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62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包括进水管组、除垢单元、排水管组、电源及电控组件,除垢单元包括水箱、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竖向布置在水箱内,分别与电源电连接。进水管组包括进水主管和进水支管,进水主管与水箱内部相通,进水支管有两个且与进水主管相连,各进水支管通过阻垢管道和清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排水管组包括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与水箱的底部相连,出水管道一端与排污管道的中部相通。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电导率测定仪。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易于维护,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能实现高效自动除垢、清垢,减少人力成本,提高除垢效率。提高除垢效率。提高除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因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且循环水不断蒸发,水质也在不断浓缩,导致水中离子浓度过高,造成换热设备结垢。结垢和粘泥沉积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严重时会被迫停产和损坏设备。
[0003]为解决循环水系统的结垢问题,传统方法主要以投加阻垢剂,并定期排污、补水的方法为主,但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二次污染。且由于水量大,更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20世纪70年代,电化学技术被提出,且因其绿色、清洁、无污染的优点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化学技术有着良好的除垢效果,并能起到杀菌灭藻的作用,但由于水垢大量沉积在阴极板上,导致除垢效率降低,需要停止运行并人工清垢,使整个除垢系统负担了更大的运行和人力成本,极大的制约了电化学除垢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解决现有的除垢设备需要停止运行并人工清垢,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清垢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极大的制约了电化学除垢效率的问题。
[0005]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包括进水管组、除垢单元、排水管组、电源及电控组件,除垢单元包括水箱、阳极板和阴极板,水箱为封闭的壳体结构,其下部为沉降区。
[0006]阳极板和阴极板竖向布置在水箱内部,分别通过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与电源电连接。
[0007]进水管组位于水箱的上方,包括进水主管和进水支管,进水主管的下端伸至水箱内部,所述进水支管有两个,对称布置在进水主管的两侧。
[0008]各进水支管的一端均与进水主管的中部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阻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其中部通过清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
[0009]排水管组设在水箱下方,包括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竖向布置,其上端与水箱的底部相连,出水管道横向布置,其一端与排污管道的中部相连相通。
[0010]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电导率测定仪,所述电导率测定仪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水箱包括顶板、环形侧板和底板,顶板的边缘处与环形侧板的上端为一体结构,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均设在水箱的外壁上。
[0012]所述顶板为弧形板或底端封闭的锥筒,其边缘处与环形侧板的下端为一体结构,形成水箱下部的沉降区。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配置有可切换电源正负极的触控器,电源通过触控器分别与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电连接,所述触控器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各阻垢管道和清垢管道的上端与对应进水支管相连相通,下端伸至水箱内部。
[0015]每个清垢管道上均配置有第一进水电磁阀,进水主管上配置有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电磁阀位于进水支管与进水主管连接处和水箱之间,第一、第二进水电磁阀的信号端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6]各阻垢管道和清垢管道的下端均设有布水管,布水管纵向水平布置在水箱的内侧顶部,各布水管分别与对应的阻垢管道或清垢管道的下端相连相通。
[0017]布水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规则布置有若干个布水孔。
[0018]进一步地,布水管的下方设有与其布水孔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喷嘴,各喷嘴的进水端与对应布水孔固定密封连接。
[0019]进一步地,阴极板有两个,分别位于与清垢管道相连的布水管的下方,阳极板位于两个阴极板之间,阴极板的布置方向与其对应布水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0020]阳极板通过阳极接线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阴极板通过阴极接线端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电导率测定仪有两个,其中一个电导率测定仪设置在进水主管的进水端口,另一个电导率测定仪设置在出水管道的出水端口。
[0022]所述排污管道上设有出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位于排污管道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下方,其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0023]排污管道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出水电磁阀的下方。
