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19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骑行刹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备,包括车架、转轴和龙头,所述车架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均匀固定安装有钢钎,所述钢钎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轮毂。通过钢钎、磁铁和刹车装置的设置,使得骑行时,带动钢钎在磁铁所形成的磁场中进行切割,形成电流,传递给电磁线圈,使得两个相对刹车片产生吸力,逐渐向刹车盘靠拢,缩短刹车柱与刹车盘之间的距离,同时将储液箱中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吸进固定箱的内部,抵压刹车片,防止刹车片退回,并且当车速达到一定时,且进行刹车时,用手捏住后刹,快速将供液装置一中液压油通过压向固定箱的内部,减小压按压行程,快速制动,提高反应速率,增大压紧力。增大压紧力。增大压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骑行刹车
,具体为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备。

技术介绍

[0002]人机交互、人机互动(英文: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或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CI或HMI),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骑行装置。
[0003]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强化,为了能为低碳环保做一份贡献,采用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智能产品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障骑行的安全,增加自行车的智能化,实现人机交互,便于在骑行过程中,了解车况,以便于能够在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一辆自行车的刹车系统可以说是自行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但目前的自行车刹车系统存在一些不足,如下:
[0004]其一,在骑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一般是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不由自足的进行急刹车,但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急刹前刹会导致,前轮急速停止,而后轮还在滑行,施加推力,并在惯性的作用下,导致自行车翻车,使得骑行人员摔倒,故需要对后轮进行紧急制动,但目前使用的刹车系统,需要将刹车把手全部按压,才能够实现紧急制动,导致反应不及时,刹车效率低下,同时,在湿滑的地面上,急刹前轮,同样,容易使得车子侧滑,导致摔倒。
[0005]其二,目前,一些自行车采用蝶式刹车装置,但由于刹车盘的接触面太小,导致刹车效果不佳,同时,接触面小,导致局部磨损较大,增大刹车盘的损耗,导致刹车灵敏,并且刹车盘处于外界,导致粘附到泥土、灰尘,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的之间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备,具备智能刹车、刹车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备,包括车架、转轴和龙头,所述车架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均匀固定安装有钢钎,所述钢钎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轮毂,所述轮毂上固定套接有轮胎,所述转轴的右端且位于钢钎的右侧固定套接有变速齿,所述车架上且位于钢钎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磁铁,两根并列所述钢钎的顶端在轮毂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钢钎的底端且位于转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导线,所述转轴的左端且位于钢钎的左侧活动套接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龙头的右端固定套接有后刹,所述后刹的内部活动连接连接杆,所述龙头上且位于后刹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供液装置一,所述龙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前刹,所述龙头上且位于前刹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供液装置,所述转轴的上且位于刹车装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刹车盘;
[0008]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与转轴固定套接,所述轴承上活动套接有固定箱,所述刹车盘位于固定箱的中间且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部以刹车盘为中心对称活
动套接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远离刹车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固定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且分别位于刹车片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开设有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供液装置一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固定箱上固顶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固定箱的两侧连通,所述连通管与供液装置一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刹车片包括活塞盘,所述活塞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刹车柱,所述刹车柱上且位于活塞盘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电导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供液装置一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右腔室中活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