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康复床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康复床。
技术介绍
[0002]康复床一般都是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康复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但是现有的康复床无法同时对病人背部与脚部进行按摩,且不方便帮助病人翻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康复床,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康复床无法同时对病人背部与脚部进行按摩。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新型智能康复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顶端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的表面均开设有按摩通孔与传送通孔,且所述第一床板的底端且位于按摩通孔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床板的底端且位于按摩通孔的下方固定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内侧装配有一个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二驱动电机、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康复床,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顶端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床板(2),所述第一床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床板(3),所述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按摩通孔与传送通孔,且所述第一床板(2)的底端且位于按摩通孔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框架(7),所述第二床板(3)的底端且位于按摩通孔的下方固定有第二框架(21),所述第一框架(7)的内侧装配有一个按摩机构(17),所述按摩机构(17)包括有固定板(8)、第二驱动电机(9)、第一连接板(10)、第一传动轮(11)、转动柱(12)、第二传动轮(13)、立柱(14)、按摩珠(15)与皮带(16),所述固定板(8)与第二驱动电机(9)分别位于第一框架(7)的内侧,所述固定板(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2),所述转动柱(12)的顶端固定有第二传动轮(13),所述第二传动轮(13)的顶端固定有多个立柱(14),且每个所述立柱(14)的高度均不同,所述立柱(14)从一侧至另一侧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在第二传动轮(13)的上方,所述立柱(1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按摩珠(1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11),所述第一传动轮(11)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0)固定在第一框架(7)的顶端,且所述第一传动轮(11)与两个第二传动轮(13)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传动轮(11)与两个第二传动轮(13)之间连接有皮带(16),所述第二框架(21)的内侧固定有两个按摩机构(17),所述床架(1)一端下方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静,马润全,黄鹏举,刘稳,朱定红,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