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85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避免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存在脱节现象,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具体如下:S1、冷料仓小皮带转速的标定:通过标定确定各冷料仓小皮带的转速与该冷料仓流量之间的关系;S2、冷集料比例的确定;S3、拌合站筛网的配置;S4、计算各档冷集料所需流量;S5、计算冷料仓小皮带转速;S6、确定各热料仓集料供料比例;S7、确定生产级配调试比例;S8、生产配合比技术指标验证。生产配合比技术指标验证。生产配合比技术指标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速公路及各等级公路均以沥青路面为主,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铺筑路面的质量。目前,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多采用间歇式拌和设备,其热料仓的二次筛分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原材料波动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沥青拌合站在控制热料仓比例方面较为严格,并没有充分考虑冷料供料系统和热料生产系统之间的均衡稳定性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等料、溢料的现象,一方面造成混合料的生产级配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的匹配性差,影响混合料性能;另一方面会使拌合站的生产能力大打折扣,影响工程进度。
[0003]故如何避免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存在脱节现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来解决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存在脱节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
[0006]S1、冷料仓小皮带转速(频率)的标定:通过标定确定各冷料仓小皮带的转速(频率)与该冷料仓流量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0007]S101、运用秒表和喷漆工具,测定大皮带(平皮带)的转速,在大皮带上截取指定长度的皮带,计算转动该指定长度皮带所需的时间t,公式如下:
[0008][0009]其中,t表示时间,单位为s;v表示大皮带(平皮带)转速,单位为m/s;l表示大皮带(平皮带)上截取的长度,单位为m;
[0010]S102、固定各冷料仓的出料口开度,按照等比例或应用区间的原则,选定小皮带的3个转速,每个转速下分别出料2~3次,每次出料时间大于3min,然后同时停止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
[0011]S103、收集大皮带截取长度内的全部集料,分别进行称重、筛分及含水率测量的试验,求平均值;
[0012]S104、计算出各冷料仓在不同转速(频率)下的流量a,公式如下:
[0013][0014]其中,a表示冷料仓集料流量,单位为t/h;t表示大皮带转动截取长度所需的时间,单位为s;m表示截取长度内集料质量,单位为kg;ω表示集料含水率,单位为%;
[0015]S105、将转速(频率)和流量两个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每个冷料仓的回归方程,公式如下:
[0016]y=Nx+M;
[0017]其中,x表示控制室表显供料转速或频率;y表示实际流量,单位为t/h;N和M均表示常数;
[0018]S106、当冷料仓所装集料发生变化时,引进材料系数c,该系数为新材料与原材料松装密度之比,公式如下:
[0019][0020]其中,m1表示原集料所用容器和松装集料质量之和,单位为g;m2表示新集料所用容器和松装集料质量之和,单位为g;m0表示原集料所用容器质量,单位为g;m
′0表示新集料所用容器质量,单位为g;V1表示原集料所用容器容积,单位mL;V2表示新集料所用容器容积,单位为mL;
[0021]S2、冷集料比例的确定;
[0022]S3、拌合站筛网的配置;
[0023]S4、计算各档冷集料所需流量;
[0024]S5、计算冷料仓小皮带转速(频率);
[0025]S6、确定各热料仓集料供料比例;
[0026]S7、确定生产级配调试比例;
[0027]S8、生产配合比技术指标验证。
[0028]作为优选,步骤S101中大皮带上截取的皮带长度大于等于2m;
[0029]步骤S1中冷料仓小皮带转速(频率)的标定过程中,将3~5mm该档集料固定冷料仓,出料口开启宽度或高度减至总开度的1/3~1/2。
[0030]作为优选,步骤S2中冷集料比例的确定具体如下:
[0031]依据步骤S1中得出的各档冷集料的筛分进行级配合成,合成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与目标配合比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允许偏差为4.75mm(
±
5%)、2.36mm(
±
4%)及0.075mm(
±
2%)。
[0032]作为优选,步骤S3中拌合站筛网的配置具体如下:
[0033]以沥青混合料关键筛孔控制为原则,以生产级配稳定为目的,进行热料仓筛网尺寸的选择,筛网尺寸从小到大依次为:3~4
×
3~4、5~6
×
5~6、11~12
×
11~12、16~18
×
16~18、22~24
×
22~24、30~36
×
30~36;其中,筛网尺寸单位为mm。
[0034]作为优选,步骤S4中计算各档冷集料所需流量具体如下:
[0035]根据拌合站每小时的计划产量,计算出各档冷集料在该产量下所需的流量A(t/h),公式如下:
[0036][0037]其中,A表示流量,单位为t/h;P表示拌合站计划产量,单位为t/h;P
