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M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778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包括n个能够热拔插的刀片单元,n是正整数,所述每个刀片单元均包括多个CPU,所述CPU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进行互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服务器内部采用CPU、刀片单元和主板三层硬件架构的设计,可以通过配置不同数量的刀片单元,灵活地对服务器的运算能力进行配置,不采用常用的CPU互连总线的方式,而是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将所有的CPU连接起来,这种方式扩展性好,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服务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流的服务器都是基于X86架构实现的,主要是采用intel或者AMD的处理器。
[000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全球手机数量已经几十亿部,手机也逐渐作为人们访问数据、进行计算的入口中断。手机采用的ARM架构处理器,也随之蓬勃发展,并进一步延申到服务器领域。
[0004]首先,ARM架构的多核、并发、低功耗特性,在实现云计算服务器方案上有一定的优势;第二,大量基于手机开发的软件,底层正是ARM架构指令集,而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景在促使手机软件上云端运行。而X86架构的服务器天生不适合运行这些ARM指令集软件,即使采用虚拟机的方式解决,也会带来性能损失、兼容性差等问题。
[0005]因此,以ARM CPU为基础的服务器应运而生,发展呈上升趋势。以上为ARM服务器的行业背景。
[0006]目前的ARM服务器有两种实现技术:
[0007]1、基于单个ARM CPU的方案:此种方案采用多核(4

128核)ARM CPU,在一块底板上实现核心计算单元。优点是整机实现简单,缺点是服务器性能不好扩充,而单个ARM CPU的计算能始终受限。
[0008]2、基于多个ARM CPU的方案:此种方案采用多个多核AMR CPU,CPU之间用高速总线/通道连接,布局在一块底板之上。优点是性能扩充方便。缺点是整机设计制造难度相对较大。
[0009]以上两种方案,即使第2中可以支持多个CPU,但支持的数量仍然不高(2

4路)。所以要实现高密度计算服务器,还是要依靠单个ARM CPU的核心数核主频数的提高,而这会导致ARM CPU的设计、制造、使用成本上升。需要一种更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实现高密度集群式ARM服务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比现有技术成本更低、配置更灵活、更适合手机应用云端化的情况下实现ARM高密度集群服务器,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
[0011]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12]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包括n个能够热拔插的刀片单元,n是正整数,所述每个刀片单元均包括多个CPU,所述CPU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进行互联。
[0013]本技术的服务器系统内部采用CPU、刀片单元和主板三层硬件架构的设计,可
以通过配置不同数量的刀片单元,灵活地对服务器的运算能力进行配置,不采用常用的CPU互连总线的方式,而是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将所有的CPU连接起来,这种方式扩展性好,成本低。
[0014]具体的,每个所述刀片单元均包含一个高速网络交换芯片,刀片单元内部的CPU通过高速网络交换芯片进行互联,所述高速网络交换芯片能够提供1Gb的互联带宽。
[0015]具体的,所述主板包括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所述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将多个刀片单元进行互联。
[0016]具体的,所述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通过高速10Gb光线接口将该服务器系统与外部网络进行互联,每个刀片单元内部的所有CPU均可从外部进行独立访问。
[0017]为了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应用程序对服务器资源的需求分配,具体的,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所有CPU上的ARM内核、RAM容量、Flash存储空间进行池化,所述虚拟化技术指利用分布式操作系统和ARM虚拟化技术。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使用三层硬件架构,通过配置不同数量的刀片单元,能够灵活的对服务器的算力进行配置。
[0020]2、本技术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采用高速交换芯片,通过底板,在服务器内部将所有CPU节点互联,最大提供1Gb的互联带宽。同时,可以通过高速10Gb光线接口,与外部网络互联,每个CPU节点均可从外部进行独立访问。如此可以实现在高密度CPU节点布局的情况下,仍然提供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0021]3、本技术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采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操作系统和ARM虚拟化技术),将所有CPU节点上的ARM内核、RAM容量、Flash存储空间进行池化,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应用程序对服务器资源的需求分配。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
[0026]现有ARM服务器能支持的CPU数量不高(2

4路),只能通过将单个ARM CPU的核心数和主频数提高,然而这会导致ARM CPU的设计、制造、使用成本上升,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更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实现高密度集群式ARM服务器。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包括主板,主板包括16个能够热拔插的刀片单元,每个刀片单元均包括8个CPU,CPU与CPU间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进行互联。
[0028]本实施例的服务器系统内部采用CPU、刀片单元和主板三层硬件架构的设计,可以通过配置不同数量的刀片单元,灵活地对服务器的运算能力进行配置。每个所述刀片单元均包含一个高速网络交换芯片,刀片单元内部的所有CPU通过高速网络交换芯片进行互联,该高速网络交换芯片能够提供1Gb的互联带宽;主板包括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将多个刀片单元进行互联;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通过高速10Gb光线接口将该服务器系统与外部网络进行互联,每个刀片单元内部的所有CPU均可从外部进行独立访问。如此可以实现在高密度CPU布局的情况下,仍然提供细粒度的访问控制;采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操作系统和ARM虚拟化技术),将所有CPU上的ARM内核、RAM容量、Flash存储空间进行池化,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应用程序对服务器资源的需求分配。
[002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包括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n个能够热拔插的刀片单元,n是正整数,每个所述刀片单元均包括多个CPU,所述CPU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进行互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片单元均包含一个高速网络交换芯片,刀片单元内部的所有CPU通过高速网络交换芯片进行互联,所述高速网络交换芯片能够提供1Gb的互联带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 SOC的高密度集群服务器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翔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凌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