[0024]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外部配置有空气泵,其上部侧壁上设有空气泵接口,所述空气泵接口与空气泵的排气口通过气路相连。
[0025]空气泵由电源为其供电,所述空气泵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下方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上端与水箱的下部固定相连。
[002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上述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的使用方法。
[0028]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一,将进水主管的进水端口通过水泵与用水设备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的出水端口与用水设备的进水口连接。
[0030]将所述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及触控器与电源相连。
[0031]另外,触控器的信号端与控制器端口通过数据线连接。
[0032]步骤二,水泵开启前,第一进水电磁阀关闭清垢管道,第二进水电磁阀开启进水主管的下端口,出水电磁阀关闭排污管道。
[0033]开启水泵,水通过进水主管的下端进入水箱内部,同时,水还通过阻垢管道下方的布水管进入水箱内部,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道排出。
[0034]步骤三,位于进水主管内的电导率测定仪实时监测进水主管内水的电导率,并将数据送至控制器。位于出水管道内的电导率测定仪实时监测进水主管内水的电导率,并将数据送至控制器。
[0035]进水主管内水的电导率低于设定值时,阳极板和阴极板不通电,当进水主管内水的电导率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源给阳极板和阴极板供电。
[0036]步骤四,水箱内的水在电化学反应下开始除垢操作,水中成垢离子附着在阴极板上,并在阴极板上持续积累。除垢过程中,进水主管连续进水,经过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道连续排出。
[0037]当出水管道内水的电导率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关闭进水主管的第二进水电磁阀,打开清垢管道上的第一进水电磁阀及空气泵,空气泵向水箱内部供气,将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道迅速排出。
[0038]步骤五,控制器控制出水电磁阀打开排污管道,控制器通过触控器切换电源正负极方向,开始执行清垢操作。
[0039]沉积在阴极板上的水垢变得松软,水箱内部无储存水,布水管底部向阴极板喷射水流。
[0040]步骤六,在水流冲刷下,水垢从阴极板被剥离,进入水箱下部的沉降区,并在自身重力和水流裹挟的作用下,经过过滤拦截后被清除。
[0041]步骤七,清垢操作完成后,第一进水电磁阀关闭清垢管道,进水主管导通,第一进水电磁阀关闭清垢管道,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六,依次进行除垢操作和清垢操作。
[00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包括进水管组、除垢单元、排水管组、电源及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除垢单元包括水箱、阳极板和阴极板,水箱为封闭的壳体结构,其下部为沉降区;阳极板和阴极板竖向布置在水箱内部,分别通过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与电源电连接;进水管组位于水箱的上方,包括进水主管和进水支管,进水主管的下端伸至水箱内部,所述进水支管有两个,对称布置在进水主管的两侧;各进水支管的一端均与进水主管的中部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阻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其中部通过清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排水管组设在水箱下方,包括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竖向布置,其上端与水箱的底部相连,出水管道横向布置,其一端与排污管道的中部相连相通;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电导率测定仪,所述电导率测定仪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包括顶板、环形侧板和底板,顶板的边缘处与环形侧板的上端为一体结构,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均设在水箱的外壁上;所述顶板为弧形板或底端封闭的锥筒,其边缘处与环形侧板的下端为一体结构,形成水箱下部的沉降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配置有可切换电源正负极的触控器,电源通过触控器分别与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电连接,所述触控器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阻垢管道和清垢管道的上端与对应进水支管相连相通,下端伸至水箱内部;每个清垢管道上均配置有第一进水电磁阀,进水主管上配置有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电磁阀位于进水支管与进水主管连接处和水箱之间,第一、第二进水电磁阀的信号端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各阻垢管道和清垢管道的下端均设有布水管,布水管纵向水平布置在水箱的内侧顶部,各布水管分别与对应的阻垢管道或清垢管道的下端相连相通;布水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规则布置有若干个布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布水管的下方设有与其布水孔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喷嘴,各喷嘴的进水端与对应布水孔固定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阴极板有两个,分别位于与清垢管道相连的布水管的下方,阳极板位于两个阴极板之间,阴极板的布置方向与其对应布水管的长度方向一致;阳极板通过阳极接线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阴极板通过阴极接线端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率测定仪有两个,其中一个电导率测定仪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强胡博林潘园园周风媛邹家兴王新丰谢承煜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