b
表示沥青用量,单位为%;K表示各档冷集料合成比例,单位为%。
[0038]作为优选,步骤S5中计算冷料仓小皮带转速(频率)具体如下:
[0039]S501、依据步骤S4确定的各档冷集料的流量,结合步骤S1得出的各个冷料仓流量与小皮带转速(频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各个冷料仓的小皮带转速(频率);
[0040]S502、计算转速(频率)是否为总量程的20%~80%:
[0041]若不是,则调整出料口开启宽度或高度,再重复步骤S1、步骤S4和步骤S5,直到满足要求;
[0042]其中,调整出料口开启宽度或高度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0043][0044]根据上表调整出料口开启宽度或高度的情况具体如下:
[0045]①
、当冷料仓转速(频率)占总量程的百分比≤10%,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1/3;
[0046]②
、当冷料仓转速(频率)占总量程的百分比处于10%~20%,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1/2;
[0047]③
、当冷料仓转速(频率)占总量程的百分比处于80%~90%之间,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1.5倍;
[0048]④
、当冷料仓转速(频率)占总量程的百分比≥90%,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2倍。
[0049]作为优选,步骤S6中确定各热料仓集料供料比例具体如下:
[0050]S601、拌合站依据步骤S5确定的各冷料仓小皮带转速(频率)正常上料至少20分钟;
[0051]S602、各个冷料仓同时停止上料,待所有冷集料均经过烘干滚筒及筛分进入到各个热料仓;
[0052]S603、将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S1、冷料仓小皮带转速的标定:通过标定确定各冷料仓小皮带的转速与该冷料仓流量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S101、运用秒表和喷漆工具,测定大皮带的转速,在大皮带上截取指定长度的皮带,计算转动该指定长度皮带所需的时间t,公式如下:其中,t表示时间,单位为s;v表示大皮带转速,单位为m/s;l表示大皮带上截取的长度,单位为m;S102、固定各冷料仓的出料口开度,按照等比例或应用区间的原则,选定小皮带的3个转速,每个转速下分别出料2~3次,每次出料时间大于3min,然后同时停止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S103、收集大皮带截取长度内的全部集料,分别进行称重、筛分及含水率测量的试验,求平均值;S104、计算出各冷料仓在不同转速(频率)下的流量a,公式如下:其中,a表示冷料仓集料流量,单位为t/h;t表示大皮带转动截取长度所需的时间,单位为s;m表示截取长度内集料质量,单位为kg;ω表示集料含水率,单位为%;S105、将转速和流量两个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每个冷料仓的回归方程,公式如下:y=Nx+M;其中,x表示控制室表显供料转速或频率;y表示实际流量,单位为t/h;N和M均表示常数;S106、当冷料仓所装集料发生变化时,引进材料系数c,该系数为新材料与原材料松装密度之比,公式如下:其中,m1表示原集料所用容器和松装集料质量之和,单位为g;m2表示新集料所用容器和松装集料质量之和,单位为g;m0表示原集料所用容器质量,单位为g;m
′0表示新集料所用容器质量,单位为g;V1表示原集料所用容器容积,单位mL;V2表示新集料所用容器容积,单位为mL;S2、冷集料比例的确定;S3、拌合站筛网的配置;S4、计算各档冷集料所需流量;S5、计算冷料仓小皮带转速;
S6、确定各热料仓集料供料比例;S7、确定生产级配调试比例;S8、生产配合比技术指标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大皮带上截取的皮带长度大于等于2m;步骤S1中冷料仓小皮带转速的标定过程中,将3~5mm该档集料固定冷料仓,出料口开启宽度或高度减至总开度的1/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冷集料比例的确定具体如下:依据步骤S1中得出的各档冷集料的筛分进行级配合成,合成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与目标配合比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允许偏差为4.75mm(
±
5%)、2.36mm(
±
4%)及0.075mm(
±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拌合站筛网的配置具体如下:以沥青混合料关键筛孔控制为原则,以生产级配稳定为目的,进行热料仓筛网尺寸的选择,筛网尺寸从小到大依次为:3~4
×
3~4、5~6
×
5~6、11~12
×
11~12、16~18
×
16~18、22~24
×
22~24、30~36
×
30~36;其中,筛网尺寸单位为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计算各档冷集料所需流量具体如下:根据拌合站每小时的计划产量,计算出各档冷集料在该产量下所需的流量A(t/h),公式如下:其中,A表示流量,单位为t/h;P表示拌合站计划产量,单位为t/h;P
b
表示沥青用量,单位为%;K表示各档冷集料合成比例,单位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计算冷料仓小皮带转速具体如下:S501、依据步骤S4确定的各档冷集料的流量,结合步骤S1得出的各个冷料仓流量与小皮带转速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各个冷料仓的小皮带转速;S502、计算转速是否为总量程的20%~80%:若不是,则调整出料口开启宽度或高度,再重复步骤S1、步骤S4和步骤S5,直到满足要求;其中,调整出料口开启宽度或高度的情况具体如下:

