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836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口腔粘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口腔酸蚀剂包括茶黄素及羟基乙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口腔酸蚀剂,通过添加茶黄素,增强脱矿后牙本质胶原蛋白纤维的强度,抑制MMPs活性,阻断龋病的进程,同时增加牙树脂充填体的耐久性。同时增加牙树脂充填体的耐久性。同时增加牙树脂充填体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粘接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0003]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膜,不仅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釉质和牙本质,使之脱矿,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0004]龋病防治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阻止其继续发展并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由于牙齿结构特殊,虽有再矿化能力,但对实质性缺损无自身修复能力,均需根据牙齿缺损的范围、体积采用银汞或树脂材料充填术、嵌体及人造冠修复治疗,以恢复形态和功能,俗称补牙和修复。
[0005]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是一类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同源性以及高度保守性的分泌型或膜相关性的锌内肽酶的总称。MMPs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存在,但表达和活性通常很低,在许多破坏性病理过程如慢性炎症和骨破坏等病变中的表达活性增强,它可以降解纤维蛋白、胶原酶、纤维粘连蛋白、明胶酶等细胞外基质(ECM),且在重塑正常组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牙周组织病变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而它们在牙齿发育、矿化和龋损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0006]牙齿的发育是上皮

间充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介于成釉器与牙乳头之间的基底膜被认为是上皮与间充质之间信号分子的储库,调节并介导这些信号分子的传递。但当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开始分泌前期牙本质基质时,基底膜就逐渐降解,变得不连续,前成釉细胞直接和成牙本质细胞相互反应,当釉基质开始分泌时,基底膜则完全消失。因此,基底膜的改建和降解在牙齿发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0007]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是W型胶原。目前已知MMP

2和MMP

9属于W型胶原酶,它们将天然的W型胶原分子在螺旋区的单一位点切开而形成片段。此外,它们还能降解天然的V、VH、X型胶原、明胶、弹性蛋白和纤连蛋白。
[0008]存在于牙髓

牙本质复合体中的MMP,如MMP

8也能参与牙髓结缔组织的改建。内源性的MMP主要位于矿化的牙本质基质中的胶原上而不是在羟基磷灰石晶体上,并仍然保持活性。因此,研究认为仅凭细菌本身并不足以造成龋损的形成,细菌产酸使矿物质被去除,
有机基质暴露,继而激活宿主MMP;脱矿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唾液的缓冲作用,pH值逐渐回升,MMP的活性也随之增强,进而使有机基质崩解,影响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一般认为在龋病进程中,首先是口腔致龋菌产酸,使牙釉质和牙本质脱矿,随后牙本质有机基质崩解,龋洞形成。通常,大多数人都有龋齿并应依靠牙医使用树脂材料补牙或修复。补牙及修复前通常采用全酸蚀粘结技术或自酸蚀粘结技术处理粘接界面,通过预酸蚀使牙本质基质脱矿是这些粘接系统的作用方式起点,粘接剂与脱矿后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质量决定了树脂充填体及修复体的成功率,预酸蚀使牙科粘接剂充分渗入牙釉质和牙本质因脱矿而被暴露的胶原纤维网中,使其获得稳定粘接强度及粘接耐久性。同时,在补牙的过程中,使用酸蚀剂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完全去除玷污层,并在牙本质表面形成3

5um的脱矿层,然后涂布底胶,改善牙本质表面的润湿性,使粘结剂渗入脱矿的胶原纤维网架中,形成相互缠绕的混合层,成为连接修复树脂和牙本质的一层过渡结构。混合层与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树脂突共同提供固位力,但混合层起主要的固位作用。因此,补牙过程需要对牙本质进行脱矿和清洁,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所以预酸蚀直接影响补牙的效果和寿命。
[0009]目前,传统的酸蚀剂为磷酸为主的酸蚀剂,具有一定副作用,主要是磷酸的分子量小、酸性强,易导致牙本质脱矿过深,而牙科粘接剂的主要成分为非亲水大分子材料,无法完全渗入磷酸脱矿的深度,导致脱矿后的牙本质I型胶原蛋白无法完全被粘接剂包裹,影响粘接强度,造成树脂充填失败及寿命缩短。
[0010]现有技术中能够与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发生较快速化学交联反应,使交联产物能够抵抗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水解的人工化学药剂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也被视为本领域研究交联剂的“金标准”(Golden Standard)。但是,虽然戊二醛有很好的交联反应特性,其起作用的时间(高浓度最少需要30s以上反应时间)对于实际临床应用仍有限制(由于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无法长时间张开嘴以供医生进行诊疗操作),同时其较大的生物毒性也是临床应用不能忽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腔酸蚀剂,通过添加茶黄素,增强脱矿后牙本质胶原蛋白纤维的强度,抑制MMPs活性,阻断龋病的进程,同时增加牙树脂充填体的耐久性。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口腔酸蚀剂,包含茶黄素及羟基乙酸。
[0013]优选地,茶黄素
‑3‑
单没食子酸酯、茶黄素

3'

单没食子酸酯或茶黄素

3,3'

双没食子酸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能够代替所述茶黄素,或与所述茶黄素组合使用。
[0014]优选地,所述口腔酸蚀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6份茶黄素、30

38份羟基乙酸、0.01

0.15份抗氧化剂、0.01

0.1份增稠剂、0.1

1份缓冲剂、0.01

0.1份表面活性剂、0.01

0.1份抗絮凝剂、55

65份去离子水。
[0015]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或
ɑ

生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所述缓冲剂为二水合磷酸二氢钠或柠檬酸锌或柠檬酸钠;
[0018]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N

十二烷基甲胺或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所述抗絮凝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壳聚糖。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口腔酸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酸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茶黄素及羟基乙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酸蚀剂,其特征在于,茶黄素
‑3‑
单没食子酸酯、茶黄素

3'

单没食子酸酯、茶黄素

3,3'

双没食子酸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能够代替所述茶黄素,或与所述茶黄素组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酸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酸蚀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6份茶黄素、30

38份羟基乙酸、0.01

0.15份抗氧化剂、0.01

0.1份增稠剂、0.1

1份缓冲剂、0.01

0.1份表面活性剂、0.01

0.1份抗絮凝剂、55

65份去离子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酸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或
ɑ

生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缓冲剂为二水合磷酸二氢钠或柠檬酸锌或柠檬酸钠;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N

十二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菁杨茗淇花琪张锦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