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志飞专利>正文

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8091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调节盘和压盖;步骤S2,水质检测,确定需要的端面距离和进水口径大小;步骤S3,调节端面距离;步骤S4,调节进水口径;步骤S5,固定调节盘相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其能够实现对叶轮端面与进水口之间距离以及进水口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适应污水与清水抽取的要求。水抽取的要求。水抽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对进水颗粒要求不同,市场上的花园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可以分为污水泵与清水泵这两种水泵。其中,污水泵的进水口径较大,且叶轮端面与进水口之间的距离较大,可通过比较大颗粒杂质的进水水流;而清水泵的进水口小,叶轮端面与进水口之间的距离也较小,无法抽送有大颗粒杂质水流。
[0003]针对污水和清水抽取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水泵。目前,市场上通常是将这两种泵分开设计,一个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不能同时用于污水和清水的抽取,在既要对污水抽取,又要对清水抽取时,不得不配备两个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造成成本提高。
[0004]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10616822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包括一向下开口的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叶轮,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下开口的端面与叶轮的端面平齐,壳体向下开口的端面外缘向下延伸有一安装环,所述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还包括若干个不同厚度的增高圈以及进口调节组件,所述安装环内安装有至少一个增高圈,所述进口调节组件包括一置于所述增高圈下方的基板以及置于该基板下方的调节板,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沉头孔,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与该沉头孔相对应的贯穿孔,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有一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穿过贯穿孔后与一用于将调节板和基板相互压紧的螺帽连接,所述基板上周向开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调节板具有多个与进水口相对应用于对进水口进行遮挡的调节叶片,所述安装环内位于基板的外缘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增高圈压紧于所述壳体端面上的连接螺栓。
[0005]该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的下开口处形成安装环,安装环内设置增高圈和进口调节组件,当选用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作为污水泵时,根据污水浑浊程度,选用不同厚度的增高圈,实现对叶轮和进水口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同时,调节进口调节组件,旋转调节板,扩大实际进水口的大小;当选用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作为污水泵时,扯去增高圈,或者采用较薄的增高圈,使得叶轮和进水口之间的距离保持较小的间距,同时,调节进口调节组件,旋转调节板,缩小实际进水口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其能够实现对叶轮端面与进水口之间距离以及进水口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适应污水与清水抽取的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安装调节盘和压盖,在安装腔底部放置一弹簧,将调节盘安装于进水口
内,弹簧和调节盘的抵靠环相抵,再将压盖旋合于安装腔内壁之上,调节盘上的连接柱穿过压盖,在弹簧的作用下调节盘压紧于压盖的上端面之上;
[0009]步骤S2,水质检测,确定需要的端面距离和进水口径大小,端面距离指的是,叶轮下端面和调节盘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进水口径大小指的是,压盖上的封堵孔和调节盘上的进水孔的相互重叠部分大小,根据不同的水质污渍程度,设置不同的端面距离和进水口径等级;
[0010]步骤S3,调节端面距离,转动压盖,改变压盖的轴向位置,当水池内的水较为污渍时,逆时针旋转压盖,压盖远离叶轮方向,弹簧伸长,调节盘上端面和叶轮端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当水池内的水较为清澈时,则顺时针旋转压盖,压盖向叶轮方向靠拢,弹簧被压缩,调节盘上端面和叶轮端面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实现了端面距离的调节;
