在化学试剂中,但是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因此如果一旦飞溅与人体皮肤,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寒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豆化学诱变装置,包括外桶、内胆以及座体,所述座体设置于外桶底部,内胆可放置于座体上,内胆外壁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化学诱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内胆(2)以及座体(3),所述座体(3)设置于外桶(1)底部,内胆(2)可放置于座体(3)上,内胆(2)外壁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4),外桶(1)上具有化学试剂排放结构,所述外桶上端具有密封结构;所述化学试剂排放结构包含:排放管(5)以及排放阀(6);所述排放管(5)与外桶(1)底部连通,排放阀(6)连通在排放管(5)上;所述密封结构包含:底座(7)、旋转电机(8)、连接臂(9)、气缸(10)、密封端盖(11)、密封环(12)以及密封环形槽体(13);所述底座(7)位于外桶(1)一侧,旋转电机(8)固定于底座(7)上,所述连接臂(9)与旋转电机(8)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气缸(10)与连接臂(9)进行连接,气缸(10)的活塞端与密封端盖(11)中心部位来接,密封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必弦,刘秀林,王雪扬,张海玲,刘媛媛,任洋,王家军,高明杰,张鑫,魏岚岚,胡小梅,苗丽丽,曹良子,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