、当冷料仓转速占总量程的百分比≤10%,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1/3;

、当冷料仓转速占总量程的百分比处于10%~20%,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1/2;

、当冷料仓转速占总量程的百分比处于80%~90%之间,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1.5倍;

、当冷料仓转速占总量程的百分比≥90%,则调整出料口至原开启宽度或高度的2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确定各热料仓集料供料比例具体如下:S601、拌合站依据步骤S5确定的各冷料仓小皮带转速正常上料至少20分钟;S602、各个冷料仓同时停止上料,待所有冷集料均经过烘干滚筒及筛分进入到各个热料仓;S603、将各热料仓分别排空并逐仓称重,计算出各仓集料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即为各热料仓集料的供料比例;其中,上料时间延长至任一热料仓出现溢料立刻停止,再将各热料仓分别排空并逐仓称重;或者进一步延长上料时间,各个热料仓不间断放料,用多辆运输车进行分仓收集称重,再逐档累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沥青拌合站动态平衡的生产配合比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确定生产级配调试比例具体如下:S701、取各个热料仓集料进行筛分试验确定其级配;S702、按照步骤S6得出的各热料仓集料的供料比例进行热料级配的合成,合成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与目标配合比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允许偏差为4.75mm(
±
5%)、2.36mm(
±
4%)及0.075mm(
±
2%);S703、判断合成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与目标配合比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允许偏差范围是否超过4.75mm(
±
5%)、2.36mm(
±
4%)及0.075mm(
±
2%):若是,则对冷集料比例进行调整,再重复步骤S4、步骤S5、步骤S6及步骤S7,直至热料仓集料的合成级配与目标配合比级配偏差满足允许偏差要求;其中,对冷集料比例进行调整具体如下:(一)、针对4.75mm筛孔偏差值

x<-5%时,包括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正军闫翔鹏安平马士杰韦金城厉亚楠王光勇李业刚吕贤龙李娜秦泗龙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