[0011]步骤S4,调节进水口径,旋转调节盘上的连接柱,当封堵孔和进水孔完全重合时,进水口径最大,随着调节盘的转动,进水孔和封堵孔之间发生错位,进水口径将逐渐减小,当进水孔和封堵孔再次重合时,进水口径又处于最大状态,这样,当水池内的水较为污渍时,增大进水口径,当水池内的水较为清澈时,则可减小进水口径,从而实现了进水口径大小的调节;
[0012]步骤S5,固定调节盘相对位置,旋转壳体上的紧定螺钉,利用紧定螺钉将调节盘压紧,避免调节盘发生转动,当需要再次调节端面距离和进水口径大小时,事先旋松紧定螺钉。
[0013]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柱伸出压盖,在连接柱的外端形成有一转动部,在所述步骤 S4中,通过手持转动部带动调节盘的旋转。
[0014]再改进,所述压盖的外端面上形成有用于压盖转动的凹槽,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手捏压盖上的凹槽带动压盖转动。
[0015]再改进,所述压盖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多个钢球槽,每个钢球槽内放置有一与调节盘下表面接触的钢球。
[0016]再改进,所述进水孔和封堵孔分别呈环向均布设置,所述进水孔和封堵孔的孔径相同,所述进水孔和封堵孔的孔径位置关系满足以下条件,调节盘转动一定角度后,压盖将调节盘上的各个进水孔全部进行封堵,之后,随着调节盘的继续转动,各个进水孔又重新打开。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调节盘可以相对于压盖转动,压盖通过弹簧将调节盘进行轴向限位,同时,调节盘上的进水孔和压盖上的封堵孔连通水池和壳体腔室,封堵孔和进水孔之间的重合部分形成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的进水口径大小,当封堵孔和进水孔完全重合时,进水口径最大,随着调节盘的转动,进水孔和封堵孔之间发生错位,进水口径将逐渐减小,这样,当水池内的水为污水时,增大进水口径,当水池内的水清水时,则可减小进水口径,从而实现了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的进水口径大小的调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压盖外周壁和安装腔内侧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同时,调节盘通过弹簧压紧于压盖的上端面之上,转动压盖,即可改变压盖的轴向位置,当水池内的水为污水时,逆时针旋转压盖,压盖远离叶轮方向,弹簧伸长,调节盘上端面和叶轮端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当水池内的水清水时,则顺时针旋转压盖,压盖向叶轮方向靠拢,弹簧被压缩,调节盘上端面和叶轮端面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实现了对叶轮端面与调节盘上端面之间距离的调
节,满足污水和清水抽取时的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结构参数要求,实现了一泵多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具有清水泵和污水泵转换功能的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调节盘上进水孔和压盖上封堵孔完全重合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调节盘上进水孔和压盖上封堵孔相互错开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首先,针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具有清水泵和污水泵转换功能的潜水泵的结构做简要的描述。如图2至4所示,本实施中的具有清水泵和污水泵转换功能的潜水泵,包括壳体1、电机2、叶轮3、调节盘4、紧定螺钉101、压盖5和弹簧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水泵和污水泵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调节盘(4)和压盖(5),在安装腔(110)底部放置一弹簧(6),将调节盘(4)安装于进水口(11)内,弹簧(6)和调节盘(4)的抵靠环(42)相抵,再将压盖(5)旋合于安装腔(110)内壁之上,调节盘(4)上的连接柱(43)穿过压盖(5),在弹簧(6)的作用下调节盘(4)压紧于压盖(5)的上端面之上;步骤S2,水质检测,确定需要的端面距离和进水口径大小,端面距离指的是,叶轮(3)下端面和调节盘(4)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进水口径大小指的是,压盖(5)上的封堵孔(51)和调节盘(4)上的进水孔(41)的相互重叠部分大小,根据不同的水质污渍程度,设置不同的端面距离和进水口径等级;步骤S3,调节端面距离,转动压盖(5),改变压盖(5)的轴向位置,当水池内的水较为污渍时,逆时针旋转压盖(5),压盖(5)远离叶轮(3)方向,弹簧(6)伸长,调节盘(4)上端面和叶轮(3)端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当水池内的水较为清澈时,则顺时针旋转压盖(5),压盖(5)向叶轮(3)方向靠拢,弹簧(6)被压缩,调节盘(4)上端面和叶轮(3)端面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实现了端面距离的调节;步骤S4,调节进水口径,旋转调节盘(4)上的连接柱(43),当封堵孔(51)和进水孔(41)完全重合时,进水口径最大,随着调节盘(3)的转动,进水孔(41)和封堵孔(51)之间发生错位,进水口径将逐渐减小,当进水孔(41)和封堵孔(51)再次重合时,进水口径又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谢志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