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71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涉及感应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感应器底座,感应器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驱动腔,感应器底座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电池腔,感应器底座的内部且位于电池腔的外侧开设有导向凹槽,驱动腔的内部固定有驱动马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马达、传动板、红外感应探头、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光敏探头之间的相互配合,避免了装置在光线充足时,频繁的控制照明灯照明和熄灭,延长了红外感应器和灯具的使用寿命,通过感应器底座、弹性元件、保护壳导向底圈、限位卡圈和合金滚珠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便于拆卸,便于装置的检修和维护,使得装置便于使用。使得装置便于使用。使得装置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


[0001]本技术属于感应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感应灯采用红外感应器来感应人体活动信息,当人体进入感应器感应范围内时,感应器就会输出电信号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控制感应灯照明。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使用非常方便,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室内光线充足时,人体进入感应器感应范围内时,感应器的控制电路板依然控制感应灯照明,这样不仅浪费电能,还使得照明灯频繁照明和熄灭,缩短红外感应器和灯具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通常用螺钉进行紧固,不便于装置内部的检修和维护,使得装置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室内光线充足时,人体进入感应器感应范围内时,感应器的控制电路板依然控制感应灯照明,这样不仅浪费电能,还使得照明灯频繁照明和熄灭,缩短红外感应器和灯具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感应器底座,所述感应器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驱动腔,所述感应器底座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电池腔,所述感应器底座的内部且位于电池腔的外侧开设有导向凹槽;
[0006]所述驱动腔的内部固定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内部固定有红外感应探头,所述驱动腔的内部且位于驱动马达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且所述驱动马达和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07]所述电池腔的内部固定有若干干电池,所述导向凹槽的内部装配有弹性元件,所述导向凹槽的内部且位于弹性元件的顶部通过滑动连接有保护壳导向底圈,所述保护壳导向底圈的顶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固定有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
[0008]所述感应器底座外侧的另一端固定有光敏探头,且所述控制器和光敏探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器底座的外侧且位于光敏探头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卡圈,所述限位卡圈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U型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圈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快拆通槽,所述感应器底座和限位卡圈之间装配有合金滚珠。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C

200通用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干电池为碱性锌锰干电池。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导向底圈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导向销,所述感应器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导向U型槽,所述限位导向销装配于所述限位导向U型槽的内部,所述感应器底座和保护壳导向底圈通过限位导向销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壳的材质为透明PVC,所述第二保护壳的材质为铝合金。
[0014]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底座的外侧均布开设有若干滚珠安装槽,所述限位卡圈的内部开设有滚珠限位滑槽,所述合金滚珠装配于所述滚珠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感应器底座和限位卡圈通过合金滚珠转动连接。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驱动马达、传动板、红外感应探头、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光敏探头之间的相互配合,避免了装置在光线充足时,频繁的控制照明灯照明和熄灭,延长了红外感应器和灯具的使用寿命。
[0017]2、本技术通过感应器底座、弹性元件、保护壳导向底圈、限位卡圈和合金滚珠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便于拆卸,便于装置的检修和维护,使得装置便于使用。
[00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感应器底座;2、驱动腔;3、电池腔;4、导向凹槽;5、驱动马达;6、传动板;7、红外感应探头;8、控制器;9、干电池;10、弹性元件;11、保护壳导向底圈;12、第一保护壳;13、第二保护壳;14、光敏探头;15、限位卡圈;16、合金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感应器底座1,感应器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腔2,感应器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腔2的两侧均开设有电池腔3,感应器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电池腔3的外侧开设有导向凹槽4;
[0027]驱动腔2的内部固定有驱动马达5,驱动马达5的输出端固定有传动板6,传动板6的内部固定有红外感应探头7,驱动腔2的内部且位于驱动马达5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8,且驱动马达5和控制器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28]在此,控制器8的型号为SC

200通用型;
[0029]电池腔3的内部固定有若干干电池9,导向凹槽4的内部装配有弹性元件10,导向凹槽4的内部且位于弹性元件10的顶部通过滑动连接有保护壳导向底圈11,保护壳导向底圈
11的顶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固定有第一保护壳12和第二保护壳13;
[0030]在此,干电池9为碱性锌锰干电池;
[0031]在此,弹性元件10为螺旋弹簧;
[0032]在此,保护壳导向底圈11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导向销,感应器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导向U型槽,限位导向销装配于限位导向U型槽的内部,感应器底座1和保护壳导向底圈11通过限位导向销滑动连接;
[0033]在此,第一保护壳12的材质为透明PVC,第二保护壳13的材质为铝合金;
[0034]感应器底座1外侧的另一端固定有光敏探头14,且控制器8和光敏探头1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感应器底座1的外侧且位于光敏探头1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卡圈15,限位卡圈1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U型限位卡槽,限位卡圈15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快拆通槽,感应器底座1和限位卡圈15之间装配有合金滚珠16;
[0035]在此,感应器底座1的外侧均布开设有若干滚珠安装槽,限位卡圈15的内部开设有滚珠限位滑槽,合金滚珠16装配于滚珠安装槽的内部,感应器底座1和限位卡圈15通过合金滚珠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感应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腔(2),所述感应器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驱动腔(2)的两侧均开设有电池腔(3),所述感应器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电池腔(3)的外侧开设有导向凹槽(4);所述驱动腔(2)的内部固定有驱动马达(5),所述驱动马达(5)的输出端固定有传动板(6),所述传动板(6)的内部固定有红外感应探头(7),所述驱动腔(2)的内部且位于驱动马达(5)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8),且所述驱动马达(5)和控制器(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腔(3)的内部固定有若干干电池(9),所述导向凹槽(4)的内部装配有弹性元件(10),所述导向凹槽(4)的内部且位于弹性元件(10)的顶部通过滑动连接有保护壳导向底圈(11),所述保护壳导向底圈(11)的顶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固定有第一保护壳(12)和第二保护壳(13);所述感应器底座(1)外侧的另一端固定有光敏探头(14),且所述控制器(8)和光敏探头(1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器底座(1)的外侧且位于光敏探头(1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卡圈(15),所述限位卡圈(1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U型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圈(15)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快拆通槽,所述感应器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灵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