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和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46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和电池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端板包括:端板主体,端板主体上开设凹腔,凹腔朝向端板主体的外侧面和上侧面开放;成对第一卡接臂,成对第一卡接臂从凹腔的内壁,沿垂直于端板主体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且在外端设有第一卡接钩;连接座,连接座位于凹腔内,且沿高度方向的中段具有卡接段,成对第一卡接臂沿端板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于连接座的卡接段两侧,卡接段两侧设有接纳第一卡接臂的卡接槽,且第一卡钩延伸超出卡接段的外侧表面,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定位孔;其中,卡接槽的长度小于第一卡接臂从根部至第一卡钩的长度。通过连接座的移动,可吸收各电芯累积装配公差和电芯膨胀位移,从而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和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电池模组做大是提升电池模组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的趋势。
[0003]而为了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一般电池模组中会包含多个电芯,多个电芯一般依次排列在电池模组的框体内,为了实现对多个电芯的电连接,一般采用巴片与各电芯电连接,该巴片相当于一块高压电路板,通过巴片与外部电器设备电连接,可以实现各电芯与外部电器设备的电连接,为了方便巴片与外部电器设备进行电连接,一般将巴片的输出极固定在框体的端板上,而由于各电芯是排列设置在框体内的,因此各电芯之间安装的累积公差大,导致巴片的输出极很难固定在端板的预定位置上,并且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各电芯发热膨胀,也会推动巴片移位,导致巴片很容易损坏,进而缩短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和电池模组,能够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主体,所述端板主体上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朝向所述端板主体的外侧面和上端面开放;成对第一卡接臂,所述成对第一卡接臂从所述凹腔的内壁,沿垂直于所述端板主体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且在外端设有第一卡钩;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凹腔内,且沿高度方向的中段具有卡接段,所述成对第一卡接臂沿所述端板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所述卡接段两侧,所述卡接段两侧设有接纳各所述第一卡接臂的卡接槽,且所述第一卡钩延伸超出所述卡接段的外侧表面,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定位孔;其中,所述卡接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卡接臂从根部至所述第一卡钩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第一卡接臂中的每个第一卡接臂包括:第一弹性杆,所述第一弹性杆从所述凹腔的内壁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弹性杆的外段与所述凹腔的内壁相互隔开,所述第一弹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弹性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接槽的长度;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从所述第一弹性杆的端部向另一个所述第一卡接臂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钩钩于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表面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第一卡接臂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卡接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杆的高度小于所述卡接槽的槽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端部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从所述第一卡钩的根部至端部,沿垂直于所述端板主体的延伸方向朝所述凹腔内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还包括:成对第二卡接臂,所述成对第二卡接臂沿所述端板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两侧,所述第二卡接臂从所述凹腔的内壁向外延伸且在外端设有第二卡钩;其中,所述第二卡钩钩于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卡钩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