右腔室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弹簧二,所述油箱的右侧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右腔室通过出液口与连通管连通,所述左腔室的额颞部活动套接有定位盘,所述油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液通道,所述右腔室与左腔室通过移液通道连通,所述移液通道中活动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后刹活动连接,所述左腔室通过导管与导液口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开关包括按键、弹簧三和活塞板,所述按键与后刹活动卡接,所述按键的底部与弹簧三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与移液通道活动卡接,所述活塞板的右端与按键的左侧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供液装置一与供液装置规格类同,所述供液装置的回油通道中固定安装有V型橡胶通道。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且位于刹车盘的正下方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储液箱连通,刹车盘的内部的周边充有液压油。
[0014]优选的,所述油箱的左腔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透明观察窗。
[0015]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钢钎、磁铁和刹车装置的设置,使得骑行时,带动钢钎在磁铁所形成的磁场中进行切割,形成电流,传递给电磁线圈,使得两个相对刹车片产生吸力,逐渐向刹车盘靠拢,缩短刹车柱与刹车盘之间的距离,同时将储液箱中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吸进固定箱的内部,抵压刹车片,防止刹车片退回,并且当车速达到一定时,且进行刹车时,用手捏住后刹,快速将供液装置一中液压油通过压向固定箱的内部,减小压按压行程,快速制动,提高反应速率,增大压紧力,实现后轮的紧急制动。
[0017]2、通过供液装置和V型橡胶通道的设置,使得对前轮进行刹车时,虽将供液装置中的液压油压进固定箱中,但一部分液压油从V型橡胶通道中流走,减缓按压力,避免刹车柱与刹车盘之间的接触力过大,避免急刹,从而减小翻车的几率,增加骑行的安全性。
[0018]3、通过进液口的设置,使得刹车时,利用液压油降低刹车盘的温度,实现快速对刹车盘进行降温,避免刹车时,摩擦产生的高温导致刹车盘与刹车柱磨损严重,增加刹车的使用年限,通过左腔室顶部安装的透明观察窗的设置,使得骑行人员在骑行过程中,根据定位盘的向左的移动距离,来判断骑行所达到的最高速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减速,保证骑行的安全,从而实现刹车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刹车装置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刹车装置侧视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车架;2、转轴;3、钢钎;4、轮毂;5、磁铁;6、变速齿;7、刹车装置;71、轴承;72、固定箱;73、弹簧一;74、刹车片;741、活塞盘;742、刹车柱;743、电磁线圈;75、储液箱;76、单向阀;77、导液口;78、连通管;8、龙头;9、供液装置一;91、油箱;92、活塞杆;93、弹簧二;94、出液口;95、定位盘;96、移液通道;97、开关;971、按键;972、弹簧三;973、活塞板;10、连接杆;11、后刹;12、前刹;13、供液装置;14、刹车盘;15、进液口;16、V型橡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备,包括车架(1)、转轴(2)和龙头(8),所述车架(1)与转轴(2)活动连接,所述转轴(2)上均匀固定安装有钢钎(3),所述钢钎(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轮毂(4),所述轮毂(4)上固定套接有轮胎,所述转轴(2)的右端且位于钢钎(3)的右侧固定套接有变速齿(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且位于钢钎(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磁铁(5),两根并列所述钢钎(3)的顶端在轮毂(4)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钢钎(3)的底端且位于转轴(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导线,所述转轴(2)的左端且位于钢钎(3)的左侧活动套接有刹车装置(7),所述刹车装置(7)与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龙头(8)的右端固定套接有后刹(11),所述后刹(11)的内部活动连接连接杆(10),所述龙头(8)上且位于后刹(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供液装置一(9),所述龙头(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前刹(12),所述龙头(8)上且位于前刹(1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供液装置(13),所述转轴(2)的上且位于刹车装置(7)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刹车盘(14);所述刹车装置(7)包括轴承(71),所述轴承(71)与转轴(2)固定套接,所述轴承(71)上活动套接有固定箱(72),所述刹车盘(14)位于固定箱(72)的中间且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箱(72)的内部以刹车盘(14)为中心对称活动套接有刹车片(74),所述刹车片(74)远离刹车盘(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73),所述弹簧一(73)的另一端与固定箱(7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72)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有储液箱(75),所述固定箱(72)的底部且分别位于刹车片(7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单向阀(76),所述储液箱(75)的底部开设有导液口(77),所述导液口(77)与供液装置一(9)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固定箱(72)上固顶安装有连通管(78),所述连通管(78)与固定箱(72)的两侧连通,所述连通管(78)与供液装置一(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勒尔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